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转换路径分析

2019-03-15 18:20程秋雨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话语思政

程秋雨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上海200444)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话语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是时代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阵地,必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高校思政话语转换的前提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从社会生产方面来看,供给侧呈现出新的变化,“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内在的上升过程;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需求侧也呈现出新的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也彰显着一种内在的上升过程,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

主要矛盾的变化彰显出人性的光辉,体现出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彰显出人民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必须积极配合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服务于国家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任何政治权力的稳定与合法性的维持都离不开特定意识形态的宣传与维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着力点就在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高校思政话语转换的动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必须紧紧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全力宣传中国梦。第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不仅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推动发展,而且还要解决发展中的充分性和平衡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但是无论是解决平衡性问题还是发展性问题,都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中国梦,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转换要与新时代改革的方向一致。

3.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是高校思政话语转换的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今世界并不安全。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一方面,“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动力源泉。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生态等方面“共同利益”驱使下的产物。另一方面,全球化问题具有复杂性、蔓延性、严重性和普遍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幸免,也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全球联合,共同应对。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作保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必须积极宣传新时代我国的国内外形势,以便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转换的现实要求

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转换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有其深层次的现实需要。当下,高校思政理论课迫切需要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学生认同感不强挑战传统高校思政理论话语的表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大学生的接受程度。目前高校思政话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学生的认同感与思政话语表达之间的矛盾。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也是最为核心的就是传统“独白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是教学中的主体和主角,而学生则是客体和配角,整个教学过程俨然成为教师单方面的演讲,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不能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诉求相适应,教学效果非常有限。根据吴艳博士和陈永明教授2015年对全国十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大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采取讲解式、搞“一言堂”的高达89.6%,认为教师以自己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的达81.6%,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相互讨论的高达90.6%,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或没有与学生交流的达83%,认为教师只按自己的节奏讲课无视学生反应的达66.3%[1]。其次,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取的方式是“以理论讲授理论”,这种教育方式远离学生实际,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说自话”的尴尬现象,甚至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传声筒”。

2.西方意识形态挑战传统高校思政话语的权威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指出,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武力侵略、经济掠夺的过程中“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2]。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中,尤其要注意辨别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略。在高校,很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经济学看成我国的主流经济学[3],面对诸如此类的错误认识,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必须宣传我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建设破坏和冲击。

3.新媒体挑战传统高校思政话语的严肃规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流行语逐渐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话语主体来看,话语体现的是一种权力。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掌握在高校教师手中,虽然学生也有发言权,但这是在教师话语的范畴之内,教师仍然是主导,学生则处于思政理论话语的末端,以一个“接收者”的角色而存在。而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学生的话语权表达空间不断扩大,这无疑削弱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话语的主体地位,无形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构筑了一个更加开放同时也更为复杂的环境。第二,网络流行语大多是一种现实性的表达,通常呈现出一种自由灵活较为随意的特点,而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工具,其语言表述通常都较严肃、规范。相较于严肃规范的传统的高校思政话语,自由个性、随意的网络流行语更能迎合学生的需求,这无疑对传统高校思政话语造成了冲击。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的路径分析

(一)坚持一个前提不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宣传方式,尤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刻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当中。第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冲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国恶意的意识形态渗透;第二,要强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

(二)把握一个时代要求,构建“时代性”话语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真正发挥到实处。第一,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必须积极传扬共产主义理想;第二,要对学生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指引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最后,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三)实现三个维度的转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话语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实现话语教学模式、话语教学方法、话语的形式三个维度的转变。

1.在话语教学方式上,实现由“独白”到“对话”的转变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主体间通过语言对话达到共识的行为。主体间的交往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平等对话、双向沟通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形成主体间和谐共存的局面。而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话语权很大程度掌握在教师手中,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制。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由高校教师的“独白式”教育逐渐转向“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是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方式,课堂的进行由师生共同推进,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良性互动过程。

2.在话语教学模式上,实现由“线下”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转变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记住结论的教育”。因为没有理解,机械记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获取新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记住结论的教育”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是讲授式的,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进行的教育即是一种传统的线下教育。有关数据显示,这种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不超过30%,但通过讨论、交流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50%,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竟可达90%[4]。这就暴露了传统线下教育的弊端。在科技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诞生了线上教育(MOOC),这种依赖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的现实问题,比如学生的自觉性不够,不能自觉抵制网络游戏等等。因此面对二者的不足之处,需要探索出一种集二者优点于一身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制作教学视频的方式实现线下与线上的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话语教学形式上,实现由“理论化”向“生活化”的转变

推动话语形式由“理论化”向“生活化”的方向转变,不是无视思想政治话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政治性,相反是为了更好地促成人们对于这种思政话语的认同感。高校思政话语的面向对象是广大青年学子,从外部环境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自由活泼且具有个性的网络话语相较于相对规范严肃的思政话语来说,前者对于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从高校思政话语形式来说,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高校思政话语通常以一种规范、严肃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因此学生对于这种话语的认同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话语应该在坚持内容政治性的前提下,在形式上朝着多样化、生活化的方向转换。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话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