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23300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薄弱环节在农村。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缺乏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使得他们在教育起点教育资源上无法达到公平,以至于影响他们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欲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育精准扶贫则势在必行。然而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论文拟对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意义、存在问题以及优化对策进行梳理,旨在分析当前义务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义务教育精准扶贫概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定义,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梳理可以将定义归纳为以下几种:
赵红霞、谢红荣认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是指通过整合区域间教育资源、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使得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1]。赵亚文将其定义为,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通过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以此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造血能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教育扶贫方式[2]。
葛剑雄认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是指通过补 “乡村弱、城市挤、教师缺”的短板,让学生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的义务性质的一种扶贫方式[3]。
刘军豪等提出教育扶贫的双重属性:首先是“扶教育之贫”,即教育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主要阵地和关键领域,其把教育作为扶贫的目标、任务、内容或领域;其次是“依靠教育扶贫”,即教育也是实施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其将教育作为扶贫的手段、工具、途径或方式。两者的关系可概括为:通过扶教育之贫以实现依靠教育来扶贫[4]。
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师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杨海平认为,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均衡,并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有助于全面促进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推动经济的进步和提升;三是有助于实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5]孙亚永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有四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二,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是满足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其三,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之策;其四,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措施[6]。
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赵力遥提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办学条件艰难,教育设施设备不足,生均公用费用严重不足;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均衡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拉大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三是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四是农村教师队伍存在流失严重,素质偏低,教师待遇和生活质量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五是学生在寄宿制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存在一定困难[7]。除此之外,符依[8]和杨海平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角度,提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不准确;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未能达到规定要求等三个方面的问题[9]。
陈立鹏等认为,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例如:教育扶贫经费普遍不足;师资力量和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结构不合理;教育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双语教育发展存在双语教师严重不足和学生学习双语的课业负担重等问题[10]。
娄淑芳等认为,城市中心倾向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资金短缺、政府不重视、执行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11]。桂橙林等通过对隆德县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为期10 天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表现在:学生方面:学生上学路途遥远、饮食不规律,面临学习和心理的双重困境; 家庭方面:多数父母外出打工,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方面:教师的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同时还有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社会政策方面:“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12]。吕子燕等通过数据搜集、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黑龙江省贫困县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义务教育发展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如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课程开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13]。
有些学者通过对义务教育与均衡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陈茂续以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指出精准扶贫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二是学校布局调整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教育基建、学校设备等教育设施落后;四是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五是困难群体就学条件有待改善;六是学校管理比较粗放[14]。刘秀岩等认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布局存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学校学生减少,生源匮乏,教学点分散,基础设施陈旧,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学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15]。
在教育精准扶贫研究中,赵红霞等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精准扶贫”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农村学生贫困程度较深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区域间教育经费投资失衡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贫困群体自身受教育意识薄弱增加了精准帮扶难度;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增加了精准管理难度[16]。潘晓娜认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即学校分布不合理 、缺乏优秀师资、经费投入失衡、受教育意识薄弱、政策执行乏力[17]。高悦竹认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理论准备不足,认识不到位;实践重“输血”,轻“造血”;重视治标,忽视治本;注重短平快,缺乏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18]。王嘉毅等指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小规模学校和微型学校难以运转,边远地区就近入学困难[19]。
赵亚文认为,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支出在教育三级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少,因此义务教育存在资金短缺、重点学校制度惯性能动问题,除此之外,政府寻租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办学体制上,大量的优质资源向少数重点中学倾斜,家长的高期望加剧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20]。
大部分专家和学者在研究中,分析了如何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如何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优质教育,其中很多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是国家教育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针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符依提出减缓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焦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金总量的精准投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少数民地区义务教育的精准扶贫,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五个方面的策略[21]。
陈立鹏等针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经费分担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兜住底、补短板、促公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稳妥推进双语教育。[22]李华等认为,为了使得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减贫,提出助力乡村政策,扶贫先扶智;因地制宜,结合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助力文化扶贫;整合资源,协同联动,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多管齐下,提供农牧技术支持[23]。
娄淑芳等提出强化政府责任,完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政策,构建“以省和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加强义务教育;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政府重视, 完善政策, 健全督导评估机制, 加强监管等五个方面的对策[24]。
陈茂续提出省级统筹,精准扶持;县级政府依法履职,精准施策;学校规范办学,精细管理;关爱困难群体,扶持到位;创新方式,精准督导五个方面的策略[25]。刘秀岩等提出小学基础教育优化布局的四条建议:其一,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合理布局;其二,固定学校遗留资产产权,同时加强看管;其三,加大专项资金的注入,加强监管教育资金,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其四,完善农村寄宿制度[26]。
方化从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准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全面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保障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安全且符合需要,知识脱贫的同时还要达到精神脱贫,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贫困生,要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等[27]。赵智兴认为,山区农村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精准扶贫时,应通过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省农村扶贫标准的农村居民户构建分等级的扶贫机制[28]。赵红霞等从“精准到村”“ 精准到校”“精准到人”入手,精准划分扶贫范围,提出改造教育薄弱地区;精准发放教育经费,缓解校际间教育差别;精准落实激励与引进并举政策,稳定教师团队;精准资助贫困群体,完善教育补偿制度等五个方面的策略,以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9]。杨海平基于精准视阈下提出教育扶贫的优化策略,即通过精准招生来促进教育面的拓展、完善教育扶贫资助体系、打造科学精准的人才培育机制、强化实践等[30]。孙亚永认为,农村学校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措施有很多种,例如优化教育扶贫资源,改善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实现贫困地区网络全覆盖;创新教育扶贫机制,稳定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如: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岗位津贴,大大提高乡村教师收入,吸引并留住下乡优秀城市教师,合力促进城乡教师有序交流等;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义务教育阶段要落实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并为家庭困难的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31]。潘晓娜提出合理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人才力量、精准投入教育经费、激发教育需求意识、加强政策执行落实等五个方面的优化对策[32]。冯康松指出教育扶贫对策有完善贫困地区教师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三个方面[33]。王嘉毅等提出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推进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保障村小和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第三,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第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第五,探索改革义务教育学制[34]。吕子燕等从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课程开设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一是教学设施设备应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以此加强贫困县的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加快推进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利用结对帮扶、教育信息化等手段弥补师资不足问题;三是保证课程开发齐全有效,提高教育成效,切实提升教育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35]。
赵亚文从教育三级结构视角提出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五条策略,一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二是弱化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能动作用;三是强化政府责任建立问责机制;四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对弱势学校实现政策倾斜;五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36]。陈保平认为,甘肃省通过引入“第三方”督查和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意见》,促进义务教育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管理[37]。沈则瑾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发布年度千村调查成果的研究进行分析,指出精准扶贫应在适当的范围,将义务教育覆盖至高中阶段,扩展至十二年[3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实施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可以针对义务教育短板精准发力,努力建设国家标准化学校,促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师资素质整体提高,从而推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义务教育精准扶贫。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一是形式多样,既有期刊、学位论文,也有报纸。二是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意义,还对精准扶贫过程中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是,义务教育扶贫的研究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第一,研究数量较少,对于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不足;第二,研究形式匮乏,专著类形式很少,主要以期刊和学位论文为主;第三,研究角度不全面,着重于宏观层面,忽视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第四,研究多以各地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对策与路径为主,缺少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的针对性研究和系统性的理论升华。因此,一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成果的说服性;二要使研究形式多样化,提高研究成果的专业性;三是加强微观实证研究;四是要在后面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