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津,张 玲,莫启清,朱晓茜,何辉明,白欣玉,马贞玉*
(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南宁530021;2.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001*通信作者:马贞玉,E-mail:ma_zhenyu@gxmu.edu.cn)
入院人次是医院业务量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对入院人次进行季节变化规律分析,有助于医院管理者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加强医院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1]。统计预测是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制定计划、下达指标、实现目标管理的依据,医院管理者可根据预测的入院人次,较早地安排下一年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调配各部门的工作[2]。目前国内对入院人次季节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综合医院,有多项研究显示近年来国内入院患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入院人数随月份和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规律性[3-4]。精神专科医院则鲜有此类研究报道,国外也未见有此类研究报道。精神障碍发病原因较多,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季节变化对精神障碍的发病有一定影响[5-6]。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2018年广西省某精神专科医院精神障碍患者住院人次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灰色模型预测2019年-2021年入院人次,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情况的季节变化趋势及规律,以便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好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治疗,提高医院发展规划的科学性,有利于医院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本研究数据资料来源于广西省某精神专科医院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医疗统计报表。入组标准:精神科、心理科各病区入院患者。排除标准:①住院时间不足1天的患者;②出院诊断不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精神障碍诊断标准(F01-F99)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47 975人次。
1.2.1 季节指数分析法
采用季节指数分析法,以各年份月(或季度)作为时间序列单位,季节变动表现为各月(或各季度)的季节指数围绕着100%上下波动[7],表明各月(或各季度)入院人次与全年总月(或季度)平均入院人数的相对关系,以月(或季度)季节指数的大小来反映一年中不同月份入院人次的变化规律。计算公式:季节指数=月(或季度)平均数/总月(或季度)平均数×100%。若季节指数大于100%。则为入院高峰期;若季节指数小于100%,则为入院低谷期。
1.2.2 灰色模型预测法
灰色预测理论由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用等时距观测到的数据值构造灰色模型(gray model,GM),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特征量,最常用的是GM(1,1)模型,预测模型如下[8]:
其中Ŷ为预测值,Ŷ(1)中的1表示一次累加,Y为实测值,a为发展灰度数,μ为内生控制灰度数[9],以上数值通过MATLAB R2014b编程计算。
GM(1,1)模型检验方法如下[8]。
残差MAPE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数,以百分比表示,若MAPE<5%,模型合格。
标准差比C检验:,其中S2为预测值序列与实测值序列之差绝对值的标准差,S1为实测值序列的标准差,标准差比C值反映了预测值与实测值之差的集中程度[10]。C越小,差值越集中,模型拟合效果越好,若C<0.5,模型合格。
小误差概率P检 验:P=P{|△(0)(i)-(0)|<0.6745S1},其中小误差概率P为残差与残差均值的差值与0.6475 S1的比值,残差为预测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若P>0.8,模型合格。
以上检验结果通过MATLAB R2014b编程计算获得,若模型合格,再预测2019年、2020年、2021年各年份的入院人次。
采用季节指数分析法计算各月(或季度)季节指数,用灰色模型预测2019年-2021年入院人次,采用Excel绘制表格及折线图。
2008年-2012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人次总体平稳增长;2012年-2018年,年入院人次呈持续上升趋势。从定基发展速度可看出,2018年入院人次约为2008年入院人次的2.15倍;从环比增长速度可看出,2013年、2017年入院人次增长速度较快,其中2013年入院人次的增长速度最快,达15.61%。见表1、图1。
2008年-2018年2月、3月、4月、5月、10月、12月季节指数分别为100.53%、115.86%、106.76%、102.58%、100.93%、100.43%,均大于100%,即大于月平均数;其中3月季节指数为115.86%,为全年最高;1月季节指数为88.05%,为全年最低。见图2、表2。
表1 2008年-2018年住院人次的动态变化
图1 2008年-2018年入院人次变化趋势
图2 2008年-2018年各月季节指数
表2 2008年-2018年各月入院人次及季节变化指数
该院入院人次的季节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第二季度(102.95%)、第一季度(101.48%)、第四季度(98.63%)、第三季度(96.93%)。大多数年份的第二季度入院人次最多、第三季度入院人次最少。见表3、图3。
表3 2008年-2018年住院人次各季度季节指数
图3 2008年-2018年各季度季节指数
依据上述灰色预测模型建模原理与建模方法,基于2008年-2018年医院入院人次数据构造GM(1,1)模型,通过MATLAB R2014b编程计算累加数列的待定参数:a=-0.0834,μ=2609.56,将a、μ带入上述模型中建立基于医院入院人次的灰色预测模型结果为:Ŷ(t+1)=34348.6882e0.083(t)-31289.6882,式中Ŷ为入院人次估值,t=0,1,2,3,…,10,分别对应年份为2008年-2018年。通过MATLAB R2014b编程计算得出2008年-2018年入院人次预测值为3059、2987、3247、3530、3837、4170、4533、4927、5355、5821、6327。残差检验MAPE为3.7179%,标准差比C为0.1814,小误差概率P为1,该模型拟合优度好,可用于外推预测。2019年、2020年、2021年入院人次的预测值分别为6878、7476、8125。见表4、图4。
从季度季节指数看,第一、二季度为全年入院人次高峰期,第三、四季度为入院人次低谷期。从月季节指数来看,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3月、4月、5月、10月、2月、12月、6月、9月、8月、7月、11月、1月。由此可知,每年的上半年尤其是春季(3月-5月)为精神障碍患者入院高峰期,可能与该院为精神心理专科医院,住院病种以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为主有关。有研究表明,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均有季节性的差异,两者在3月(春季)的发病率较高[11]。该结果与陈科等[6]研究结果不同,但与任衍镇等[5,12-13]调查结果相似。国外亦有研究提示情感障碍入院率受季节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入院量与气温升高有关[14-15]。
表4 2008年-2018年医院入院人次的实测值与预测值
图4 医院入院人次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
本研究中,该精神专科医院住院人次2月份季节指数大于100%。因2月份大都有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国人不愿在此阶段入院治疗,故2月份应当为住院人次低谷期[4,16]。该医院入院人次受节日影响不大,可能与当地地域、文化因素有关。该医院位于广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7],易出现“回南天”天气,尤其是2月-3月,气温快速升高、湿度骤升、气压急剧下降,风速突然加大[18],气候的变化可能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研究表明,亚热带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于温带地区,季节交替、高温、风速等气象要素均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生[6,19-20]。
2012年后该精神专科医院入院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较快,其中2013年增长最为明显。考虑原因如下: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多[4];其次,自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21];再次,借助打造特色专科医院的契机,该医院的诊疗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老百姓愿意来该医院就医。灰色预测模型显示,2019年-2021年住院人次仍持续增长,但精神障碍不同病种的入院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医院可根据季节指数变化规律,合理统筹安排医疗工作及资源。在住院人次高峰期来临前合理配置床位,适当增加临床科室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住院人次的低谷期,可适当安排医务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科研工作或外出进修,后勤部门可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维修、保养,确保在入院高峰期患者能及时接受优质的诊疗服务[16]。综上所述,利用季节指数法分析医院入院人次规律,根据灰色模型预测结果,医院可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以满足不同季节的精神障碍患者住院需求。
本研究局限性在于数据仅来源于广西省的一家精神专科医院,研究结果不能代表整个广西省精神障碍患者住院人次季节变化规律。未来可考虑通过医疗大数据进行资源整合,分析广西省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及发病规律,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