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坤
摘要:舞蹈动作包含四个基本元素,分别是动态、节奏、动率和力度。动态是指动作姿态,如静止的姿态、流动的姿态等;节奏是指动作在单位时间内的频率,即动作的快和慢;动率是指动作的空间走向和轻重缓急;力度则是指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感。作为舞蹈动作的基本构成,经过设计和组合之后,就可以初步表现出舞蹈动作的风格,这些元素经过加工、变化和重构之后,形成舞蹈的核心动作。
关键词:舞蹈;语言;运用
掌握了舞蹈语言的构成和作用之后,舞蹈创作者便可以根据舞蹈的題材和内容需要去设计最为切题的动作。比如可以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个动作进行艺术加工,可以对动物、植物的典型姿态进行模仿等,力求使舞蹈动作设计能够在最基础的层次中体现出舞蹈的风格。
一、舞蹈语句的运用方法
舞蹈语句是根据创作目的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形式,将若干个舞蹈动作组合在一起的过程。相对于舞蹈动作来说,舞蹈语句并不是对其简单的叠加,而是在组合的过程中,使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并直接表现出整个舞蹈作品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所以说,舞蹈语句对舞蹈动作也有着一定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舞蹈动作形象要鲜明、完整和独立;其次是舞蹈动作之间的连接要顺畅,并体现出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艺术变化,初步体现出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最后是舞蹈动作的编排要体现出作品的艺术特色,不是对某些组合的生搬硬套。比如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舞蹈作品《海浪》,其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就在于独创了用手臂模仿海燕飞翔和用身体翻滚模仿海浪的舞蹈语句,用典型化的舞蹈语句展现出了整个作品的内容和精神。
舞蹈段落作为舞蹈动作和舞蹈语句的集合,已经可以称之为独立的舞蹈作品。其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整个舞蹈作品中的一个章节,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和意境。而且每一个舞蹈段落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作用的合力,才能共同实现整个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等艺术功能。在不同类型的舞蹈中,舞蹈段落有着不同的运用,在创作者的统筹规划和对舞蹈语言的深刻理解下,舞蹈段落被排列得井然有序,在获得最佳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彰显出了创作者对题材的认识和舞蹈语言的把握能力。
二、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
舞蹈人物形象是指整个舞蹈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主人公。这种塑造是多方面的,其包含性格、气质、情感、习惯、精神等多个方面。运用舞蹈语言进行人物形象塑造,通常包含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在表现作品矛盾冲突时,可以利用舞蹈语言集中体现出人物的特征;第二种是在不具有故事情节的舞蹈中直接使用舞蹈语言进行刻画;第三种是舞蹈作品要对一些事件发展或群体人物做出概括时,使用舞蹈语言作为这种概括;第四种则是在一些风格鲜明的作品中,如军旅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等,使用典型的舞蹈语言来体现出这种风格。作为一个优秀的创作者,总是能使用最合适的舞蹈语言将人物的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在中国古典舞《秦俑魂》中,因为舞蹈形象是以秦俑的面貌出现的,所以不能将其按照人的状态去表现。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匠心独运,对木偶戏中的动作进行了大量借鉴,秦俑的一举一动都刚劲有力、棱角分明,充分体现出了当时秦兵的强大和勇猛,而且这种舞蹈语言的选择是符合人们内心期待的,因为当时是冷兵器时代,似乎只有这样的舞蹈语言选择才最符合当时的人物形象。
三、舞蹈人物情感的表达
舞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门抒情的艺术,古语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相对于朗诵和音乐等艺术门类来说,舞蹈是最具有情感张力的,没有了情感元素,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了。编创者根据题材的表现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舞蹈语言,使事件或人物得到全面的展现,这个展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情感抒发的过程,通过人物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并最终获得和观众的共鸣。具体来说,舞蹈表现人物情感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抒胸臆,即直接抒发出自己的感受;第二种是间接抒发,比如可以借助于动物或植物的形态特征等将其拟人化,从而抒发出情感,如《荷花赋》中,荷花历来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和“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形态,作品中的人物经常把自己比作荷花,就证明了其有着荷花一样的精神追求,从而间接抒发了情感;第三种是在事物发展中抒情,如现代舞《唉,无奈》中,妻子对晚归的丈夫心存怀疑,想要通过他的公文包一探究竟,于是在灯光和道具的配合下,女主角做出了“拉、扯、扔”等经过艺术加工后的舞蹈动作,在故事发展中,将女主角那种猜疑、惊慌和失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任何一门艺术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组成方式,舞蹈艺术正是依托于舞蹈语言而存在的。对这些舞蹈语言有深刻了解和认知,继而充分把握它们,是舞蹈创作和表演的基础所在,这样才能让各种艺术功能得到全面展现。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舞蹈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其语言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舞美、服饰等,都在舞蹈艺术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新的舞蹈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