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19-03-15 02:00罗赛红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隆中对刘备诸葛亮

罗赛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翻译课文;

2.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理解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诵读法、讨论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理解隆中对不仅体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对今天的治国仍有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隆中对的内容,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难点】

1.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刘备三顾茅庐,留下求贤若渴的美名,他是否求得了贤才得偿所愿?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隆中对》,解开这个谜底。板书课题并解题:“对”,对策。

二、温故知新,积累词汇

环节一、PPT出示字词,学生抢答。

躬耕 好为《梁父吟》 莫之许 谓为信然 君谓计将安出 欲信大义于天下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 度德量力 遂用猖獗 然志犹未已 箪食壶浆

环节二、展示词语学习成果。

1.一词多义(由PPT出示的词语进行同课勾连整理)

谓 (认为) 谓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谓为信然 (诚信)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用 (因此) 遂用猖蹶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2.词性活用

箪:用箪 名词作状语 壶: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3.通假字

信: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张 已:自董卓已来 通“以”

古今异义

猖獗:(古)失敗 (今)凶狠而放肆 用武之国:(古)地方 (今)国家

利尽南海:(古)物资 (今)利益

三、诵读文段,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

1.刘备的政治目标是什么?

2.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学生1、2回答原文句子,并口译之。

教师明确: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策略最终实现成霸业、兴汉室的政治目标。

四、合作研讨,理解隆中对,明确对策的依据

方式:品读隆中对的关键词: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是不同的,请用关键词填空,思考这些词语用得是否准确?分组学习,从课文中找依据,品评分析,理解对策的精准性。

1.填空

荆、益:跨有,保其岩阻 诸戎、夷越:和、抚

孙权:结好 曹操:不可与争锋

2.分组研讨和展示,依据原文评析对策的精准性

A.学生3读相关句子,谈对“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体会

教师明确:“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荆州、益州的地理优势,作者用“跨有,保其岩阻”是很准确的。学生4读此部分文字;生5点评之,明确“荆州部分”朗读的重音为动词和方位词方位词,突出其地理优势。生6评“益州”部分,讨论明确“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是击中刘备心思的关键。

B.学生7读相关句子,谈对“外结好孙权”的体会。教师明确略。

C.教师追问:“天下有变……出于秦川”,这是针对谁提出的策略,为什么要强调“天下有变”这个前提?

学生8、9讨论,教师明确:不可与曹操争锋是主要原因:战胜了袁绍,有雄厚的军事实力,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是北方实力最强大的人,也是刘备兴复汉室的头号敌人,所以只能等待时机。

五、小结课堂,拓展延伸

1.诸葛亮或隆中对为什么得到了刘备的高度评价?

生10:诸葛亮未出茅庐而能纵览时局,推知各派未来的发展,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生11:他能准确把握刘备的心思,着眼刘备的实际,分清敌友,并依据不同对象制订策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教师小结:隆中对策,是诸葛亮针对刘备的提问做出的精准回答。他既纵论了天下错综复杂的形势,又分论了各派未来的发展,为他分清了敌友;既着眼于刘备的实际,又制订了建国立业的策略,从而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这对于当时想干大事却连遭失败、苦于没有人辅佐的刘备来说真可谓如鱼得水,得到他的高度赞赏是十分自然的。

2.“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请谈谈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生13:诸葛亮的对策里有民本思想,提出体恤百姓,这是难能可贵的

生14:他懂得重视人才,懂得人和人谋的能量,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生15:他的民族团结思想和革新政治思想,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教师小结:隆中对策不仅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他先进的人才观和革新政治的思想也对今天的治国有着借鉴意义,可见诸葛亮的确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六、齐读课文,再现英雄风采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俗语或歇后语;

2.读《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思考:阅读材料与课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哪些异同?

八、板书设计(略)

猜你喜欢
隆中对刘备诸葛亮
读懂刘备
掌握类文阅读方法 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类比阅读为例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刘备与徐州
诸葛亮喂鸡求学
隆中对
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窑洞对》——“全国代表”考察延安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刘备的爱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