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奇
(阜阳市第三中学 安徽阜阳 236000)
学校一组关于地图教学现状的调查数据充分反映了地图教学的问题。其中,用图意识:平时很少看地图的占64%,旅游中使用地图的占46%;教师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地图的只有30%,对地图教学方法满意的学生只有8%;地图认知:对地图内容没感觉的占64%,认为地图与生活有关的占19%。据了解,这种状况在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如何破解地图教学困境,发挥地图教学的强大功能?探究式地图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开辟了情感化、民主化的教学道路。
1.地图分类探究:即研究地图分类。可以按地图主题分、按内容的复合度分、按地图的承载媒介分、按地图的表示方法分、按投影方法分、按比例尺大小分、按制图的区域范围分、 按地图功能分、按地图形式分等。
2.地图选绘探究:为编绘与探究内容相适应的地图,由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对现有地图进行选择、裁剪、拼贴、优化、简化、卡通化等处理。
3.地图转换探究:为提高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能力,熟悉地图表达方式,提高地图的分析水平,所设计的图文转换、文图转换、图图转换等。
4.地图内容探究:围绕地图内容的特征、联系、规律、成因、问题、对策等开展探究。
5.读图方法探究:探究各类地图的读图技巧与分析模式。
6.信息拓展探究:指对地图潜在信息的挖掘、关联信息的外延的探究。
7.地图应用探究:联系自然现实、联系生产生活、联系时事热点,以地图为情境素材开展的综合探究。
开展探究式地图教学,首先要研究地图内容的探究适宜度。
1.地图内容的难度
(1)地图类型的影响。示意图、统计图、分布图等通常主题突出、图样简洁、信息结构清晰,加上有图例提示,便于阅读与信息提取,难度较小;景观图、遥感图等由于更贴近真实而复杂的实景,信息量大,干扰信息多,明显增加了难度。
(2)信息复合度的影响。当然,同一类型的地图,探究难度也会随信息复合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3)地图直观度的影响。如植被示意图、气候分布图、气象卫星遥感地图,三种图的直观性是递减的,信息含量是增大的,因此探究应用难度是递增的。
(4)地图内容的书本距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科图景的知识与逻辑具有较强的学科属性,与书本内容距离最近;生活图景的学科属性较差,与书本内容距离稍远,但学生有亲切感,较易入手;学术图景相对晦涩,信息量大且研究的是结构性较差的知识,与书本内容距离最远,难度最大。
2.地图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
地图作为探究活动的内容与载体,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度越大,适宜度越大。就气候学习而言,气温降水统计图与气候是直接关联的,而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图与气候的联系则是间接关联;植被分布图与气候的关联度大于地貌景观图。
3.地图内容与课标要求的契合度
地理课程标准各模块“内容要求”的文本表述中常常指出了为达成某教学目标需要借助的地图类型。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4.学生的地图探究能力
地图内容的可探究度是相对于学生的地图探究能力而言的,对应不同学龄段、不同的地理知识水平、不同的思维发展程度、不同的识图能力,地图探究活动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地图探究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量上述因素。
1.借图创设探究情境
依据设计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检索。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提示和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自助学习过程中直接从地图上阅读与查找有用信息。
(2)绘图。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地图知识和技能,绘制地图,以表达所探究内容的特征与变化过程。
(3)求果。依据地图给出的条件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结果。
(4)溯因。从地图给出的结论出发,引导学生探索相应条件的逆向思维探究。
2.借图导学培养能力
主要通过阅读、分析和解释等来指导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参与到知识的重新发现和重新创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阅读地图,从地图上获得感性材料,并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思维活动,使观察结果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中获得结论。
(2)比较法。比较是一切思想的基石。在地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区域不同时段相同主题的图像进行纵向比较,找出其演变过程,研究其发展方向;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同类地图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共性与差异,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借图设计教学方法
将地图情境与探究式教学法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讨论、展演、互评等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对地图进行不定向分析,即初步“海选”过程;然后,教师对贴合主题的地图进行定向分析,即研究并调整所选地图的探究适宜度,对图形进行改编;随后,教师设计指向教学主题的有效的导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准确性、针对性、梯度性、逻辑性、启发性、挑战性、新颖性、趣味性等;而后,教师要设计地图探究活动开展的形式与过程,要注意合作性与竞争性、操作性与可控性、目的性与评估性等;再后,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进入情境、明确方向、提取信息、加工信息;接着,推进探究的发展: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一般、从插图信息到地理结论的发展顺序,完成规定任务;最后,教师可以追加提问,引导学生拓展与深化地图思维。此外,教师还要为调控探究过程进行介入设计:包括介入的时机、介入的方式(选手式介入、裁判式介入、教练式介入;行为介入、语言介入等)。
开展探究式地图教学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较高,这里既包括对应三维教学目标的知能素养,又包括教学组织过程中的操作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甚至先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