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钦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暴露了许多短板,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可以通过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共同拥抱“互联网+”时代;政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三大策略补齐这些短板,实现对“互联网+”时代机遇的把握。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3. 017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3- 0046- 02
0 前 言
2015年3月,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旨在推动新兴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实现深度融合的“互联网+”行动。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教育部联合举办了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会议围绕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可见,传统的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时代正发生巨大而持续的变革。
1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是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中最为核心和最具发展优势与潜力的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行业进行结合,使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价值和增长点的新时代。2016年8月,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的年会上,与会专家与学者一致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会计教育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对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在“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弥补实践教学课程缺乏高仿真素材,缺少实践岗位等短板;挑战在于,“互联网+”时代对会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会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除需具备常规的会计实践技能的指导能力外,还需要掌握网络课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信息技术支持等众多技能[1]。
2 “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短板
2.1 “互联网+”没有引起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
“互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会计教育模式,不同于“三个一”(即一间教室,一批教师,一座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各种网络终端设备的随时随地随性(课程和教师自主选择,课程视频音频选择性视听)的全新智慧会计教育模式。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强调的是实践与会计理论的高度融合,最终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等目标。遗憾的是,强调培养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的高职会计教育,并没有关注和顺应“互联网+”时代会计教育模式及会计实践工作从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转变、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和由部分控制向全面控制转变等方面的新发展和新变化[2],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设置、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仍然沿用已经与“互联网+”时代不相适应的陈旧理念和方法。
2.2 高职会计教师迷失于“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大数据会计、在线财务决策、财务信息同步处理等技术手段不断得以普及,大多数高职会计教师面对这些影响和变化却表现为迷茫无助,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多数高职会计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以“脱机模式”进行着会计仿真实训,却不知“互联网+”時代这些绝大多数已经过时,与企业真实会计工作的要求不同,这既与会计教师不主动与社会和会计市场“联网”有关,也与大多数高职会计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就进入到高职院校从教,没有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有关。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课程、在线直播、软件操作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工具更灵活、自主和多元的进行会计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高职会计教师所习惯的以实体课堂讲授与展示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将会被“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虚拟课堂所取代,高职会计教师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会计教育模式下将成为配角。
2.3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与“互联网+”时代脱节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工作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传统会计工作中琐碎的事后会计核算将逐步被拥有网上实时账务处理能力的“云技术”所代劳,会计工作将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向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转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还主要停留在对学生会计核算等传统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上,而没有响应“互联网+”时代对会计实践技能在财务分析与预测、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全面预算和资本市场运作等方面的新要求。
高职会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不同,学生学的内容与实践需要不同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表现的越加明显。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与“互联网+”时代的这种脱节,对于高职会计毕业生掌握适应未来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会计技能极为不利,这也是近年来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怪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3 “互联网+”时代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 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共同拥抱“互联网+”时代
高职院校应顺应“互联网+”时代智慧会计教育需求,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①要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库。“互联网+”时代智慧会计教育依托于高职院校的网络基础设施、教学管理系统和课程设计等地建设与开发。网络基础设施解决了“互联网+”时代智慧会计教育“在哪学”的问题,教学管理系统解决了“互联网+”时代智慧会计教育“怎么学”的问题,课程设计与设计解决了“互联网+”时代智慧会计教育“学什么”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一切,“互联网+”时代的智慧会计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②要调整课程结构体系。高职院校应突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在课程结构体系中应重点突出实践课程,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和课时学分比重,从学校层面强调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同时,除常规的会计实践技能外,应将“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会计实践技能,如财务分析与预测等相关知识纳入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注重课程设置的通用性高职会计教师应进行“互联网+”时代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方面,高职会计教师要主动与会计市场“联网”,去了解国家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真实要求与需求;另一方面,高职会计教师要认识“互联网+”时代智慧会计教育新趋势,即会计实践教学将逐步从实体课程转移到在线学习,会计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将从学生实体课堂的教学者变为在线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服务者[3]。
高职会计学生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教法,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新学法。高职会计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会计教育模式下,可以不局限在特定的学校和教室,不囿于特定的教师,随时随地的进行会计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高职会计学生不仅要快速适应这种会计实践技能的新教法,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学习平台和终端的学习和使用方法。
3.2 政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2.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职会计教师“走出去”
2017年2月,国家人社部公布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四种情形和支持鼓励的具体政策措施。高职会计教师得益于这些政府政策,可以不再有所顾虑,大胆“走出去”拥抱“互联网+”时代最前沿的成果和会计工作的全新变化。通过让高职会计教师“走出去”,可以有效解决高职会计教师实务经历缺乏或不足等“不接地气”的问题。
3.2.2 高职院校不拘一格,迎接校外会计人才“引进来”
高职院校应该解放思想,打破以往唯学历用人的旧观念,创新性地设立外聘岗位和特设岗位等相关岗位,实现对校外优秀会计人才的“引进来”。通过吸纳校外会计人才进校,借助他们丰富的实务经验和熟知会计岗位实际要求的优势,开展“互联网+”时代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不再是“照猫画虎”。
3.2.3 校企多种形式合作,实现优秀会计人才的“共享”
高职院校和校外企业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提供会计人才培训与进修服务,合作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会计教师的挂职锻炼岗位。同时,在涉及具体的高职院校项目或企业经营项目时,可以通过优秀会计人才资源的“共享”,来实现各种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3.3 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
3.3.1 校企联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在“互联网+”时代,校企共建的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将逐步从的实体实践教学基地转移到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基地,借助这种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物理条件的限制进行会计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3.2 校企合作,共享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的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即是高职院校师生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平台,也是合作企业日常账务处理的真实场景,校企双方共同享有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权。
3.3.3 工学结合,校企生三方共赢
“互联网+”时代校企共建共享的这种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代理记账平台”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高职院校借助这一平台进行会计实践教学,不仅可以省去自建会计模拟实验室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地投入,还可以通过平台的使用情况,不断调整日常的教学工作;企业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可以减少人员的大量招聘费用和培训费用,还能以低廉的成本享受高职会计学生为其提供的专业服务;高职会计学生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检验和提高所学的会计实践技能,还能积累真实的企业账务处理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1):3-8.
[2]王軍,谈先球,祁甘露.“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90-93.
[3]刘国城,董必荣.“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