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中的污文化现象

2019-03-15 06:33李奕雅刘泱李璐陈歆笛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奕雅 刘泱 李璐 陈歆笛

摘要:“污文化”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吸引了众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针对“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现象,探讨其传播的原因。同时将结合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大学生对“污文化”的认知研究其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性别、地域等不同维度来研究影响大学生传播污信息的因素。最终通过研究发现,“污文化”在大学生眼里并不是“低俗”的代名词,其传播行为背后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污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认知与行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应用,网络亚文化获得为其提供成长的丰沃“土壤”,并通过传播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加入,极大的激发了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造力,迎来了丰富多元的青年网络亚文化态势。所谓亚文化,又名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是指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接受范围相对局部的文化现象[1]。相关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亚文化非常规,不重要;反叛,需要被抑制。然而事实上,青年亚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诸多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2]。”这说明青年反叛性已经弱化,更多的表现为狂欢、青春的状态相对于传统的抵制和反抗。随着网络新媒介的进步,以及emoji和网络段子的出现,网友通过对两性内容的隐喻和暗示,在网络环境中孕育出另一种网络亚文化——“污文化”。

二、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污文化”的定义及其研究现状

“污文化”与色情文化不同,它并非显而易见、明目张胆地污言秽语的信息传播,而是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含弦外之音并暗含引发人们关于两性的遐想的暗示[3]。本文在综合多篇文献描述以后,认为“污文化”不同于脏、淫,是大众通过网络载体,借助偏离语言的手段,涉及两性内容的语言,从而达到隐晦地表达意见、社交互动等目的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

“污文化”也是一种圈层文化,污传播形态是年轻群体圈子的话语特征,由于青年亚文化集中代表着青年群体“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创造性表达自我的文化实践”,因此,青年亚文化深层次的存在理由是青年群体渴望、要求表现自我的一种正常输出,一味抑制会造成合理需求无处表达,进而引发对成人文化更猛烈的反叛和颠覆,走向反文化[4]。

关于“污文化”的盛行的原因、传播的影响的讨论一直不断,我们下载了近一百余相关的文章,认真研读了四十余篇。发现许多学者呼吁要遏制“‘污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认为媒体应当警惕“污文化”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文章主要的态度是认为“污文化”带有自我贬损感,是网络文化的一种退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更为突出。但文献中对于大学生群体为何使用污信息的研究较少,当代大学生对于“污文化”态度的直观调查数据过少,且理论依据较少,多数是基于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的数据而进行的分析。在这个报告中,明确指出有84.9%的受访者认为“污文化”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研究目的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知识群体,是网络文化中的主要受众,他们热衷于新鲜事物,不受束缚,对待“污文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群体使用“污文化”的现象,研究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行为的因素,并得出结果。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概述

本次研究以量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数据分析法等技术从“污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现象、“污文化”的使用倾向、对“污文化”的认知等角度来研究大学生传播“污文化”是否受认知程度的影响。通过对24位来自不同区域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我们设计一份较为科学、完整的问卷,于2018年2月-3月,通过问卷星在网络上如微信、QQ、微博各大社交媒体、针对主要高校地区(华东、华南、华北、中部等)的大学生,发放32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3份。

为了验证问卷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SPSS23.0对问卷除人口统计变量外的20个测项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3.1、表3.2所示。表中显示Cronbach'sAlpha>0.853,问卷信度较高。KMO>0.878,问卷的效度较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测项和结果可靠且有效。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制定了20个影响因子调查题,以及11个受访者基本信息题。问卷采用5级Likert量表,“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其中8-13题,因为题干是反向设置,所以选择结果代表的数值也进行反向调整。

(二)理论模型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机制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认知可以产生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我们创建以下“污文化”传播的理论模型:(见表3.3)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情绪ABC理论”的框架基础上,我们认为对“污文化”的认知在“污文化”与行为之间扮演者中介和协调的作用。认知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在“污文化”方面,我们发现影响认知形成的因素有三个层面,同时产生的行为也呈现出两个类别。

四、提出假設及数据分析

(一)提出假设

通过访谈与问卷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是否使用“污文化”受其对“污文化”的认知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区域、性别、生活水平等人口统计变量因素也可能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并通过数据分析论证假设是否成立:

