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溏心鸡蛋的物理实验探究

2019-03-15 02:00马丽雅张著军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热传导变性蛋白质

马丽雅 张著军

摘 要:分析了烹煮一個完整的溏心鸡蛋的物理相关过程和因素,设计了完整的实验,通过实测数据和分析,与现有的理论公式得出的理论值进行对比和讨论,利用实验结果,从物理的角度提出更科学的烹煮溏心鸡蛋的方法。

关键词:热传导;蛋白质;变性;密度;短径

一、煮鸡蛋的物理过程和理论分析

鸡蛋是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物,大家都知道,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煮鸡蛋的营养价值。鸡蛋的煮制是需要一些学问的。鸡蛋烹煮时间过短,蛋白蛋黄尚未凝固,蛋清里的抗酶蛋白和抗生素蛋白对人类有害,沙门氏菌也没有被彻底消灭;烹煮时间过长,不但蛋白蛋黄凝固密度过高,导致难以下咽和消化,鸡蛋中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分解出的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也会形成对人体不利的化学成分。如何才能控制好煮鸡蛋的时间,既能杀灭有害细菌,又能口感营养极好,煮出完整的容易剥出的爽滑可口的溏心鸡蛋,本研究将借助已有的理论推导来设计实验,利用实测数据来探究相关物理因素。

物理学角度看,生的带壳鸡蛋进入沸水后,会产生从外壳到蛋黄的热流传导,随着温度上升,复杂的有机分子分裂为片段,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即蛋白质变性过程;蛋黄和蛋清的蛋白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起始变性温度也有差异,蛋清中的蛋白质变性是从60°C左右开始,而蛋黄的变性从63°C左右开始。当然,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因素也不只是温度,鸡蛋的成分、品种、蛋内盐分、新鲜程度等都会有影响,但是本研究中,近似只考虑温度因素。

煮鸡蛋时,经常会出现蛋壳破裂蛋液溢出,不但不美观,也导致营养流失。蛋壳破裂的物理本质是,蛋清、蛋黄在加热时体积会膨胀,液体膨胀率大于外壳固体的膨胀率,所以当内部液体体积大于蛋壳体积,压力足够大,超出蛋壳的承受力时,蛋壳就会破裂;为了让鸡蛋不破裂,必须让鸡蛋内部的液态蛋白质尽快变性凝固,体积就会缩小,鸡蛋快速加热,内部的相对外层的蛋清会迅速受热体积膨胀,但是相对内层的蛋清、蛋黄尚未受热膨胀,所以总的膨胀量比较小,蛋壳受热膨胀量和鸡蛋内部气室的容量加起来还能承受,鸡蛋就不会胀破,此时继续加热,内部的液态蛋清就会开始凝固变性,体积就会缩小,即使内层的蛋清、蛋黄受热膨胀,也不会导致总的膨胀量超过鸡蛋外壳的承受力,保证了鸡蛋的完整不破裂。从这个物理分析可以得出,要想煮鸡蛋不破裂,就是让冰箱里的鸡蛋直接加入沸水而不是冷水下锅,同时沸水沸腾的程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鸡蛋在沸水里受到湍流气泡的作用,互相碰撞或者与锅壁碰撞导致破裂;为了进一步防止鸡蛋与锅底碰撞导致破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鸡蛋浮在水的上层,由于新鲜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略高,所以为了让鸡蛋上浮,可以在水里增加一两勺食盐以增加水的密度;如此几个措施,就可以防止鸡蛋破裂了。这些是煮出溏心鸡蛋的基本条件[1]。

其中,d是鸡蛋的最短径(mm),TWater是煮蛋环境气压下水的沸点(°C),TO是鸡蛋的初始温度,Tyolk是蛋黄开始变性时的温度(°C)。煮蛋的方式是:水沸腾之后加入鸡蛋,严格控制煮沸后的时间,精确到秒,然后迅速捞出放在室温中自然冷却,理论上可以煮出爽嫩可口的溏心鸡蛋。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公式,本研究设计了实验,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1.实验器材和测试设备

在超市购买不同的大小、品种、规格的鸡蛋10枚,1500W电炉,不锈钢小锅,食用盐,工业高精度针式温度计,红外遥测温度计,秒表,游标卡尺,大气压计,高精度电子秤,如下图。

2.实验步骤和测量数据

第一步,读取大气压数值,不锈钢锅中加入4.0kg纯净水同时加入50.0g食盐,搅拌均匀后,放置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五次测量沸水的温度(°C)取平均值作为TWater的值,如表1所示;

第二步,测量每个测试样品鸡蛋的短径、质量、初始温度,带入Peter Barham推导的公式(1)计算出每个鸡蛋煮成溏心蛋的理论时间值,所得数据如表2所示:

第三步,将样品1鸡蛋小心插入工业用针式温度计直至蛋黄中心处,轻轻放入沸水中,同时秒表计时开始,持续观测蛋黄中心的温度变化。由于蛋白质变性是一个渐变过程,很难找到一个严格的临界值,为了统一实验数据的标准,本次实验中采用计时方式是当蛋黄中心温度达到63°C后,认为鸡蛋刚刚达到了溏心蛋的标准,此时停止计时,记录下时间,捞出鸡蛋放置在室温的大盆清水里冷却,打开鸡蛋,观察蛋清、蛋黄凝固的情况。

三、实验数据分析

从曲线图可以看出,鸡蛋短径比较小(约<35.0mm)的时候,实际煮蛋所需时间比理论值偏小,从物理的角度考虑,是由于鸡蛋整体质量体积比较小,在沸水中被湍流气泡影响旋转和无规则运动比较多,导致热传导速度更快,所以煮熟需要的时间相对更少一些;在鸡蛋短径约35.0mm~45.0mm之间,实测值和理论值符合得比较好;但是本实验样品数据中,最大的鸡蛋短径50.40mm,煮熟所需时间与理论值有比较大的偏差。根据实验发现,该鸡蛋是一个双黄鸡蛋,鸡蛋本身质量体积比较大,在沸水中移动旋转运动现象比较弱,导热相对也比较慢,两个蛋黄要变性需要更多的热量和时间。

通过本次实验测量,本文引用的理论公式和煮鸡蛋实际所需时间吻合得是比较好的,毕竟,饮食烹饪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很多,每个鸡蛋的蛋白质性质、蛋壳属性等,不能严格控制各种变量,理论公式在推导过程中也是做了大量的简化,这是导致偏差的主要原因。

四、实验结论

煮鸡蛋虽然是生活里常见的,搞清楚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以此为指导,可以很简单地通过控制时间和煮蛋方式,就能科学地煮出我们喜欢的、完整的老嫩适中的溏心蛋。根据本文的分析,将煮鸡蛋的水加入一定的食盐,煮沸后小火维持沸腾状态,然后直接加入冰箱里的鸡蛋,根据理论计算出的时间,时间一到,就把鸡蛋捞出放入室温的清水里,这样的方式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俄]Andrey Varlamov,等.奇妙的物理学[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8:118-124.

[2]Peter Barham. The science of cooking[M]. New York: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Lightning Source UK Ltd,2001:45-48.

猜你喜欢
热传导变性蛋白质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蛋白质自由
一类三维逆时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求解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征兵“惊艳”
热传导方程解的部分Schauder估计
一类非线性反向热传导问题的Fourier正则化方法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一类热传导分布参数系统的边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