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问题成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短板。 在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完整、深刻地阐述了他的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党和国家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意志和决心,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早在1992 年, 包括霍金在内的1700 位顶级科学家联合署名,发表了一份报告,提示人类警醒和自然界之间的冲突。 2017 年,来自184 个国家的15000 多名科学家签署了一份后续报告。 在这一篇报告中,科学家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说明在过去的25 年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在本世纪,如果不改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人类或许会亲手开启“5.4 亿年来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从国际背景来看,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 在这样的全球生态大格局下,中国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目前生态空间破碎化加剧,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低质量生态系统分布较广, 生物多样性仍呈现出加速下降的总体趋势。 习近平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1]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载体,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中国改革开放40 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不能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 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让老百姓在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还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壮美的山水、多样的物种等美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最普惠的福祉, 这是共产党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自省, 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责任担当。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的环境需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突出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同时,环境污染加剧、能源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追求优美生态环境的限制性因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系统而伟大的工程, 人民能够享受优质生态产品、享有优美生态环境是其中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开始妖魔化中国, 认为中国对生态环境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就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3]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中国正在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觉把中国的命运融入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命运之中, 并始终在用实际行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是一个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
纵观历史和现实,放眼中国和世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问题为切入点,以人民为出发点,以发展为着力点,统筹全局,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 我国学术界把生产力单向度地解释为“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 这种“征服论”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实际上这种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提出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概念,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4]人类的劳动力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而天然的自然力和人类劳动一起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5]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实际上肯定了“自然生产力”在商品使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刻地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 形成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力理念。他指出:“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6]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肯定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实质上就是肯定自然的价值,为我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价值遵循。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终极目标, 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每个人都平等地生活在生态环境之中, 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平等的义务。这里的平等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同时还必须兼顾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 以往狭隘的民生观把自然和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在寻求人的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自然的保护。 近些年来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已经在慢慢赶超传统的幸福因素, 比如人均GDP 水平、经济水平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实际上是对以往狭隘民生观的纠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也日益凸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保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有追求更优越的物质生活、 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的权利。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历史上许多文明的兴衰更替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恩格斯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8]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了整个文明的消亡,类似的惨痛教训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也出现过,曾经被誉为“塞上江南” 的楼兰古国因为生态环境破坏最终湮灭在黄沙之中, 盛极一时的楼兰文明也因此中断。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吸取人类文明史上的惨痛教训,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从人类发展的横向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意割裂其中的任何部分最终都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断裂。习近平总书记以系统的视角统观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 深刻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的土,土的命脉在树。 ”[3]248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山水林田湖草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且用“命脉”把它们与人联系在一起,从生命的角度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系统观从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出发, 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以往的哲学都在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深刻地把握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需要新的理念指导,习近平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然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主体地位归还给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积极保护自然环境。 尊重自然就是要明确自然既不是人类的上帝也不是人类的奴隶。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载体,但人类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自然本身的修复最终只会导致自然界的“报复”。 顺应自然要求人在与自然界相处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自然界是一个包含人类在内的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 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活动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必须要在自然规律的范围内活动。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与自然相处时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保护自然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理念和制度的保障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履的切入点在于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阶段, 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环境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也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从国家治理、社会稳定以及人民幸福的层面,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重点领域、 关键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密切关注,把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作为重点, 把污染防治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民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热切回应以及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魄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有科学理念的支撑, 同时还要有严密的制度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制度的不健全、法治的不完备会使得生态破坏的行为有机可乘, 因此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250制度的严格性不仅表现为制度作用对象的公平性, 同时还表现在对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上。 公平就是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只要其行为有损生态环境、有损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执行力意味着生态文明制度必须落到实处。制度的落实首先要求理念的转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传统的唯GDP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带领我国经济走上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最严密的法治要求尽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凸显, 环境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了人类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规律,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