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骥
(安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戏曲舞台艺术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需求,面临着受众群体减少、老年化加剧的窘境.如何推陈出新、通过对舞台美术元素的重新解构和再生来更好地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成为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一大课题.
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新的艺术语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舞台艺术领域,改变了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和叙事方式,促进了舞台美术的革新与发展.将数字媒体技术有效运用于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舞台艺术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舞台演出的视听效果,提高舞台空间的利用率,使传统戏曲艺术更加富有时代性.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朴实真诚的表演形式、细腻委婉的唱腔广受人民喜爱.作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最早的舞台美术风格主要遵循了传统戏曲“以空为美”的美学思想.这种审美原则与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诗歌、建筑等意境相通,讲究以虚见实,虚实相生,“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1].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仅采用一些极简洁的具有象征意义和个性特征的典型物品来营造故事的意境,显现人物的性格.当背景弱化后,虚灵的空间就凸显出来,演员即能灵活运用表演手法,逼真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再现生活的真实,激发观众活跃的想象.正如欧阳予倩先生所说的:“台上不必有山,水,楼,门,船,马之类,通过演员的动作和观众的想象,比看见真实的东西更能收到艺术的效果[2].”在传统的黄梅戏舞台美术设计中,舞台布景、戏曲服饰、道具等手段恰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以“无”为用,以“有”利于“无”之用,为演员的表演渲染出美的意境,留下大量想象的空间.“写实”与“写意”在其中达到了较好地平衡.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传统黄梅戏舞台美术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方面,诸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等西方艺术理论思潮大量涌入,对传统舞台艺术理念产生了较大冲击.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的“写实主义”基本占据着国内舞台的中心位置,戏曲演出的布景常常被“写实”完全占据,直至近年来才逐渐回归写意内敛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舞台美术设计元素的全面、多元化发展,场地、布景、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化妆、舞台机械等从内容到形式均产生了极大改变,演出空间不断拓展,材料不断更新,功能不断丰富,各种艺术元素交织碰撞,相互融合,使得舞台美术的视听表现力得到全方位的改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全息成像、巨屏拼接、红外跟踪、3D Mapping 等多种数字媒体技术贯穿于戏曲舞台现场表演中,不断突破传统戏曲舞台艺术的表现空间及视觉表现边界,将观众的各种感知以更深入更新奇的形式调动激发出来.至此,传统戏曲舞台美术已经发生了质变,从演员表演的单纯背景变成了直接参与演出的、具有戏剧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是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信息载体技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源、信道、信众,从一开始出现就具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目前,它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产生了数字电视广播、数字图像、数字音乐、数字动漫、数字摄影摄像、数字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表现性和实时、无边界、个性化的传播性创造了全新的艺术样式和信息传播方式.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数字媒体技术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呈现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戏曲舞台艺术领域中,数字媒体技术主要致力于舞台美术元素的数字化、模型化、系统化和智能化,试图将艺术与技术相融合,不断突破传统舞台美术在空间、时间、互动上的局限性,通过技术更好地激发艺术创意,拓展舞台艺术表现空间和表现形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推进新媒体技术与戏曲艺术的有机融合.戏曲舞台上逐渐运用大量的数字媒体技术,其中,包括一些高端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现实技术等,将戏曲艺术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主要是利用电脑技术模拟出实时动态的多维立体空间虚拟世界,使观众能通过逼真的虚拟图像切身感受虚拟事物.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将传统戏曲表演高度还原,为观众打造一个艺术的虚拟现实世界.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主要是利用电脑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糅合,实现拼接、叠加等不同效果.将其运用于戏曲舞台,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增加戏曲的实物感与存在感,使观众更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3].
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简称M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观众之间搭起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观众体验的真实感.混合现实技术结合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好地融合虚拟与现实,并使二者之间达到互动,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
直播舞台混合现实技术(Live Stage Mixed Reality),运用主动式红外追踪、被动式红外追踪两项技术,解决视觉与手部动作的同步性,进行3D拍摄.只要被追踪人员在舞台上移动,所产生的位置信息就会被传回追踪服务器,再反送至渲染服务器,实时地针对演员的位置来渲染视觉效果,可以达到实时影像视觉增强、电脑灯与激光追踪、实时三维视觉追踪等不同的表演效果.
3D全息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将成像360度地投射在实景的半空中,产生强烈的纵深感,使观众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或是采用全息透明膜、半透明全息膜等技术,在舞台表现的局部使用幻影成像.观众可以在现场通过控制屏幕来切换选择需要观看的戏曲唱段,通过点击使指令发送至戏台,戏台内会出现相对应的3D立体成像的全息戏曲表演内容.此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戏台下的LED屏看到戏曲的相应台词,完全模拟了在戏台观戏的真实场景.
近年来,黄梅戏创作者们致力于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于黄梅戏舞台演出中,尝试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经典剧目进行有机融合,创作出一批广受好评的佳作.
2012年,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地取景拍摄,创作了实景数字黄梅戏歌舞作品《妹娃要过河》.该作品以土家族爱情故事为创作蓝本,使用三维特效等数字媒体技术,将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与委婉动听的黄梅戏唱腔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浓郁的鄂西地域风情和土家文化特色.
