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文化涵义的多角度解读

2019-03-15 21:04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符号语言文化

陈 德

(延安大学 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一、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中,人们通常对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比较重视,以为只要学会了语法的使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就可以阅读英语文章或与外国人交流。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英语越是流畅,带来的麻烦就会越多。因为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因为你正确的语法和漂亮的语音就能被对方所理解,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很大的误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他国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在与英语国家的陌生人首次聊天时,最为忌讳的话题是不要谈及他们个人的隐私问题,例如,婚姻、收入、年龄、疾病等等,但是却可以和他们谈论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公共话题,甚至还可以对他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番品头论足。因此,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一定要加大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学习。

那么,什么是文化?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们问这个问题,可是没有几个人能一时回答上来,大家似乎心里明白文化是怎么回事,可就是不知该如何解释。首先,得看看“文化”在中文和英文里是怎么用的。在中国人的日常口语中,经常出现一些类似“文化人”“没文化”“有文化”“补习文化”等说法。而“文化”一词在英语里就不能这样使用了。英语的文化“culture”一词显然与中文里的“文化”在用法上有很大区别,所指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比如,“他没文化”这句话,在汉语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他是文盲,不识字或不会写字;二是指他不懂礼貌,很粗鲁,没教养。在英语里,这两个句子的意义完全和“culture”这个词不搭边。第一个没文化,英文翻译是“He is illiterate.”第二个没文化,英语是“He is impolite or rude.”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文化”一词的使用在两种语言里没有对等的词语。如果不细究其内涵,一定会在跨文化交际上产生误解。

二、中西方对文化的不同诠释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文化的概念“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古人对文化的概念的这种东西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明清。” (程裕祯)可见,在中国人眼里,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

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 它意指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是包涵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程裕祯)。

脱离了对东西方地理、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认识谈文化,显然很难说清。其实,就不同学科而言,许多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从其学科的角度,对文化也有各自的理解和认识。比如,人类学、哲学、符号学、文化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就对文化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或定义。从现在了解的文献来说,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上百种,对不研究文化的人来说,可谓眼花缭乱,难以确定哪一种定义更加准确或者更具有权威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众多定义中,以人类发展的角度及各个民族发展的共性与特性方面,梳理出相对清晰的头绪。由于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研究时间长,并且更加系统,所以对文化的定义主要来自西方学者。

一般来说,文化是指某一个地区或民族所拥有的一种特性。不同的地区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有不同的看法或解释。比如,在英美国家,对女人的美丽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身材纤细,而在非洲一些国家则正好相反,女人越富态越美丽。两个地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标准差别,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关。按照传统的观点,“文化”是个地域差异(特别是国别差异)的概念,具有稳定性和同质性(homogeneity)。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下,“文化”这一范畴往往与以下概念相联系:身份标志、差别、权力、话语、对话,无分界性(unboundedness)、不稳定性(instability)、混杂性(hybrid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多元性(plurality)等(顾嘉祖,王斌华 2005:143)。

但是,不同的学科对文化的诠释也有所不同。符号学家认为,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一切的语言符号。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在《结构人类学》一书中指出,文化的每个系统,即亲属、食物、政治的意识形态、婚姻仪式、烹饪等等都是整个文化的部分表现,而整个文化最终将被看作是一种巨型语言。由此可见,文化包含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符号,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特色与光芒。美国符号学家迪利在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斯特劳斯的理论,把文化视为“后语言结构”,这种结构包括了绘画、建筑、民俗、文学、仪式、电影、其他等等(Deely, J & B. Williams, F. Kruse(ed). 1986)。在美国,由于85%的人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在每个城市的大街上,教堂建筑比比皆是,由于教派的不同,教堂的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从如此之多的教堂,就可以看出宗教在这个国家所占的重要地位。在中国,信奉宗教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在一个城市,很难看到教堂,即使有,也常常处于偏街小巷,很难找到。美国的星期日,大街上是看不到多少行人的,大部分商城歇业,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人们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而在中国,此时正是逛街、采购、娱乐的黄金时刻。当人们对一件事物发出感叹时,你会听到美国人最常说的是“God”, 而中国人则是“老天爷”,因为美国人信仰上帝,而中国人推崇“天”,所以中国人经常说“老天保佑”等之类的话。由此可见,语言的使用与其存在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是中西方语言学家长期探讨的话题,其中的话题之一就是,文化包含了语言,还是语言就是文化。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文化也是一种语言。语言与文化都是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同样,文化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是比语言更大、包括语言在内的符号系统。德国哲学家卡西尔(1874-1945)认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世界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顾嘉祖、詹朋朋说,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个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 2005:124)。林纪诚确切地说,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不同的民族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2005:77-78)。

