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课程的实践和探索

2019-03-16 01:16田春苗方海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修己读经管仲

田春苗 方海霞

很多老师认识到了读经典的重要性,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苦于选材: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选哪些给学生读呢?还有方法单一的问题,古代经典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以读懂和理解的,总用一种方法读,学生会感到生涩枯燥,还有的老师不理解熟读成诵的道理,一味地强调背诵,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学生、老师、家长都苦不堪言。基于这些现状,我把十几年来在经典文化学习和推广的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踐经验分享给大家,以期共同探索、进步。

一、诵读内容的选择

(一)系统精选,分层递进

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也无法穷尽。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读物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因此,读本主要选取优秀传统文化中流传广、有生命力、便于诵读的文段。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按照蒙学识字、诗律、文化常识、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中华美文等分类、分层递进选择。努力使所选内容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汉字识读规律和汉语学习的规律。

(二)大字注音

教材采用楷书大字、加注拼音,这样就解决了老师查找、纠正读音的难题。

(三)课时量化,积少成多

把1至5年级的读诵内容分配到每一个学期,每个学期排60节课,每节课百字左右。每周四次晨读,每次20分钟:5分钟温故,10分钟诵读新文,5分钟复习。各年级内容安排如下。

二、诵读策略的探索

(一)引发兴趣,叩开经典之门(诵读为主)

1.吟诵为先,激发兴趣

吟诵适合低年级学生,趣味性很强,易于记忆。一年级刚开学,我就把北京景山中学朱畅思老师吉他伴奏、学生吟唱的《三字经》《弟子规》放给我的学生听,孩子们像学习唱歌一样,几天就都会吟了。万事开头难,吟诵打头,诵读就变得简单多了。吉他版的吟诵曲调似流行歌,不同于传统的“拿腔拿调”的吟诵,学生喜闻乐见,经典很轻松地就进入孩子们的生活里、脑海里。这样,每个早晨教室里总是回响着琅琅的诵读声,这一坚持就是五年。

2.朗诵为主,形式多样

枯燥的诵读会让孩子们很快心生厌烦,所以诵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我和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花样、新形式,也固定下来一些有效的诵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范读,老师范读时声音要大,要达到洪钟般的音响效果,让孩子通过声音体会到经典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使孩子感受到经典的神圣,这是跟读其他读物不一样的。

然后是教读,老师教一句,孩子们读一句,边读书,边认字。有时也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来教读。接下来是齐读,齐读时节奏要统一。

接下来是男女生交替读,各读一句,轮换下行;接下来是1、2组对3、4组轮换读(四个组要提前分好)。

再接下来是前四排对后三排轮换读。读时又可轮换用拍手打节奏、跺脚打节奏、拍桌子打节奏、其他自创节奏等形式,让孩子们读上百遍而不厌倦。

三年级以后不再需要老师教读,老师成了陪伴者。孩子们说,早上读经典累得都出汗了。总之,每天早晨是孩子们最辛苦又最快乐的时候,既要精力高度集中,又要声情并茂,孩子们在一遍遍诵读中,熟悉了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和意义。

(二)渐入佳境,体悟经典之味(研读为辅)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仅有诵读是不够的,理解文字浅显的意思成为他们明显的需求。所以,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浅显地理解文意。

1.系列化准备

按计划,三年级要诵读《论语》,在诵读之前,我带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读孔子的故事,观看有关孔子的电影、动画;参观曲阜“三孔”,了解孔子对于古今中外的影响……同学们全方位了解孔子后,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誓言声中,师生启动了《论语》的读诵。

2.主题化研读

诵读一年后,孩子们能非常熟练地读诵,甚至背诵。随着不辍的读诵,大家慢慢熟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形象,熟悉了“孝、信、仁、礼”,对“君子、为政、为邦等概念慢慢有了体悟或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慢慢提高,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可以解开很多懵懂的疑问,于是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交流,名曰“论语读与悟”,主题分为“读人物”和“读思想”两类,“读人物”的主题有:“读论语,解颜回”“读论语,解子贡”“读论语,解仲弓”“读论语,窥子路”“读论语,解管子”等;“读思想”分别为:“读论语,知孝道”“读论语,知仁爱” “读论语,论为政”“读论语,志为邦”等。通过日日不辍的诵读和交流,孩子们慢慢熟悉了《论语》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对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

