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欢
专题策划与执行:王 欢 李沧海
本期主题 :爱文明
★主题概述
文明,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对于社会来说,表现为良好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淳朴的风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体现为较高的文化修养,从言谈举止到内在心灵的美好。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文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爱文明、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身处礼仪之邦的少先队员要以行动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回首少先队70年的发展历程,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倡导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从小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引领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一言一行展现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风采。
本月我们选择了6个由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推荐的活动案例,供大家参考。
【注:经典活动案例1~3详见《辅导员》杂志12月上刊】
“朋友,你会说话吗?你想学会说话吗?欢迎你到‘学说话医院’来。”在北京市玉泉路中学初一(3)中队教室的墙上,贴着这张招收“病人”的广告。难道还有不会说话的中学生?这是怎么回事?
课余时间,只见初一(3)中队的“学说话医院”里,桌子被摆成六组,桌上的标志牌上写着“第一诊室”“第二诊室”等,中队长就是这个医院的“院长”,队员都是“医生”,中队辅导员和应邀的科任老师是“主治医师”,大家分别在各诊室参加“会诊”。“病人”则是在说话方面有困难或疑惑的队员。
一位“病人”红着脸说:“我说话总带脏字,大家都不爱听。”“医生”认真地帮助他分析“病情”:因为他从小养成了不好的说话习惯,平时又不注意纠正,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开出的药方是:明辨是非,意志坚强。
面对一位上课爱接话茬的“病人”,“医生”们的意见有些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师刚提问,他就把答案说出来了,真聪明!”有的说:“这是一心只想表现自己的行为。”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了一致的“诊断”:接话茬是不好的习惯,必须改正。
在“会诊”即将结束时,“院长”把各位“医生”的处方综合起来,开出了一个“学会说话处方”——《文明说话公约》:
1.自尊自爱,互尊互爱,有礼貌。
2.说话态度要和蔼、友好,不带脏字。
3.上课说话前要举手,不随便接老师的话茬。
几天后,“院长”又绘制了一张中队“病情记录表”。它的纵坐标是时间,一种“病症”记录20天;横坐标是“病人”的名字。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每个小队由一名队员每天负责观察、记录“病人”的“病情”。“病人”好转后才能“出院”。
渐渐地,“学说话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少,初一(3)中队接着又成立了一个“美容院”。他们贴出了第二张五颜六色的广告:“朋友,你想获得友谊和尊重吗?你想获得支持和帮助吗?你想增添个人魅力吗?来吧,到我们美容院来!”
广告贴出后的两周里,这个“美容院”连续举办了“你会说话吗?”“什么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的魅力何在?”等一系列讨论会。在此基础上,中队还召开了“侃的学问”主题中队会。队员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论述了“侃”的学问。一个队员说:“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周恩来总理曾因此在雅加达会议上获得理解和支持,而这是用飞机和大炮办不到的。”“咱们中队的张力说话风趣、幽默,令人感到亲切、快乐。”“红领巾小记者们都很热情,良好的语言表达使他们更容易交朋友……”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说话时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注意语气、神态、用词、对象和场合等。
随后,中队又召开了“风采在你唇齿间”主题队会。队员们分别扮演各种角色,将生活中不同场景说话的态度、方式表演出来,帮助大家明辨是非。队员们还举行了同一主题的演讲会,由中队辅导员和中队委员做评委当场打分。
这些活动让队员们深受教育。有的队员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贴合剂、润滑剂。”有的队员认为:“语言是衡量个人文明、社会文明、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还有队员说:“会说话代表一个人具有较好的修养,是其高尚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于是,中队板报栏里有了这样的口号:“让你动听的语言,为你增添风度,赢得尊重和友谊,为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风采就在你的唇齿之间。”
推荐者感言:
“风采在你唇齿间”主题活动聚焦队员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活动过程注重思辨,帮助队员们在讨论中领悟道理,主动付诸行动;活动形式凸显趣味性,激发了队员们参与的热情;活动的拓展实操性强,遵循了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体现了知行合一,更发挥了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增强了中队的凝聚力。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许长明)
