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

2019-03-16 05:45
特别文摘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理性帕金森焦虑症

李大爷今年60岁了,半年前开始出现拿东西手抖,吃饭夹不稳菜、端不稳碗等情况。李大爷以为自己得了帕金森,吃了不少保健药,可手抖不仅没好,还整天都犯困,有一天甚至早上都叫不醒。家人慌了神,赶快将其送到医院,李大爷被确诊为特发性震颤,开了几样药,不久,手抖就缓解了很多。

老年人出现手抖的原因比较多,不仅有大家熟悉的帕金森病,还有特发性震颤和甲亢引起的震颤等。不同原因引起的手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

1.生理性震颤

有时候手抖并不代表是老人得疾病的征兆,年轻人有时也会出现手抖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在肢体、头部及舌等部位比较常见。这种现象通常都是发生在精神紧张、惊恐、情绪激动、疲劳等情况之后,这是生理性震颤,只要多加休息便能马上恢复,并不需要治疗。

2.脑功能障碍

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良、脑细胞衰退而影响生理功能,这多表现为微小动作的手抖,尤其写字时更为明显,多在一侧。若某一血管梗塞,除手抖外,还会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手抖的症状会随年龄的增加和血管硬化的加重而加重。这一类手抖治疗的重点在于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另外还需戒烟忌酒,做到清源治本。

3.预期焦虑症

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在预期性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手抖症状的产生。而手抖症状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4.小脑半球疾患

因腫瘤、小脑萎缩、脑供血不足而致。这一类手抖的特点是意向性震颤,即静止时不抖,运动时出现。如令其指鼻尖时,手发抖且指不准确,眼球震颤、走路时呈醉汉步态、动作不协调,间或耳鸣、失聪等。此时,需做CT、磁共振或诱发电位等检查找出病源,及时正确地处理。

5.特发性震颤

这种病的病因不明,神经系统检查除手抖外无其他异常。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其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

目前对这种病最有效的是采用药物治疗,但停药后又会复发,所谓“治标不治本”。当然,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或不进展,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6.帕金森病

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如果不治疗,症状将越来越重。典型的是一侧或双上肢,尤其是远端出现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抖动,紧张激动时加重,安静时消失,且动作迟钝、反应慢、关节僵硬、手脚不灵、步态不稳、语言不畅、抄写时字歪扭。此病确诊后可采用服药或手术方法治疗,如服用左旋多巴、安坦以及行立体定向术,效果不错,但会复发。

(摘自《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生理性帕金森焦虑症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