H1大学生对“污文化”的认知会影响其是否使用“污文化”

H1(1)大学生认知“污文化”传播能够改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会增加“污文化”使用的行为倾向

H1(2)大学生认知“污文化”传播能够改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会影响“污文化”的主动性

H1(3)大学生认知“污文化”能影响社会文化意义,会影响“污文化”的行为倾向

H1(4)大学生认知“污文化”能影响社会文化意义,会降低“污文化”使用的主

H1(5)大学生能识别“污文化”的符号的明示意义,会影响其是否会主动使用“污文化”

H1(6)大学生能识别“污文化”的符号的明示意义,会影响“污文化”的行为倾向

H1(7)大學生对“污文化”传播的认知,会影响其在同性交流中“污文化”的使用

H2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学校区域、家庭区域、消费水平)对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认知、行为有影响

(二)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本次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共计136人次,是总人数的46.42%,女性受访者共计157人次,是总人数的53.58%;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大学区域上来说,大学主要集中在省会里,这与中国教育区域集中方向比较一致。大学层次方面,本科生占绝大多数,占比87.38%,而一般重点本科的大学更是超过一半,接受调查的消费者超过95.2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

综上来看,本次调查的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变量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有助于研究结论的得出。

2.主成分抽取

本研究中,我们通过SPSS的主成分抽取功能,对20个测项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取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经过公因子方差,问题调整,使认知层面的成分解释累计度达到76.672%,如表4.1所示。因此将认知层面分为三个成分。

行为层面的成分解释累计度达到71.255%。如表4.2所示。因此将行为层面提取为两个成分。

通过主成分抽取后,最终得出认知层面有三个成分,定为自变量;行为方面有两个成分,定为因变量,同时对每个成分进行命名,如(见表4.3):

根据理论,研究了解到认知明显分为三个方面,其中,Q2、Q3探讨的是关于“污文化”的信息属性的认知问题,根据《传播学教程》,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其中又有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的区别。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5],因此将其命名为“符号的明示意义”。Q4-Q7则探讨的是大学生认知到“污文化”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将其命名为“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Q8、Q9探讨的则是大学生是否认知到“污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容易将“污文化”与不道德影响联系,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文化意义”。

Q10-Q13探讨的是在行为层面上,大学生是否会主动使用,因此将其命名为“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Q14、Q15、Q17-Q20探讨的则是在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中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倾向,因此命名为“使用‘污文化的行为倾向”。

3.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用来研究考察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

本研究使用SPSS中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污文化”的认知层面与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行为倾向这5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4.4)

由图表可知,“污文化”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与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行为倾向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9,显著性0.00<0.01,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假设H1(1)成立,即大学生认知“污文化”传播能够改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会增加“污文化”使用的行为倾向。

这主要源于大学生认同“污文化”对于沟通的积极作用,那么他对“污文化”使用的范围将更为广泛,在社交类APP的情景下对“污文化”的使用更为频繁。尤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是否使用“污文化”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表现在与同龄人、同性之间的交流之间,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污文化”有自己的标准。(见表4.5)

由图表可知,“污文化”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84,显著性0.00<0.01,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假设H1(4)成立。即对“污文化”有着积极认知的大学生倾向于主动使用并传播“污文化”,而消极认知的大学生则会主动删除或屏蔽“污文化”,这主要由于在行为的主动性上,受大学生本身的道德准则约束,他们会有目的、有选择的去使用“污文化”。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污文化”认知与行为主动性的相对一致性。

另外我们发现,假设H1(2)、H1(3)、H1(5)、H1(6)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显著性均小于0.01,这说明在上述假设中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例如“污文化”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与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之间的显著性0.797>0.01。说明假设H1(2)、H1(3)、H1(5)、H1(6)均不成立。

4.情境探究

为了进一步探讨“污文化”行为背后的深度差异,我们发现在遇到与不同性别的人沟通的情境下,大学生的认知、行为会与该情境有一定的相关性。(见表4.6)

