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丹,朱吉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安徽 芜湖 241002)
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砥砺奋进,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遭受了诸多挫折,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才逐步走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力量。自信心理贯穿报告始终。早在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就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 95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及修改的党章正式把“文化自信”写进去,形成“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2018年3月 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大会议闭幕之际向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信息:没人能够阻碍中国实现中国梦,传递民族复兴信心,充分彰显中国自信。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是从不自信甚至自卑中走出来的。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任人宰割。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千年古老的文明被无情地打碎,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往事不堪回首。我们曾经很不自信。台湾作家柏杨写了《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认为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有很多“脏东西”;有人认为中国汉字难写难认,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国一个人是一条龙,一群人就变成一条虫。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月亮也是外国的圆”。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人怀疑和诋毁中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崇拜西方的民主制度。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在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为了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作“试验田”,“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找到中国崛起之路。然而,改革开放的道路也十分坎坷。改革初期,国内阻力重重,国际发生“苏东巨变”,社会主义遭致前所未有的大挫折。中国发展之路在何方?邓小平同志经过深入的思考,以“南方讲话”为契机,向全党表明了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寻找真理的道路漫长而艰辛。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终于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逐渐强大起来,找到了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成就了今天中国的自信。90多年前,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今天,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救了社会主义。从1949年国家独立,到1978年的徘徊苦闷,到2019年的激越奋进,70年来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格局。
70年艰辛创业,70年砥砺奋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胜利。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曲折,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科技基础、人才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保持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由于建国初期的资料不全,我们仅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成就管中窥豹。
2018年,我国 GDP是900309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比1978年增长243.7倍。人均GDP是64672元,比1978增长168.7倍;财政收入183352亿元,比1978年增长160.4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由1978年的绝对贫困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进出口总额45905.4亿美元,是1978年的222.4倍,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比1978年增长113.3 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比1978年增长108.4倍。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进入了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2018年城乡居民储蓄额163.9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7783倍;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1978年增长300多倍。
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65789万吨,比1978年增长215%。棉花产量610万吨,比1978年增长277%。油料3439万吨,比1978年增长 7.76倍。水产品产量6469万吨,是1978年的14倍。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17万吨,禽蛋产量3128万吨,牛奶产量3075万吨。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比1978年有大幅度增长。肉类、花生、茶叶、谷物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原油、棉花、大豆等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2018年工业产值比美国、日本、德国总和还多。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元,是1978年的6.6倍。工业继续保持全球第一;钢产量110551.7万吨,是1978年的 34.8倍,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装机容量189967万千瓦,增长391.6倍;发电量71117.7亿千瓦小时,增长26.7倍;汽车产量1160.1万辆,增长13.4倍,汽车生产和销售均为全球第一;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大幅增长,产量均居世界前列。[3]
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675亿元,是1978 年的1812倍;铁路营业里程13.1万公里,是1978年的2.62倍,其中高铁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公路总里程485.95万公里,是1978年的5.46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4.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一;实现了市市通铁路、高速公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的目标。数据宽带网覆盖所有乡镇、光纤通信全部通村。全年移动电话达到15.7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112.2部/百人。移动宽带用户13.1亿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3.6%。互联网上网人数7.7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移动通信手机 18亿台,4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已达 98%,4G网络、互联网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40年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1978年到2018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100.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5%提高到48.1%,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2018年高校录取新生791万人,是1978年的19倍。高考录取率由1978年的6.59%增长到2018年 81.13%。从科技实力看,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1991年增长220.5倍。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量子通信、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射电望远镜、C919大飞机、载人深潜、“天鲲号”造岛神器、“墨子”号量子试验卫星、光量子超级计算机、珠港澳大桥顺利贯通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成果涌现。新业态如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网上零售等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而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8年的59.58%,提高了41.7个百分点。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8年的1.7%。社会保障水平极大提高。2018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4184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5239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 134452万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
今天的中国正在实现从“跟跑世界”到“领跑世界”的转变,从贫困国家到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转变。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中国的全球角色,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模仿的榜样。截至 2017年底,中国已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力量大大增强,先进武器井喷式爆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日臻完善,第二艘航母已出海试航,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第四代隐形战机歼 20量产并列装部队,高能激光反导武器、9倍音速风洞、量子通信及计算机、中微子通信及雷达、中段反导等一系列高精尖端武器……这些辉煌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四个自信”的资本,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四个自信”的源泉。
发展造就自信,自信助力发展。自信使人产生力量和信心,再用这种自信影响未来的发展,去创造更新的奇迹。自信可以聚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有足够自信,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一个拥有坚定自信的民族才能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战胜风险、自立自强、攻坚克难,并以此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活力,支撑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有了自信就会不走弯路、少走弯路,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少做争论,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建大业,高举民族复兴大旗,奋勇前行。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有了这份自信,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管用”,才会更加清楚今天的幸福从哪里来、美好的明天该怎样创造,激发出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自信的中国前景无限光明。再过10-12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这已是经济学界的一个共识。我们的近期理想是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期理想分两个阶段,即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过 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
我们需要自信,也需要自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又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中国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复兴之路还很漫长,国际、国内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所以,我们还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四个自信”的教育。“四个自信”是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然而,当前有些人不够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要克服这些消极社会心理,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个自信”的教育,推动“四个自信”在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中入心入脑,促使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达到“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使“四个自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普遍价值共识,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胜的信心。克服徘徊彷徨心理,凝心聚力,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同心协力,政局稳定,减少内耗,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夯实“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必须有物质条件作支撑。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咬定青山不放松。因此,要坚持“四个自信”,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夯实“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利用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努力振兴实体经济。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产业。深入开展“互联网+”制造行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质量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品牌”向“国际品牌”升级,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着力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还很重。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还有许多难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文明水平还需大力提高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发展新体系。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精准扶贫,最终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四,大力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1)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规避“三个陷阱”。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秉承和谐、共享、共建的理念。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积极发展广泛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2)重视外交战略,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全方位搞好外交关系既要积极进取,也不忘韬光养晦,巧妙避开“三大陷阱”。重视周边外交,管控中美关系,用中国智慧巧妙处理重大外交关系,为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3)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能量棒”,也是延续改革开放本质内涵的创新典范。“一带一路”是一盘大棋,是一个影响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大倡议,具有长远而重大的意义。它的成功实施必将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释放巨大的能量。“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的中国方案。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4)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世界历史发展证明,任何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崛起都必然伴随着与其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治理理念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播与认同。一国的国际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也体现在塑造人类文明的政治逻辑和塑造主流国际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上。因此,我们要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理念,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开展积极的文化交流,交更多的朋友。掌握更多的国际发言权。在价值观方面占领道德制高点,发挥文化思想引领作用,积极提升中国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