3.借注释解文意

在交流课上,孩子们要先从整部《论语》中找出相关的句段,然后逐条琢磨,借助注释商讨意义,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收获。比如在交流“管仲”时,孩子们找出有关管仲的描述: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从以上三处,孩子可以浅显地理解管仲不以兵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能做到“仁”,但管仲没做到“俭”和“礼”。我向学生发问:孔子为什么会因为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树塞门、有反坫这几件小事就认为“管仲之器小哉”?学生陷入沉思。再引导学生读《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这一段里孔子讲述了什么是君子,那就是修己以敬,继而修己以安人,继而修己以安百姓的人。也就是《大学》里的纲目:心正,继而身修,继而齐家,继而治国平天下。孩子们恍然大悟:管仲没有做到心正和身修,所行路线不是“王道”,是“霸道”,所以就不会真正地安人和安百姓。

4.联系生活

在交流“读论语,解孝道”时,讲到“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色难”的时候,让学生对照自己生活中的表现,举例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以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交流,《论语》中的形象和思想鲜活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感受着圣人教言的无穷魅力,慢慢理解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义。

(三)知行合一,体会经典之本(践行读)

只学习书本上的经典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不断地接触社会才能让经典落地生根。为此,我设计了文化游学计划和生活实践计划,号召家长们行动起来。

1.游学

为了了解孔子和《论语》,我们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参观、游学了曲阜的“三孔”。活动前,家长们在班级群里商讨此次活动的计划,推送了孔子以及“三孔”的相关资料,让大家提前了解游学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游学期间,聘请多位有经验的导游引领参观,使大家深入细致地了解“三孔”文化;参观回来,每个家庭都要在群里交流参观的感受。这为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充分了解《论语》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们还组织家长参观了附近最有名的私塾——滨州黄河孔子学堂,了解私塾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使家长们理解诵读经典的意义,更好地配合老师进行经典诵读。

再如,为亲近母亲河,我们参观了黄河入海口;为了了解淄博的历史,我们走进了淄博历史博物馆等。

为了上好“读论语,解管子”一课,我们参观了齐文化博物馆和管仲纪念馆,让学生充分了解管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以便理解《论语》中管仲的形象。

为了学习好家风、好家训,我们参观了王渔洋纪念馆并启动“亲子诵读《经典家训》100遍”活动。游学前,我提前搜集到王氏家训;我们到达目的地后,亲子集合,在忠勤祠前先共读了王氏家训,再让导游引领参观。这样,在参观过程中再遇到导游讲解家训的时候,孩子和家长们就感觉很熟悉了。这次游学让学生和家长充分领略到家训对家族兴旺发展的作用,使大家坚定了诵读《经典家训》的决心。

凡是游学,每到一处之前都要充分学习、了解参观的目的和相关知识,使每一次游学都让学生和家长收获满满。

2.社会调查

为了培养学生的仁爱思想和悯人情怀,我们组织了社会调查“张店凌晨四点半”,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倡导学生体察民情,关心社会疾苦。

为了渗透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的环保观,我们走进公益组织“绿丝带”,参与植树、做酵素等活动。

3.习劳

现在孩子的劳动能力越来越差,这与家长的不放手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劳动习惯,我会在周末单独布置一个习劳作业,比如第一次洗衣、第一次包水饺、第一次熬粥等,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这也是践行《论语》里孔夫子所说的“孝”要和颜悦色地“服其劳”。

三、诵读环境的创设

要保证学生诵读的效果,仅靠学校和课堂是不够的,要给学生创设诵读的大环境,发挥环境的浸润作用。所以,要做好家庭和社区的诵读工作。

(一)引领家长读

对于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来说,父母长辈就好比是大树的树根,孩子就像树上的枝叶花果,若想让枝叶花果繁茂,就必须在根部浇水施肥。有了这样的认识,引导家长学习成了我尽心竭力做的一件事。除了学生在校日日不辍地诵读外,课外要努力让家长们参与进来,共同诵读经典,让经典浸润每一个家庭和社区,这样才能真正抓好“根”的教育。具体做法有:

1.植入理念

(1)做入学问卷

经典文化对于“80后”这代家长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新生报到当天,我向家长们分发了一份问卷,其中有两项内容涉及经典教育:

①您对于中华经典了解多少,您读过哪些?

②您愿意每周抽出时间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提升自己吗?每周多长时间合适?

