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世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党管媒体原则坚持了党对新闻事业的绝对领导,是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发挥舆论影响作用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坚持党管媒体的历史维度和时代特征,将会进一步深化党在新闻宣传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新闻党性思想,是影响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关键。党管媒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党早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该理论的提出和后期研究,是我党在领导新闻事业发展并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为新闻传播学界的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新闻党性思想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发端而出现。早在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1921年,虽然没有完全提出“党管媒体”的原则,但党对媒体事业特别是对于报刊的管理,有效地体现了党对新闻事业管理的思想。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中国共产党的办报理论就得到了体现[1]:目前党的出版物是需要中央和地方党委共同进行办理,由党员来对其中关键内容进行修改,这其中不能够刊载一些和党的方针与政策不相符的内容以及思想。那时,关于报刊的属性及其所属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作了说明。所以,自1921年开始,我党就已经开始摸索并尝试着对新闻媒体事业进行管理。
毛泽东从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一直关注着新闻宣传工作,是最早提出“党管媒体”理念的领导人,毛泽东时代是新闻党性思想的起步时期[2]。
关于新闻党性思想,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党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媒体就是报刊,毛泽东同志把党的重要领导人确定为政治家,从政治家的角度对新闻问题进行关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被称为“政治家办报”。
我们将毛泽东在当时提出的新闻党性思想可以概括为:坚持推行实施“政治家办报”的重要理念。这种方式推行主要是保证党员和群众共同办报,其发展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
1.毛泽东同志早期提出的新闻党性思想
毛泽东的新闻党性思想最初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有了较为直观的体现,其中还涉及到了有关无产阶级对于党报理论的相关思想以及其他问题。毛泽东同志早期提出,党的重要工作就是借助并依靠报纸这一思想武器,更好地依靠全体人民进行相应的报纸创办工作[3],这是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的重要体现。后来,在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十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的《有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讲话以及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方针,这都体现了党对宣传工作的集中领导。此后,毛泽东于1957年4月10日,把《人民日报》总编辑、副总编辑、文艺版负责人等报社主要领导人员召集到中南海谈话,严肃提出:“过去你们往往是书生办报,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你们不仅仅不是政治家办报,也并非书生办报,而是死人办报”。第二次,他又对胡乔木说:“中央党报办成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取得成功呢?写社论和当前的政治之间没有任何相应的关联,这哪里可以算得上是政治家办报?”[4]这一系列事实是毛泽东同志对“政治家办报”思想的明确与坚持,同时也是党管新闻思想中最为直接的表现。
2.毛泽东新闻党性思想的明确时期
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新闻党性思想,主要可以通过对社论的指导中看出来。1957年6月7日,毛泽东在接见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时,就当时新闻战线的发展进行了指导,并就“卢郁文事件”讲述了自己的看法,这主要是因为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助理的卢郁文在民革中央座谈会中对于某些同志脱离党的领导问题进行了批评,收到了匿名恐吓信,对他进行诽谤、辱骂和恐吓。毛泽东同志在对待上述问题时,要求《人民日报》在必要的时机对这些问题进行反驳,并题写了《这是为什么?》等相关的社论文章。在这里,毛泽东对于上面的事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你们在进行文章撰写的时候,尤其是社论,需要紧紧把握目前时代的发展和整体的局势”。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对于新闻党性思想,即“党管媒体”原则的明确时期。
3.新闻党性思想理论内涵的全面阐述时期
1957年6月13日晚,毛泽东召见胡乔木等相关人员时进行了谈话,全面地阐释了党管新闻的基本原则。他对于新闻党性思想,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一是报纸的宣传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写新闻文章和社论都需要按照这样的规定进行。二是中央的所有的重要决策、报纸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布置,并且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执行。三是《人民日报》需要在现有的环境下进行工作的改进,包括对整体工作的领导。四是要吸收报社之外其他领域的人员、学者和专家的意见参与到相应的工作中,并且能更好地对工作进行改进。这四点意见总体来说就是“党管媒体”原则具体的实施意见,也构成了“党管媒体”原则的主要内容。
4.“党管媒体”原则及内涵完善和丰富阶段
毛泽东同志针对报刊新闻的宣传问题,尤其是新闻宣传“转”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是毛泽东思想对“党管新闻”思想具体含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总体来说,这一思想基本涵盖了下面内容:一是报纸的创办要有针对性,要有效地发挥社会言论的关键作用;二是办报人需要是政治家,需要懂政治和策略,了解政策和精神,头脑要清醒和灵活,并且可以对党的相关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三是报刊宣传还需要围绕着当前的形势“转”,不仅需要这样,而且需要快速地进行反应。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党管新闻”思想的重要体现,并适时进行着拓展。毛泽东关于“党管新闻”思想,并不是说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需要以个人为中心进行“转”,而是依据中央的政策而“转”。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毛泽东同志不断总结和完善着“党管新闻”思想,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并具备更大的历史传承性。
自我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毛泽东对新闻党性思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之后,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性思想并没有随着毛泽东时代的结束而脱离中国人民的生活,相反,其研究历经五代中央领导集体而不断地完善,同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命力和体现。