2013—2018年,安徽省黄梅戏院相继创作出3D全息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女驸马》《天仙配》《龙女》等,在保留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的同时,在舞美设计方面采用了增强现实、全息影像、3D动画等技术,使舞台呈现出仙女、天宫、云房、高山、流水等场景,给予观众景随步移,山重水复的艺术体验,达成了数字媒体技术与现场舞台表演的高度融合.
当前,黄梅戏与京剧、昆曲等其他传统剧种一样,面临的最大生存危机来自青年观众的大量流失.究其原因,大体在于表现方式不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特点,故事情节少、节奏慢、唱腔身段等技艺多、故事内容及戏词字韵等不被青年人了解等.除了《打猪草》《夫妻观灯》《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一些经典唱段之外,很多剧目特别是新创作出的现代剧目传播范围较小、受众规模有限.
为了最大限度争取青年观众的支持和喜爱,新一代戏曲创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们致力于传统黄梅戏的改革,在情节节奏、唱腔字韵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同时,戏曲电影、戏曲录像、戏曲动画、戏曲唱片等新兴技术手段也应运而生,无须通过剧场舞台表演即可走进千家万户.观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在剧场外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欣赏戏曲的图文音像,极大拓展了黄梅戏的影响力和受众面.然而,新兴技术带来的单向度、重复性、超时空性的戏曲艺术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损伤了传统戏曲的剧场性美感,戏曲传播过程中观众与演员的审美互动受到消解,观众作为戏曲的审美客体所创造出的知觉空间正在不断消失.如何利用好数字媒体技术,既保留传统黄梅戏艺术的美学原则和独特魅力,又满足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一难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要达到两者间的平衡,仍要从黄梅戏舞台艺术出发,以创新元素拓路、传统戏曲美学托底,在不损害戏曲舞台表演效果的同时,娴熟有效运用高新媒体技术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维度作为传播的首要关键项,首先要解决“传播什么”“为谁传播”“怎么传播”的问题.细究黄梅戏的本源,诞生于民间,由采茶调、花鼓调、秧歌、山歌等演变而来,原本是劳苦大众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具有浓厚淳朴的生活气息,很多剧目都反映农业劳动者、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等阶层的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状态.如小戏剧目《打猪草》,体现村姑陶花与男孩金小毛之间天真淳朴的童趣.又如《夫妻观灯》,表现夫妻俩在灯会上观看花灯的情景,反映夫妻间真挚的情感.这些剧目的故事题材来自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需要的舞台道具较少,曲调简单欢快,歌词富有趣味且便于记忆,因而通过农村草台的舞台演出即得到广泛传播,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而今,黄梅戏已登堂入室,舞台从农村小草台变成城市大剧院,很多剧目演变为情节复杂、唱腔繁复的大戏,可是传播力度反不如前.
基于此,要摆脱黄梅戏舞台艺术的生存危机,拓展黄梅戏舞台的传播维度,仍需回归黄梅戏的草根特性.以“大众化”“通俗化”的戏曲情节与唱腔为依托,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方便运输、适应性强的特点,打破传统戏曲舞台空间的传播局限性.只需要有演员和简单的道具,就能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呈现戏曲演出所需要的场景,从而将黄梅戏舞台表演搬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大中小学等场所,使黄梅戏“飞入寻常百姓家”,与广大受众进行足够的对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传统黄梅戏舞台艺术蕴含着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精神,大体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虚拟性”的相对自由的舞台空间,即注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着力于抽象的意象凝练,体现中国艺术传神写意和以虚写实的时空观念;二是“程式性”的场面布局及砌末运用.当规定情境和人物动作紧密结合后,产生戏曲展示时空及其转换运动的独特表现方法,如戏曲中的道具马鞭,配合演员圆场、翻身、砍身、亮相等技巧和唱词,即能表现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三是“装饰性”的舞台画面.通过传统戏曲的人物造型(服饰、盔头、化装、脸谱等)和门帘台帐、桌围椅披的图案织绣,砌末的工艺以及古典戏台建筑的格式,共同构成造型优美、色彩辉煌的演出场面[4].
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设计时,首先应对传统黄梅戏舞台艺术的“虚拟性”“程式性”“装饰性”重新加以审视,在深入了解黄梅戏艺术风格、表演形式和剧情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构思,把握好设计的原则和尺度.以不损害戏曲内涵和演员表现力为根本原则,将其作为演员表演艺术及戏曲内涵、美学元素的延伸和升华来处理.充分考虑不同剧目的内容含义、风格特质,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成符合戏曲故事背景、剧情转换、人物性格的视觉效果,有力凸显演员的表演,烘托剧情的气氛和角色的内心情感,给予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从而实现观众审美知觉的感应和情感共鸣.
4.2.1 准确把握虚实相生的场景再现 在传统黄梅戏舞台表演的进程中,演员通过唱词、念白、表演动作等创造出灵活多变的环境气氛和虚拟的景物.如《牛郎织女》中唱词“那一日漫步碧空游,彩云深处遇牵牛”,表现出织女的动作和两人相遇的场景.