通过问卷看出,知道经典教育的不过几人,能了解的更寥寥无几,但家长们都很愿意参与学习。基于这种现状,我觉得对观念的了解和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2)学习观念,统一思想

开学后的第一个家长会上,我把培养学生的目标“明善恶、存善念、志向远、有作为”跟家长做了沟通,我告诉大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向古代经典汲取力量是一条必经的途径。家长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读经在第一次家长会后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每天早读,教室里都回响着读经声。要想持续这样的热情,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观念。开学后的第一个长假是国庆节,我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国庆长假您可能做好了各种计划,但请一定挤出时间来学习《一场演讲,百年震撼》。通过这次学习,家长们从理论上明白读经教育的意义,大家纷纷写出自己对经典教育的认识。一位妈妈写道:“通过对国学的凝视和仰望,(我)懂得了教育的本质,懂得了什么叫经典传承,懂得了如何缩短我们国家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懂得了未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具备的素质与技能,懂得了很多不能够用时间和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东西……”另一位妈妈写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传下来的经典我们传承了多少?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古文化,而我们身在其中却麻木不仁。我们除了让人畏惧之外,还要让人尊敬,要让人喜爱。‘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从哪里做起?从文化教养做起。文化教養就像一棵树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即使树长得再高,也会倾斜。看到这里,作为家长的我很惭愧,原来以为让孩子背《三字经》等是一种潮流,甚至是为了大人的面子,其实没有从根本上、从心里对传统文化有这么深的认识和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作为家长,要陪着孩子共同成长,否则,自己本身就有缺失,怎么能更好地去引导孩子呢?”

这次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家在思想上达成了一致,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活动促进

(1)家长读传统文化入门教材

观念统一后,我向家长们推荐了一本传统文化的入门教材,这本书浅显、系统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家长们学习后,可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可以正确地指引孩子的方向。每周末亲子读经结束以后,孩子们自由地玩耍,爸爸妈妈们坐下来一起学习交流,共读书中的一个章节。采取的形式有两种:一,提前读完要学习的章节,大家聚在一起谈感受,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实施。二,现场学习,每人读一页,读完一章后,大家谈学习的感受。几次下来,家长们都说非常受益,领略到了仁慈博爱的圣贤智慧的魅力,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2)诵读《经典家训》100遍的目标达成

家长们慢慢认识到让孩子读经的重要性,但如果不参与读经,就很难领略到经典的魅力,久而久之,他们对经典的热情也会慢慢消退;而且家长不读经,就不了解孩子读了什么,营造学生践行经典的环境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家长们也要读经典。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从优秀的家训开始。我搜索了很多版本,咨询了很多业内人士,终于找到了一本大字版、有解释、带拼音的《经典家训》,其中收录了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物理学家“三钱”(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和钱穆、钱钟书、钱文忠的祖上钱鏐写的《钱氏家训》,还有《王阳明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康熙教子庭训格言》《曾氏家训》,以及两位美国总统、高尔基、居里夫人对晚辈的教导等名篇。选好了教材,就开始组织家长们学习家训了。每周一的中午12∶30—1∶00半小时,在班级QQ群里,我和家长们诵读并谈学习心得;诸篇学完之后,我向家长们发起了“家训100”诵读活动的倡议,即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的3月31号,用4个月的时间把《经典家训》读诵100遍。到后来“冲刺”的时候,好多妈妈都跑在了爸爸的前面。

3月中旬,第一批完成100遍诵读的家庭出现了,我把自己写的“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的书法作品当奖品发给这些孩子,这一下震动很大,其他的孩子也很想得到,于是他们回家督促父母读诵,有的孩子回家劝父母:“你们不好好读家训,怎么能管好我们的家啊?”每个家长都不想在孩子的心中形象扫地,所以就努力诵读,有的家长能一天读到10遍。“家训100”活动在2016年3月31日圆满结束,全班52个家庭,除了11个家庭有特殊情况外,41个家庭圆满完成了任务。

上学期学校布置每个家庭制定自己的家训,我特别嘱咐每一个家庭都要上报给爷爷奶奶审批通过,突出老人在家庭的位置。“家训100”为“《论语》100”的大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诵读《论语》100遍的目标达成

2016年4月1日,我在家长群里发起另一个活动——《论语》100诵读: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里,每个家庭成员诵读《论语》100遍。此活动一经发起就异常火爆,家长们天天在群里报数,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氛围。

《论语》诵读火爆的原因有二:首先,家长读经,孩子做监督员,营造出了和谐共学的氛围,每个家庭成员都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读书。书香家庭就这样慢慢形成了。其次,经典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带来了成长的快乐。“80后”家长单纯可爱,他们的生活在物质上极大丰富,但受到的经典教育几乎为零,当他们遇到能告诉他们天地之道、做人之道的经典的时候,无疑享受到了精神的盛宴;他们精神成长的喜悦无以言表,也就迸发出了无穷的动力。所以现在群里出现天天你追我赶,越读越上瘾的景象。

