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云南 临沧 677000)
云计算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慕课以其无限信息展示的特点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搜索便利以及信息连接分析便利。当然,传统的课堂由于其师生之间直接的、实际性的交互也在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将慕课运用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呢?
慕课英文缩略词为MOOC,其中M意为大规模(Massive),O分别为开放(open)和在线(online),C为课程(course)。作为云计算为依托的信息展示以及交互平台,慕课以其无限容量的知识连接功能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料搜索、在线测试、能力分析等平台。
新技术革命以来,一旦一个领域与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势必会引起行业的巨大变化。因此,如何将科学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电子书、电子词典、多媒体应用、远程视频讲座、共同开发的网络课程、微课程等都是教育教学中应用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先驱。慕课不同于网络课程、微课程等,而是基于这些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大学英语是为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岗位上的英语语言应用而设置的。社会岗位所需技能繁多而专业。要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英语应用技能,必须要有大容量而有效到位的输入。
在传统大学教学课堂上,老师将单词、习惯用语以及语法结构进行展示,而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虽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但是其单一性的传授和朝气活泼的学生群体难以形成互动,无法营造教与学之间的盎然生趣的气氛。教师的纯讲,更难以创设出各种情景让学生借以进行会话交流,同时,有限的输入也无法满足学生将来出到社会所需要的语言技能。
学习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领悟的过程,很多细小的知识无法靠单纯的讲解可以很好地传授。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信息外在的符号表现以及声音表现。要能够在无真实交际语境的情况下学习好英语需要进行情景的设置以及语汇的储备才能够将书面上抽象的语言知识进行符号化以及声音化。而慕课拥有无限量的信息供给,无疑为英语情景的创设以及语汇的储备提供了一个无限巨大的库存。同时它的更新速度也体现出了其先进性以及时代特点。
慕课是知识点大荟萃以及多链接的学习平台。它使得课堂跨越校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知识的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享受到来自国外课堂的原本无法接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世界高质量的资源共享。
常用的慕课,例如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慕课网等有相关知识的解释以及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不足之处进行信息的搜索,并搜集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这样就减省了大量查询纸质材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平台界面上的知识连接得以启发以营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般的网络课程是以教科书知识的形式来呈现,仍然属于一种机械知识与技术的合作。网络课程的不足之处是学习者和教学内容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灵活性差。不能针对教学目标来灵活调整教学对象。微课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内容添加了课堂教学、作业、讨论、回答问题、检查、评估等。不仅体现出了知识连贯性,而且还因设置了各种知识游戏而增加了趣味性。从形式上来说,再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一个老师可以面对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课堂时间、地点、学习的内容以及进度。深层次的问题可以重复讨论和反馈。在线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参与到问题中,这样他们就可以及时收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了互动。
慕课以其无限的容量以及计算能力的快速便捷而拥有知识的大集中以及信息的大更新能力。因此,在各种知识的展示下,还有各种练习题目进行配套以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测评或者连接导师、甚至机器进行修改以及评价。在学生进行实时的学习之后,他们能够及时地进行练习,并能够从机器评改以及教师评改中及时得以修整自己的信息输入以及知识系统构架,因此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学习时间,促进学习的有效而快速的进行。
慕课只是一个学习平台,通过客户端给使用者以信息的输入以及运用。但是为什么要选择慕课呢?这自然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所提出的二语习得输入假说在全世界语言教育研究领域令一些专家注目。根据他输入假说理论,语言习得者需要接触到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有意义的语言材料以及高于习得者理解水平的语言材料并且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1.可理解性
输入假说中的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能够看懂资料,能够从中理解、获取信息并能够得以知识的扩大迁移。在阅读中,学习者不仅能够感悟语言材料的主旨,而且能够在阅读探求过程中,自然引发了学生的种种想象及形成多种能力。
2.趣味性
趣味性阅读材料是指吸引人前往阅读的材料。具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往往是具有一定的情节,或者观点新颖论述到位、或者是知识丰富、或者是思想观点新颖、或者是情感丰富、或者是语句优美。这些材料能够引起学生中的关注,并且让他们有继续进行探究的欲望。
3.充足性
充足性是指阅读者要读够足够多的内容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大量的阅读输入才能够促进人知识的提升,促进对语言表达的掌握以及技能的发展。这等同于哲学中的量变以及质变关系的论述。
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变成各种组织和机构。反过来,各组织机构和知识又回馈给网络。
根据 George Siemens 的观点(2004)[1],联通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人们行使职责的方式会发生变化。联通主义能洞察到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技术和学习任务,在数字时代蓬勃发展。
建构主义是皮亚杰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为此,皮亚杰认为知识发展受三个基本的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他认为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如果能将知识同化到他已有的认知图式中,知识就不会很快被遗忘,但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有可能发生,认知方面的积极参与,并不意味着儿童仅仅是摆弄某种材料,而必须在心理上积极参与才行。所以,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儿童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
关于慕课,需要从两种释义去理解。一种是指庞大的课程,另外一种是平台的展示。慕课的运用,实现了以多方性、构架型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声音、画面及动感为交互渠道,增添了感染力。
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中的情感过滤理论,一个人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情感进行调控,才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指挥,以发出正确的指令来促进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要能够让学生能够自动地进行慕课课程的学习,就必须要求他们有高度的自觉性以及阅读过程的自我监督能力才能够让阅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就必须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把学生认可为“活”的学习主体。在主观能动性的支持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这样课程学习才能够顺利进行。而且在情感过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坚持课程学习,而在学习之后又能够发展自己的自信心,促进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种类繁多,如果学生能够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能够将一个科目核心进行把握。根据连通主义的循序渐进的特点以及网络信息的覆盖性,在核心的把握下,就能够散发更多思维维度,因此课程能够衍生出来的能力就更加强。
因此,在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活”的主体来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制定学习目标、自我学习、自我概括、自我评价,充分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围绕某一种目标来进行的自我的策划,这样,学生就能够以“自我”“我要学习”的主人翁自我概念感来进行学习。在这种自我概念下,他们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学习,并有意识地进行信息的连接、信息的迁移以及信息的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从属于发展、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五个观点,其中在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中,他提出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学生的想像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这与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生活经验不断增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其中,学生的创造想像有显著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再造想像能力上。
慕课平台画面多色多彩、丰富有料。活动的主题呈现以及留白可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慕课的特点就在于其内容的“巨”。内容的多种多样,篇幅的微细,可以让学生更能够就一个主题进行活动,也能够更好地展示学习的效果,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因此,利于学生进行思索,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更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例如,学生自我语料课的营建。在词汇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单词在语料库这个的学习和评价活动,积累日益丰富的生活用语,增加注意的能力。同时,通过各种注意能力的形成,就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因此就能够形成更丰富、更具创意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慕课的科技性的作业导出方式,以及数据统计的便捷性能,让教师更容易得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教与学的双方发展。
大容量的知识内容以快捷的方式展示,抽象的讲解以具象的图像进行阐述,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还能够很好的根据画面内容所表现的场景进行口语或者书面语的练习,可见,慕课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慕课课程学习需要学生拥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将慕课课堂以及传统课堂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