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澜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警察系,安徽 合肥 230031)
在刑事执行专业课程体系中,《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是刑事执行专业也是学院努力打造的特色课程,教学体系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警官职业院校,需要与社区矫正机构等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培养机制,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科目,涉及多专业的学科知识。 作为高职院校,旨在为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构建应用型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十分必要。通过多维度的应用型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情状况分析,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与资源,任务驱动,翻转课堂,使学生围绕每个项目设置的任务去搜集相关资料, 并通过课堂亲身展示,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内化, 提高专业素养,培育职业能力。
整合多种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模式,探索设计出适应司法类职业院校特点的校局合作常态化的创新课程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应用型的教学目标,达到增强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要求。
结合我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职业培养模式,《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需要合作开展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并利用法律类职业院校的自身优势,使得与实务部门的合作深入化和常态化。 目前实践部门对社区矫正复合人才需求较高, 应当与实践单位形成常态化的学生实践课时学分机制, 将在实践单位完成的课程作总成绩的一部分。 对相关实践单位领导、基层干警、社工机构定期进行回访调查,共同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总结, 明确实践机构的需求,将实践单位的应用型需求条理化、系统化、常态化, 实现社区矫正课程与实务机构的常态化深度融合,动态的适应实践部门的需求,并及时反馈。
采取起源于英国的“夹层制” 实习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的理论教学——实务机构的实践教学——学校的理论教学[1]。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夹层制的教学模式用于“双导师”制度的培养,将实践单位导师列入合作教学导师库中,利用职教云平台,可以突破时空上的局限,实时展开实践教学需求评估。社区矫正实务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与变革,学校对社区矫正课程实践教学必须适应实务工作发展的需要。将实践单位的导师对学生情况的评价,作为考核学生的手段, 确保实践教学模式与社区矫正实务的一致性。“双导师”制的合作培养,将实践部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教师、学生、实践导师有机联动,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保证实践导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指导, 使社区矫正的各项教学活动都能及时得到评价和反馈, 确保教学具有适用性、相宜性和创新性。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是全国刑事执行教学资料库的核心课程, 该资源库集合了全国司法警官院校的优秀教学资源, 并且有数量众多的实践部门加入。在应用型课程范式中,要充分利用特色课程资源库资源,以原创加上引用的模式,丰富课程的资料,搭建互动的自学平台, 为学生提供海量的自主就学资源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上课前能主动学习,课堂中能进行互动,课程学习后勤于实战。 通过运用智慧职教等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社区矫正课程的教学,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渴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
通过亲身经历去获取知识是形成教学效果的最好方式。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2]。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就是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一一对应, 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了解社区矫正的各个步骤,并据此安排课程内容,利用智慧课堂职教云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和布置课前自学任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实训室完成情景模式训练,上传至云平台。 在课中,通过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加深对社区矫正环节的感悟;在课后,学生可以在实践单位进行相关环节的实战。例如在社区矫正中心, 独立完成一名新入矫成员的手续办理。 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训室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社区矫正各项实际操作业务。 在课程岗位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需要对课上所学进行灵活的运用, 应用实践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进而养成行业所需要的素质,能够在毕业后进入实践部门实现无缝对接, 成为实践部门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亲身感受、亲眼看到、亲自操作、深入实践,更易于知识内化,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可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3]。
司法职业类院校的《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应当全面考察理论与实践能力, 但是目前的考核方式单一,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 因此,以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能满足实践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单线无互动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偏离了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利用职教云信息化平台,为师生搭建及时互动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教师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手段,采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评价模式,以及通过学生自评,建立起教师评学生、学生评价课程等多维度的评价机制,以检验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课程考核是实现教学重点难点、 检测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尺, 通过职教云平台多维度、全过程的综合评价方式,可以客观反映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学生的应用能力。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展开,要认真落实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改变以往的“知识优先、技能其次”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加大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 逐渐形成具有司法职业院校特色的应用型《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社区矫正的相关学说展开,不能与日益完善的社区矫正实践状况紧密结合。同时,现有的相关教材借鉴西方社区矫正的理论较多,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我国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因此,《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块要紧跟行业发展的变革, 紧紧围绕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探索与变革,预期实现“工学结合”“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配套的政策设立与完善是实现司法职业院校《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改革目标,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实现的首要条件。 要从宏观政策层次到微观层次保障实现对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更新与延续,具体来说,在课程内容选取、设计以及课程多维度考核等方面,切实保障这些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实现应用型《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的基础硬件。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课程确立、课程运行和课程考核的主体, 建立一支混合型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司法职业类院校《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前提。 要切实考虑“双师”型教师与行业导师的关系,建立教师与行业导师的双向互动交流机制, 加强交流岗位的锻炼,让行业导师深入理解教学模式,让校内教师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最终形成对应用型《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核心元素的领会和驾驭,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满足实践单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学资源的配套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基础物质条件。 特色教材、实训室、实践基地是司法职业类院校《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 实训教材, 可以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建设专业化的实训室,能为教学提供最真实的模式,能让学生多维度地体验社区矫正实践工作, 有助于实现最逼真的实践教学效果。实践基地,可以检验学生课堂所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最终成为实践部门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