《论语》100遍诵读活动在2017年10月结束,全班有26个家庭圆满完成。紧接着,家长们跟孩子们同步诵读了《大学》100遍、《中庸》100遍——无须我再倡议和发动,完全变成了自发的行为。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社区的读经活动,有的家长读诵的熟练程度,我和学生都比不上,可见家长们是多么努力。

(4)家长读《论语》交流会

成人学《论语》,仅有100遍的诵读基础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一些解析类的书籍来帮助解读,这样才能较快掌握,让经典指导生活。我给家长们推荐了一份《论语》书目,大家按图索骥地去读,对《论语》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组织《论语》交流会,让《论语》的思想在大家的生活中落地生根。我们先后组织了“读论语,解孝道”“读论语,问为仁”“读论语,知君子”“读论语,问为政”“读论语,志为邦”五次读书交流。这五个主题基本按照《大学》“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来设计。

难忘2018年正月十四那天,大家在假期里齐聚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一起交流“读论语,解孝道”,家长们纷纷上台讲述自己家庭的孝道故事,大家讲到动情之处常常泣不成声,台下也一片哽咽声。台下近百人,无一人偷看手机,纪律井然。会议结束时已是中午12∶30,好多家长没有尽兴,一位家长来到我面前激动地说:“感谢田老师,这样的读书会真是太好了,我和媳妇太受益了。您真是用心良苦啊!为了我们的孩子,还为了我们如此操劳,不知道该怎么感激您!”通过这五次交流,家长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要先从正己开始,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情操,在家庭中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在外做事才能“致其身”,才能“视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只有做到“修己以敬”,才能“修己以安人”,才能“修己以安百姓”;君子的事业不是仅独善其身,更要通过修养自身来治国安邦。通过这样的交流,让《论语》的思想扎根于每一个家庭,指导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和顺安宁,国家也就和顺安宁。现在我们班的家长正在进行《道德经》100遍和《金刚经》100遍诵读活动,目标是在学生毕业前完成这两部经典。

(二)推动社区读经

当初为了让家长们参与读经典,我号召大家按照社区分成四个读经组,每个组有一两个负责人,周末大家聚在自己小区的花园或者公园里读经,家长和孩子共用一本读本,大声朗读。经过动员,家长们自发地在各自的社区建立起了读经组织,他们利用周末时间聚在一起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经典。

社区读经典吸引了很多社区的居民,一些老人看孩子喜欢围在我们的读经小组周围,让自己的孩子受到经典的熏陶,有学养的爷爷为读经爸妈和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读经队伍。一位社区主任主动提供社区活动场所让我们的读经小组使用,他说:“我观察你们很久了,你们做得好啊,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古人智慧,我大力支持你们!”这位社区主任几乎每次都跟着读经小组一起学习,他还把我们的读经活动作为社区的特色活动,在社区的宣传栏里进行介绍。

(三)影响身边的人读经

在我的带动下,我们办公室的同事及其家人也加入了读《论语》的行列。我每天在办公室和家庭微信群里各推荐一条《论语》,背过的同事和家人接龙。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为了让家人们读诵家训,我一次性购买30本《经典家训》,每当节假日亲朋聚会,给每人发放一本,把《经典家训》通读一遍,年年如此。

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经典教育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强调的是记,并不要求孩子一定懂得其中的含义。但是孩子诵读的遍数多了,就应了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每天见到我总会鞠躬问好,即使在校外见到我也会如此,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说:“路遇长,疾趋揖。”一次,一位妈妈对自己的母亲说话声音有点大,孩子拉着妈妈的衣襟对妈妈说:“《弟子规》上说‘亲有过,谏使更,怡无色,柔吾声,你不能这样对姥姥说话。”这位妈妈感慨地说:“不是我教他,是他在教我做事、做人了。現在我对老人可不敢大声说话了!”升入四年级,孩子们对于经典理解得更加深入了,我常常问他们:“你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有的回答“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读书学习”,有的回答“修齐治平”,有的回答“修己以安百姓”……班里偶尔有孩子产生了矛盾,我就让他们自己从《论语》《大学》中找到教育自己的章句,指导他们自省,然后他们便相视一笑:“我们都是要治国平天下的人,怎么能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呢!”

传统文化让生活简单而丰富,国学经典使人生和谐而完美。诗可育人,文能化人。学校、家庭、社区读经的氛围浓厚了,大人和孩子的行为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古圣先贤的智慧就能传承发扬下去。

猜你喜欢
修己读经管仲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管仲买鹿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生查子
“修己”与“安人”——“中庸”内涵辨正及其伦理原则探析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