以上中西方学者对文化与语言的论述比较抽象,理解上有些难度。笔者举一个简单的语言例子来加深理解和说明。大家都知道,英美人的价值观之一是推崇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里,可以理解为自私,只为自己着想。因此,有的学者把这个词翻译为“个体主义”,笔者以为,翻译成“个人主义”还是更为贴切些,虽然中国文化里“个人主义”带有贬义。中国人强调的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在西方文化里,个人的地位是第一的,例如,在英语的地址书写上,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第一位,而中文则将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位置。类似这样的例子在英语里俯首皆是,不足为道。有的学者认为,文化与语言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只不过语言可以放在首位。中国学者吴国华教授则认为应将“语言的、心理的、社会的、哲学的等因素一起来研究”,把语言作为第一符号系统,把民族的宗教信仰、审美、价值观念等语言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为第二符号系统。

四、文化的隐形与显性表现

既然文化是指社会中的一切,我们不妨把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另一类是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但是却需要仔细品味和思考的东西。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霍尔在同一书里还指出:“文化所隐藏之物大大甚于所揭示。奇特的是,它能隐藏的东西最难为其自身的参与者所识破。” 顾嘉祖教授认为,公开的文化层主要指已暴露的物质文化,包括服装、道路、建筑、饮食、家具、交通工具、通讯手段、街道、村庄等。公开的文化界定标准是指一切可以用人的肉眼看得见、一目了然的东西。隐藏文化主要指软文化,即精神文化,包括藏得很深的软文化及隐蔽在物质文化中埋藏得相对较浅的软文化两种。隐蔽文化层中的主要埋藏物是观念,而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任何别的观念都是随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价值观念可以主宰人权观、劳动观、婚姻观、发展观、平等观、宗教观、法制观、道德观、个体与群体观等。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食物方面,中国人以谷物为主,英美人以肉类为主,原因是中国社会的起源是农耕社会,英美人则是游牧民族。社会背景不同,文化不同,也就影响着食物的选择。所以,初到英美国家的中国人就很难接受他们的饮食习惯。不过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开启,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出现在中国许多城市,并且占据的商业位置也很显眼。美国文化时刻都在影响着年轻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它可以被定义为:由后天造成的、成为群体成员之间共同具有并被保持下来的行为方式([日]祖父江孝南,1987:37)。 简单地说,人不仅是社会人,而且是文化人。事实上,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文化无所不存,文化无所不在。然而,我们却很难给“文化”下一个科学完整的定义(林纪诚,2005:72)。文化的辐射范围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作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林纪诚 2005:73)。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32-1917)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先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并且将它的含义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制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所以说,文化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既指“神”,也可以指“形”,既是具体的、神秘的,也有真实的一面。掀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展示给我们的都是活灵活现的物质存在,既可以发人深思,也给我们带来令人一震的惊喜。例如,把国家比作一个人来看,文化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神与形,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个人的完美必须是神形兼备。所谓的神就是内在的东西,可以指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是不能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但是却可以感受到其所特有的气质或风度。而形则是其外貌,如肤色、打扮、身高等。这些都是一目了然,无需争辩,国与国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中国人比作A,英美人比作B,A与B的文化差异在隐性方面就是指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显性方面可以指食物取舍、房屋建筑、衣着打扮等方面。而所有这些不同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或其它社会符号表现出来。通过通俗的比喻,文化的定义就变得清晰明了、浅显易懂。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中的一个活跃分子,但是,这并不是说个人就可以代表一个文化,因为任何个人所想、所做、所说、所造的任何东西都只能被当作此人所处的文化中的一个因子而已,文化与其说是个体性的,还不如说是群体性的,为一个群体的成员共享。因此,构成文化的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群体共享和互信学得的所有风俗、观念、人造物品及语言(顾嘉祖,1994)。

五、结语

从中外专家对文化与语言关系的论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它们又都是符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些常用的语句中,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或社会在某个阶段的重点和热点是什么。集各种学科对文化的诠释,我们可以对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解读,即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文化与英美国家文化作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它们的各自特点。只有学好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做到准确无误地进行思想交流。

猜你喜欢
符号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符号,比多少
语言是刀
“+”“-”符号的由来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变符号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