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舞台环境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对戏曲唱词中表现出的自然场景作浮于表面化的真实再现,以免产生舞台背景的“实景”与演员演绎的“空景”无法匹配贴合的现象.要从戏曲内涵出发,将剧中人的内心世界、剧作者的创作意念、设计者的主观意象3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或作出有重点的抉择,着重于主观感受的再创造,舍弃一些客观真实环境的细节而集中意象的总体内涵,再用数字媒体技术精炼地表达出来,熔铸出主、客观统一的艺术意象.比如,在《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等剧目中,可以将马头墙、牌坊、镂空花窗、孔雀、连理枝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美学元素有效提炼出来,根据舞台逻辑及剧情需要,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某些局部和段落加以强调、突出或艺术处理,给舞台空间以美的渲染.或是在人物心理意识的活动中适时配以不同的光影特效,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和象征,表现压抑、孤独、悲伤等情绪,达到与演员唱腔、表演、动作的有机融合,使观众从精炼的可见形象中引申开去,充分发挥主观想象,产生感情共鸣与心理震撼.
4.2.2 合理创造灵活自由的舞台时空 在传统黄梅戏舞台中,时空的变化伸缩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一般使用“程式性”的场面布局及砌末来更换故事场景,转换人物空间.如一个圆场可以表示走过千里征途;敲打更鼓表示一夜时间已经过去;简单城墙的分隔背景可以表现城上城下的对话;用场上不同人物的声音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等等.
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突破了剧场舞台时空和演员演绎的疆域.这一点在非现实特别是强调心理造型空间的舞台设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创造舞台时空时,应根据故事的背景、情节的转换和演员的表演适时制造灯光和场景的变幻,区分出空间层次的远近虚实,渲染并强化舞台气氛.如主人公划船前进时,可以用数字媒体技术渲染出天空与水面的不同背景,通过过渡、对比等手法展现舞台时空的变化和人物的不同心境.又如男女主角对着月亮畅诉衷情,需要不停地移步换景.可以根据演员舞台位置的移动来渲染变幻长廊栏杆等背景的间距,通过背景间距和演员位置间距的不断缩小,暗示两者的感情不断融合、心理距离越来越近.在表现人物的梦境、下意识、潜意识、幻觉等心理过程时,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展示人物心理意识的活动变化,运用跳跃、交叉、闪动、组接、叠印等方式构成虚幻的想象时空和心理时空,对梦幻等既隐晦曲折而又瞬息万变的心理流程赋予可见的形式.
4.2.3 鲜活塑造协调优美的装饰造型 传统黄梅戏舞台装饰造型比较简单,通常使用艺术夸张手法,以局部形象暗示整体形象.如砌末造型,用轿子帘表示轿子,用车轮旗表示车子;又如用一桌二椅配合演员表演表现金銮殿、寒窑等不同场景.这一点本身是与戏曲虚拟、夸张、程式化的表演相一致的,形成了戏曲整个演出风格的统一.然而,在表现神异灵怪等复杂场景时,传统戏曲舞台简单的装饰造型就缺乏了一定的表现力,难以勾起观众的想象和共鸣.数字媒体技术在这一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充分运用声光电影等元素调动观众眼耳鼻舌身意等知觉感官,创造让人身临其境的立体视觉效果.
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舞台装饰造型设计时,要以剧情和表演需要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适当使用并合理设计空间、平面或虚拟的舞台形态,再配以鲜活优美、与戏曲美学内涵协调一致的服装、道具等装饰造型,有效调动观众的视觉感官.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华而不实的特效造型,避免因过于强烈的视觉冲击而造成观众的疲劳感和眩晕感,降低演员的表演效果.如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中,在表现王母呼风唤雨阻止织女牛郎在一起的一幕时,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创造出四龙吐水、虾兵蟹将等繁冗的视觉效果,反而不如传说中王母拔下簪子划出一条银河等形式来得更有表现力.同样在此剧中,表现仙女在池边沐浴嬉戏的一幕,合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出烟雾缭绕、水波泠泠的景象,因其与演员的舞台表演自然贴合、融为一体,就能够给人以真实而新奇的视觉体验,形成与观众共融共情的艺术空间.
4.2.4 提升黄梅戏舞台艺术的交互性体验 观众是舞台美术设计的接受者,是戏曲演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黄梅戏舞台美术功能较为被动单一,观众只能从演员的现场演出中去体会舞台艺术的魅力,没有太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运用多元化平面、佩戴虚拟现实眼镜等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满足青年观众对于体验式欣赏的要求,使观众从舞台上单一画面的背景中解放出来,从观看者变成体验者,获得近距离的“现场感”与“浸入式”的体验感.观众像身处另外一个舞台时空一样,能够四处观看甚至移动,可以自主选择戏曲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来参与场景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众自身的角色内涵再次延伸,从基本的受众层面拓展开来,对演出进行了再创造,从而使得黄梅戏舞台艺术的感染力、传播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日益提高,观众对黄梅戏舞台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新才能让传统戏曲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数字媒体技术爆炸式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传统黄梅戏舞台表演艺术与高科技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