1.邓小平同志确定办报的前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并对党的主张和思想进行推广和宣传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新闻事业时,始终坚持新闻党性思想。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的相关会议上提出,“办好报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结合实际、关心群众、不断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如果离开了这三个关键内容,报纸就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最终形成‘有闻必录’的报纸。所以需要办好党报,就需要党的领导和支持。”[5]在此,邓小平同志对新闻人员提出,办好报纸的主要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当前共产党如何有效地领导和推进新闻工作,这也关系到新闻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表的《目前的形势和发展任务》指出,“党报党刊需要对党的主张进行相应的宣传,这是对新闻工作最为主要的要求。”此外,邓小平同志对于人民民主以及党的领导中存在的对立思想进行了批评。在党性及人民性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对立思想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因此,邓小平同志就如何进行新闻领域的思想领导,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且总体上明确了党对新闻事业需要进行绝对领导的方针。
关于新闻批评问题,邓小平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原则:“就党的任务内的问题,党员必须指出并批评,不过此类批评应当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批评,需提出有关的改正措施及对策。如今提出了不少有关问题就能讨论了吗?能讨论,不过讨论必须以遵循党的有关规定为前提。”
邓小平同志在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期间,对于如何进行党报党刊建设,也提出了“党管媒体”的原则,促进了新闻舆论和各项业务的发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新闻报道也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2.江泽民始终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时刻要求讲政治,警惕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
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的新闻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曾经多次就中国的宣传事业提出自已的观点,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形势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后来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这一思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内容。
江泽民的新闻思想主要概括为对“党管媒体”的原则及其价值的论述,主要为: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关键点和生命线,新闻事业需要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贯彻积极的方向以及党性,新闻工作必须时刻关注政治,确保新闻的权威性;增强新闻的社会效益,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促进新闻事业获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建设一支更高水平的队伍。江泽民同志这一论述既坚持了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生命的重要立场,也强调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作为党的新闻媒介进行传播的重要使命,同时把服务于人民和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6]。
江泽民同志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强调了“党管媒体”原则,突出了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从而使新闻党性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全面发展,并且走向了成熟,既高屋建瓴、又实事求是地对于新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3.胡锦涛坚持:舆论导向对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胡锦涛指出,舆论导向能够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并且对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对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新闻宣传本身非常重要,需要得到全面加强,胡锦涛指出,“舆论引导正确,有利于共产党与社会群众,舆论引导不正确,则会危害到共产党与社会群众。”[7]
胡锦涛强调“党管媒体”原则,是当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地提升媒体的参政议政和服务能力,最大化地提升媒体的价值,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传播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胡锦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党与国家一定要对社会上有影响力的重要媒体加强建设,通过有效的舆论引导,形成良好的舆论工作格局,以此提升新闻媒体的战斗力。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党管媒体”原则,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进而更好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
习近平同志根据中国国内外的发展环境,结合国内新闻传播工作实际情况,在党的十八大初期便论述了新闻舆论活动的历史地位及其引导机制等重要内容,有效地指导了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事业发展。习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16年2月19日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尤其重要,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涉及方向性、原则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阐述,强调了必须要坚持“四个牢牢坚持”的原则,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8]。关于党性原则,他强调必须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所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
党性原则、党媒姓党,为我们引申出了一系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原则,这一系列原则,体现了党的意志,反映了党的主张,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维护了党的团结,做到了“爱党、护党、为党”。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核心和主题[9]。