在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第二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下课铃一响,队员们你推我挤,一窝蜂地跑出教室;上厕所和去水房接水时,有些队员不排队,乱成一团……对于这些现象,三(1)中队的辅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召集中队委员进行分析、讨论。队委们有的说:“排队反映的是人的公民意识、秩序观念。”有的说:“遵守排队秩序是一种文明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有的说:“中国是文明古国,新时代少先队员应该‘争做文明小传人’。”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杜绝不排队的现象,并决定在中队开展“大家来排队”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文明的基本要求——礼让有序,自觉排队,遵守社会公德。
在少先队活动课上,队员们玩起了“快乐小球”游戏。在比较后,他们明白了有序取出小球可以提高游戏速度。下课后,他们主动查找培养公民自觉排队意识的相关资料。
一小队队员找到了“排队日”的故事: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杜绝公共场所乱挤、城市交通乱行等不文明现象,北京市将每月的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寓意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序排队,有序行进。
二小队队员介绍了他们在商场观察到的蜂拥而至的购物人群、公交车站里人们争先恐后上车等情况,发现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不排队的现象。他们找来昆明市明通小学“9·26”踩踏事故的视频,和伙伴们一起观看、分析,帮助大家认识到不排队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便,还会危及生命。
三小队队员展示了地震发生时四川省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就迅速有序撤离教学楼的情况。这让队员们深感震撼,并认识到:有序排队不仅是文明的体现,关键时候还能保障生命安全。为此,队员们分析了自己在有序排队方面的优缺点,并纷纷表示,今后努力做有序排队的表率。
在辅导员的启发下,队员们开启了“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又该如何排队”的小课题研究;用相声表演,提醒师生在饮水室要有序排队,以免烫伤;创编了顺口溜,号召伙伴们“礼让三分,不争一秒”,文明上下楼;通过编演小品,号召大家乘坐公交车有序排队。
队员们还向全国少先队员发出“大家来排队”的倡议,号召伙伴们从现在开始,让文明排队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树立“共建秩序、共享效率、共创和谐”的文明新风尚。学校少先队大队还组织开展了“我是排队好少年”活动,引导队员们走进社区、公交车站等,向路人发放倡议书,传播文明的种子。
队员们有序排队上下楼梯
队员们有序排队上学
推荐者感言:
“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要求,但其内涵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道德风尚、文明礼仪。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教育,可以从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入手。而学会排队、遵守公共秩序,就属于最基础的文明习惯。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 刘燕)
为帮助少先队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文明之风,共青团江西省宜春市委组织全市少先队员开展了“红领巾乡村文明理事会” (以下简称“理事会”)活动,以“1+4”的活动模式(以一个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红领巾乡村文明理事会”,每月开展4项基本活动——召开队会、进行宣讲、帮助有困难者、开展评比),引领农村少先队员快乐成长。
“理事会”的会长由各村队员推选的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公正无私的队员担任,同村其他队员为理事。他们建章立制,讨论并制定了《红领巾乡村文明理事会章程》《最清洁户、清洁户、不清洁户评选方案》等,还号召伙伴们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讲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的好人好事。
“理事会”成员首先从转变自己做起,自觉打扫自家室内外卫生,担任义务村容管理员,还帮助被评为“不清洁户”的家庭打扫卫生,直到其摘掉“不清洁户”牌为止。
“理事会”每月举行文明主题队会,邀请家长参加,搭建队员与家长共同学习的平台。队员们自编、自排歌舞、快板,为村民演出;利用村里的宣传栏,进行文明好习惯的宣传;向长辈宣讲不说脏话、不迷信、不赌博、不乱堆乱放物品等文明生活方式;主动帮扶村里的孤家老人、留守儿童……
自2007年9月“理事会”成立至今,队员们以行动影响着他人,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推荐者感言:
江西省宜春市开展的“红领巾乡村文明理事会”活动,引导队员们关注家乡农村建设和发展大局,并主动融入其中,彰显了少先队教育的时代性特点。他们创新少先队组织模式,一村一队,发挥了中、小队组织的作用。他们建立少先队活动制度,通过“1+4”的活动模式,活跃了少先队活动。他们丰富“小手拉大手”活动内容,使农村少先队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