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堂明
(桐城市老梅中心小学 安徽安庆 231400)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对儿童的智力成长,特别是对思维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大可能去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质疑、探索等多种多样形式的学习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没有问题,我们的思维就无法得到提高。数学就是培养我们的思维。人们常说,数学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而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西北师范大学李泽林教授在《课堂行动研究的视角》一文中指出:听评课的方法与技术,概括起来就是“望”“ 闻”“ 问”“ 切”四个字,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问”,亮点也在于此。当然,这里的“问”是以评课者的身份来“问自己”“问学生”“ 问教师”,但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都能凸显出“问”的重要性。
新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教材里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由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手段,来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和经验, 促使学生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小学生问题意识,让他们有能力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并有能力完成的问题,如何将现实的生活问题变成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会逐步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经验。
因此,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紧紧扣住数学教材的内容,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布局、设计问题,培养孩子们的思维,为他们的思维正确导航,使得“问”更有价值,更加精彩!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情境图非常鲜活、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境问题的创设,课前要准备充分,有时要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的需要,制作出符合自己问题的课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根据原有的情境图,设置了三个环节:环节一是根据不同面值、不同颜色、不同数字,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并提出“怎样更快地认识人民币”。孩子们都很聪明,能够从数字中去认识人民币。环节二是给人民币分类,这一环节也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环节的问题设计中,我借助了多媒体的应用。因为以前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当我提出“谁能更快地给这些人民币分类?”这一问题时,话音未落,就有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会:纸币和硬币。”很显然,他的回答不是我要的结果。怎么办?借助多媒体,应用课件,让学生不断地去兑换人民币,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认知人民币,除了有纸币和硬币之外,还可以分为“元、角、分”。这一环节若做好了,在接下来的第三环节“在购物中学数学”,孩子们的思维全都活跃起来了,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们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造性预设,课堂上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自觉性就会得到逐步提高,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点亮学生思维,就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它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或知识难易程度设计主要问题,为学生指点迷津,这样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教学中许多无效提问,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大量时间去思考有效问题,去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时,就设计了几个关键问题去点亮学生的思维。现在要包装2盒相同的糖果,已知长方体糖果盒的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高是5厘米,问怎样包装成一包最节约包装纸?我的第一问是:“节约包装纸这一生活常识,也就是数学中的什么问题?”因为学生有旧知识的铺垫,便能马上回答出这是“求最小的表面积”。接着我马上又抛出第二个问题:“现在是2盒相同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有几种不同的方案?”此问一出,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积极思考出了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但我此时并没有马上让学生放手去操作,而是紧接着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老师不用摆,不用算,不用比,一看就知道哪种包法最节约纸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绝大多数学生听了这个问题,先是茫然、惊讶,但不一会儿就有很多同学思考出来了,他们高高地举着小手喊道:“老师,我知道了,把最大的两个面叠在一起就是最节约。”到了这时,我再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计算,孩子们在快乐的操作中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收获了成功。接下来包装4盒磁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就水到渠成了。在本节课将要结束时,同学们一致认为:只要是同样的包装盒,不管多少,只要把最大面重合在一起,就是最节约的一种办法。
由于我在课前预设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并且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的适时点拨,唤醒了儿童的好奇心,从而点亮了他们的思维,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思,探有所得。
拓宽学生的思维,它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善于深入的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拓宽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我在教授完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的认识”这一节后,专门安排了2个课时,分别复习了“分数乘法”法则和新授了“分数除法”法则,通过设疑、分析、探讨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最终明白:倒数的认识是承接“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重要的一环,只要熟练地掌握分数乘法运算法则,再加上倒数的知识,那么“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就会迎刃而解,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里我只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数的应用”上就可以了。
通过沟通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我在本章节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概括,引向更高层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吗”。在思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质疑,也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
如在教学“买文具(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先出示了这样一道算式:22×3+24÷4,问:“老师要买哪些文具?”许多学生都能快速地回答出来;接着我又问:“这一算式怎样计算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马上就答上了。“为什么?”紧接着学生的回答,我又抛出了这一问题。班中绝大多数学生陷入了沉默……这时我并没有迅速地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再一次观察情境图,提醒学生:买了哪些文具?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许多学生在私底下已议论开了:“22×3”表示“3个计算器的钱”,“24÷4”表示“1支钢笔的钱”,只有将这两种文具的钱算出后才能解决需要付出的总钱数……哦,学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到了这里,一般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基本结束。但我上到这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除了上面的方法外,用“22×3+12÷2”这种方法能行吗?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认知的短板,进行诊断分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教育的关键是育人。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小学教育承担着艰巨的任务。我们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要着力培养他们能独创性地发现新问题,主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他们敢于不断探索,展开思维无限遐想的空间。
作为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就指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就是说,不论是学习还是研究,都必须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把“学”和“问”的权利尽量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数学实践活动:最少需要多少个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一点的正方体?我先不着急让学生摆,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有学生就说出了:“题中最少两个字,那不是在暗示我们还可用更多的正方体摆成更大的正方体吗?”我对该生的质疑给予了高度评价。接下来,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有些性急的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就问道:“我认为4个就行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摆不成正方体?”这时也有学生说了:“正方体要求长、宽、高都相等,4个只能摆一层,高不相等呀!”……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问题,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他们渐渐理解了必须沿着长摆2个,沿着宽摆2排,沿着高摆2层,所以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摆成一个大一点的正方体。趁着学生正在兴头上,我又启发学生思考刚才第一个学生提出的质疑:“摆更大点的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聪明的朱启强故弄玄虚道:“我不用摆就能算出来,你们知道怎么算吗?”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最后得出结论,3×3×3=27(个),4×4×4=64(个)……当铃声响起,课堂中热烈的讨论仍没有结束,我欣慰地笑了。
在数学实践课中,我将课堂的话语权和思考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内在的激情被点燃,思维细胞被激活,这是一次思维的放飞过程。
总之,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性学科,孩子思维的训练不能靠教师的满堂灌,每一位老师要善于预设问题和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及时启发、点拨和引导。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要对课堂中的问题深度分析,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要精心提问,问得恰当,问得精彩,问到关键。要力争一问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思维之舟在精彩问题的导航下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