首先,从新闻媒体的定位及其相应的职责上看,坚持党管媒体原则,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针对新闻事业发展,习近平同志明确表示,当前党的关键工作就是新闻舆论引导工作,这也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基于新闻传媒事业提出了“五个事关”的理论[10]。综述起来便是“旗帜和道路是紧密相关的,同时还关系到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政事业的有效推行,同时关系到当前各族人民协同发展的凝聚力,以及党和国家未来的命运发展”。同时,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能够服务全局、凝聚群众、弘扬士气、联通全球[11]。
其次,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确立了党管新闻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习近平同志要求,当前我们应该时刻坚守四个“坚持”思想,此外他还依据新闻党性的原则,[12]提出了践行党性原则的实践方法,指出目前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始终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他对于新闻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从新闻舆论工作的保障机制角度来论述党管新闻工作的重要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就新闻任务的保障体制层面出发,指出了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关键性,要求各级党委都要坚持领导新闻事业的重要职责,全面落实和贯彻党管媒体的原则,并且牢牢地把握住新闻事业的领导权。
习近平同志对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与时俱进的,这也是新闻事业与国际形势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求国家和新闻宣传部门要整体研究新闻的演变规律,在新闻宣传观念、内容、方式、途径、业态、制度体系等方面都有转变与成长,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增强新闻传播的权威性,进一步保障新闻工作的顺利完成,这也是今后国内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我们应恪守党媒姓党的发展原则,时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新闻媒体的领导,尤其是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本身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对意识形态的复杂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提出积极的策略进行应对。根据国内外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应该结合“党管媒体的类型”、“党管媒体的内容”、“党管媒体的方式”等三个层次,不断地调整管理方式,使党管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我们更要进一步地做好对党管媒体的内容调整。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强化与调整党对新闻事业的整体引导,是新闻舆论的首要前提。各级党委必须主动担当起有关的政治与引导职责。领导人员需要与媒介沟通好,借助媒体传播政治思想,了解社会群众的观点。只有进行了正确的宣传,才可以在舆论中起到导向作用[13]。
我们所说的党管新闻,主要是宏观领域的管理,即新闻舆论导向的管理。
当前,我们应该坚持党管媒体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积极的传播方式,努力扩大核心舆论,增强舆论引导的时效性以及权威性,实现传播党的思想、传递社会积极风气及社会热点话题、关注社会群体情绪、做好舆论监督等,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表达以及监督管理的权力[14]。
党管媒体,首先要管导向。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力量,不断引导舆论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效遏制一些负面新闻的产生,保证新闻媒体以一种良好、健康的状态发展。同时,我们应该给社会群众充足的参与感和发言权及监督权等相关权利。努力达到国家、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三方参与、相互讨论的氛围,保证舆情发展的平衡性。
以前党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的是党政领导发挥领导力,从上到下、进行单向监管。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政府的舆论监管难度提升,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的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
新模式主要是扭转党委、政府作为媒体控制唯一角色的状态,自觉吸引市场组织、媒体以及社会群体加入到管理队伍中,依靠各方努力,发挥党对新闻的领导和指导作用。不断打造党委带头、政府依法落实、组织与媒体自律相联系、社会群体辅助监管的一套综合监管体系。形成上下互通、互相配合、多方协作的管理模式,降低成本并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工作。
新闻舆论管理者必须要清楚新闻传播规律,借助宣传技术,使媒体积极主动地根据社会政策机构公开的新闻事件开展相关的追踪报道。
首先,舆论管理者要研究舆论演变状态,开展侧重式指导,强化对新闻媒体舆论的发展规律的研究,从中找出舆论发展和演变的方向及规律。其次,新闻宣传的管理者要熟悉舆论热点的形成规律,就相关的问题开展对应的指导[15]。第三,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积极主动地发布一些热点事件或是新闻,这样才能够权威性地对舆论进行引导,以此来确保舆论作用的发挥。第四,新闻舆论管理者要建立和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工作的效率,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
在上世纪末,党管媒体主要运用的是政策管理,即运用法规、条例、管理规定等,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规范。现有的法律主要是对于社会主体进行更好的监督管理,以确保主体完成其应尽的义务,同时对于客体,法律也需要对其权利以及应享受到的服务进行明确。新媒体领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两者之间的不对等。
针对新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下快速发展的形势,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逐步地完善,将其适用范围和管理权限明确,使之与现实社会环境更加契合,为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新闻党性思想的确立,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出现的,并随着党对新闻实践的指导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是我们党在新闻事业发展中重要的新闻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引,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党管媒体”的指导原则,将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作为指导性的原则引领党的新闻事业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