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孙国平
“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在架设心与心交流的桥梁!”从事少先队工作20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走进少先队员的内心世界,用心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1998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江苏省兴化市沈伦镇姜童小学,教三年级语文兼任中队辅导员。我发现农村的孩子思想很单纯,生活也简单。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大部分队员都不戴红领巾,学校也没有少先队大队部,更别提开展少先队活动了。这对从小在队旗下长大,当过大队委员、鼓号队员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于是,我主动开展起队前教育,还自费买来了红领巾。我告诉孩子们,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给他们讲杨靖宇、黄继光、董存瑞的故事,还告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我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规范地佩戴红领巾,带领他们唱队歌……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我心中充满成就感。
不久,学校就建立了少先队组织,200多名小学生佩戴上了红领巾。第二年,我被聘任为学校的大队辅导员。于是,我带领队员们走正步、喊口令、升国旗,进行国旗下讲话,开展少先队活动……没想到,“姜童小学有一个会搞活动的孙老师”也迅速在沈伦镇的学校里传开了。
孙国平老师和队员们在一起
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被调到沈伦镇中心小学,协助少先队总辅导员吴春迎老师开展少先队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少先队活动:清明祭扫英烈,我和队员们步行近20公里为李默烈士敬献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训练少先队鼓号队,让全镇的重大少先队活动从此少不了鼓号队队员们的身影;入队仪式、“六一”活动,也成了我们展示风采的时刻……
青春勃发的我和队员们一起成长,成为沈伦镇的骨干少先队辅导员。
2006年,兴化市政府筹建文正实验学校。在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何伟俊的推荐下,我来到了这所学校,又被聘任为学校的大队辅导员。那时的夜晚,我常思考:少先队大队到底应带给队员们什么?开展什么样的少先队活动才是队员们真正喜欢的、需要的?渐渐地,我意识到:一般老师的工作重点在教书育人,少先队辅导员则要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于是,我努力把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建成队员们温馨的“家”。
我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抓住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红领巾检查岗,鼓励每位队员都成为少先队组织中的管理者;开设“小主人信箱”,培养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及时处理队员的合理建议……这些举措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能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我倡导中队辅导员们和我一样每月写一篇教育故事。在每月的教研时间,由两名中队辅导员交流他们和队员们的故事。10年的坚持,让一批年轻的辅导员成长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反思型教育者,多篇教育故事在《辅导员》《中国少年报》等报刊上发表。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占多数。因此,我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以一个个用心设计的细节为队员们营造温馨的“红领巾之家”。
★快乐的集体生日。开学初,我对全校队员的生日进行统计、排序。每逢周五,我和大队委员就在“生日小屋”里为这一周过生日的队员们过集体生日。
★感人的亲子视频见面会。每到中秋节,学校少先队大队都会举办留守队员亲子视频见面会,有效弥补了队员们缺失的亲情,让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友爱的志愿者小队。我带领队员们走进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送爱心”活动,引导他们在帮助他人时,锻炼自我、提升素养。
★寻访江苏精神。我带领队员们寻访了“感动泰州十大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樊才林。樊爷爷的一句“为了下一代,吃苦我愉快”,让我和队员们佩服、感动。
★寻访“强富美高”新江苏。我带领队员们走进千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戴南钢帘线总厂……在寻访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家乡的美丽,立志为家乡发展出力。
2016年暑假,我来到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应聘,我的“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泰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两项荣誉引起了曾任大队辅导员的卢谦校长的注意。我入职后,再次成为学校大队辅导员。
近三年来,我总结多年少先队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队员们共创少先队“德善”品牌。
我们围绕“德善”开展少先队活动课评比展示,帮助队员们知善,明白何为善: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持善,像雷锋一样,坚持日行一善;扬善,倡导身边的人一起行善。队员们不断感悟善,在课堂上升华善,在社会里传播善……一颗颗“德善”的种子就这样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走进敬老院、福利院、高铁站、消防中队、动物园等地,开展“德善”活动:做小志愿者、小讲解员、小导游;为老人表演节目、梳头、包水饺,陪他们聊天、下棋;和残疾儿童一起做游戏……在活动中,队员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一颗颗“德善”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茁壮成长。
2016年10月,我带领队员们寻访了“中国好人”尤苑老师,了解到她从2010年起,连续7年在暑期赴青海支教,并资助了十余名西部贫困家庭的孩子。她说:“从第一次支教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每年都会来到这片高原,为更多的孩子带去希望。”我和队员们被尤老师的所思所行深深打动。
孙国平老师带领队员们寻访“中国好人”尤苑老师(居中者)
由尤老师牵线,我校32名“日新少年”和青海的32朵“格桑花”开展了“手拉手”互助活动。队员们通过互寄信件,让陌生的小伙伴变成了可以倾诉小秘密的好朋友;省下零花钱,为缺少课外书的“格桑花”寄去精美图书;在“情系‘格桑花’,爱满‘日新娃’”爱心义卖活动中,队员们卖自己选修课的作品、做美食、进行才艺表演等,尽己所能筹得善款六万多元,为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扎朵镇两所寄宿学校的“格桑花”们建起两个“日新绘本馆”。
当青海的“格桑花”来苏州时,我和队员们一起做好东道主,陪他们去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感受科技的魅力;参观美丽的校园,感受苏州园林的精致。我还给“格桑花”们上了一节绘本课,帮助他们爱上阅读……在“日新少年”和“格桑花”的“手拉手”互助活动中,一颗颗“德善”的种子在队员们心中长成了参天大树。
20多年坚持在少先队沃土上勤勤恳恳地耕耘,用心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因为我坚信:在我们的坚守与开拓中,星星火炬会引领更多队员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