由上述图表可知,对“污文化”的传播不同层面的认知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在同性中使用“污文化”的行为。显著性0.000<0.01,说明两者有明显关系,且呈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社会文化意义、符号的明示意义的认知,与大学生是否在同性中使用污信息并无明显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假设H1(7)部分成立。说明大学生认同“污文化”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时,更倾向于同性使用污信息。这可能是由于同性之间使用污信息时并不会包含性暗示,而更多代表一种有趣的表达方式,与本次研究的理论模型相符,即人们的认知会直接导致行为的产生,但其中还有社会环境、行为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5.独立样本T检验

一些外部因素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对“污文化”的传播,我们的测项涉及了年龄、性别、家庭区域、学校区域、消费水平等,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总体之间的均值差别。最终发现,性别和学校区域影响着大学生对“污文化”的传播。

(1)性别(见表4.7)

数据显示,Sig(双侧)<0.05,说明性别是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因素之一。女生可能受传统因素、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污文化”的接受度较低于男性。在访谈中,极个别不使用、排斥这种文化的访谈者,都是女性。因此我们推测男生对于传播“污文化”的态度、行为较女生更为积极。

(2)学校区域(见表4.8)

数据显示,Sig(双侧)<0.05,说明不同学校地域使大学生对“污文化”本身对社会的影响、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上有差异。可能是由于一线大城市的开放程度高,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接触网络媒体的频率较高,对“污文化”的包容程度更高。

但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家庭区域、消费水平等因素并不会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受教育水平高,对于外来信息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作为年轻群体,已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交流体系。综上,说明假设H2部分成立。

6.研究总结

在相关分析中,对论文研究的自变量和测量的三个维度的因变量进行相关比对。在独立样本检验中,将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学校区域、消费水平、家庭区域与认知、行为两个层面五个维度的变量进行检验。得出的检验结果如表4.9:

五、结论

本次调查在基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研究下,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大学生对“污文化”的认知导致行为的产生。其中,社交效用成为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主要认知,包括活跃气氛、完善表达、拉近距离、寻求归属感、从众跟风、渴望认同等。正是这种对“污文化”能够促进聊天信息的趣味性效用评价,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一种“自动化思考”促进“自动化行为”的机制下产生分享的行为,从而增加社交过程的舒适度和亲密度,提高社交的成功率。

(2)“污文化”的本身特质是“污文化”的何以盛行的客觀原因。互联网时代下的有关女权主义和性解放的思想西方思潮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讨论。碎片式的生活模式下,社交媒体的图文交流代替面对面的口语沟通,加之各类网综和网剧的热播都为“污文化”营造了一个宽松成长氛围。除了“有趣”,“污文化”另一个特质是“有文化”。作为“污文化”传播的主体,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又处于追求个性,表达自由的心理阶段,才能真正创造出污而不“淫”、污而有“趣”的专属于青年群体的表达方式。

(3)“污文化”我们应当将其当做新生代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来看待,不一定要上升到道德范畴。大学生处于成长的过渡期,总是这样显得这样矛盾重重,既追求个性、反叛、与众不同,又渴望群体归属感。他们喜欢用污的趣味表达方式找到同一年龄层的共同属性,从而让个体易于被集体接受。就像是80后的非主流、00后的明星养成,“污文化”是一种专属于90后新生代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看待“污文化”不能单纯从道德的制高点出发,一味否定“污文化”低俗没内涵,而应该更多的考虑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青年群体的在迷茫中的自我体现和自我表达。

(4)不可否认超过一定程度则会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因此大学生要对社会文化建设负责。“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盛行是网络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年轻人宣泄压力、获取乐趣的一种方式,同时代表着男女平等、社会开放。作为网络亚文化,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污文化”还是需要把握好尺度,为此,我们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分级传播,即“污文化”的传播应当考虑对未成年受众的影响,始于成年人而止于成年人;二是分类管理,真正明确区分污、色情信息的界限,让大学生明白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保持网络正能量的环境。毕竟,污之有度才是“污文化”的真正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徐铭瞳.基于网络媒介的亚文化传播及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5(14):13-14.

[2]王钰.浅析互联网“污文化”的传播与对策[J].采写编传播研究.2016(6):44-46.

[3]陈龙.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5(2):19-24.

[4]孙黎.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9):20-23.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网络传播中的“污文化”现象——基于传播动机的研究"(2017NFUSP RATP195)

指导老师:罗峻峰,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老师。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