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黄斌于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输液厅,浙江 舟山 316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儿常出现流涕和喷嚏等先兆症状,多数于夜间或清晨发作,部分患者出现先兆症状时而不加正确有效处理则会致其症状加重,严重时威胁其生命安全[1]。哮喘是一种全球性疾病,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每年新发儿童哮喘人数不断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因此做好儿童哮喘防治工作十分重要[2]。有研究表明[3],儿童哮喘治疗期间,因患儿分散于家庭中治疗,多数患儿对疾病自我认知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不足、自我管理技能缺乏等,从而易致用药剂量不当,引起哮喘复发,甚至恶化。本研究对哮喘儿童应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预后。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110例,入选标准:7~14岁、轻中度持续哮喘、用药3个月以上、家属同意且配合。排除患儿或家属无法正常交流、智力障碍者。患儿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7~14岁,平均9.8±1.6岁;病程1~6年,平均3.91±1.29年,轻度68例,中度42例;家属: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75例、大专及以上35例;年龄24~48岁,平均39.5±4.1岁;职业:工人40例、公务员20例、教师20例、其他30例。
1.2 临床治疗 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瑞典AstraZeneca AB,规格:2mL∶5mg)1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澳大利亚AstraZenecaPtyLtd,规格:2mL∶1mg,)2mL,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12个月。同时由我院哮喘医师和专业护士执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干预12个月。
1.3 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
1.3.1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引导患儿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向患儿讲述哮喘防控的重要性和防控目标,讲述居家自我护理干预的意义及必要性,解释建立良好关系的意义,鼓励患儿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个体化居家护理干预方案,由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监督患儿执行。
1.3.2 健康宣教 为患儿提供哮喘知识相关资料,与患儿面对面学习居家护理相关知识,如如何避免哮喘复发、长期服药等。指导患儿如何鉴别和减少与哮喘触发的相关因素:通过讲授哮喘触发相关因素知识来提醒患儿正确识别致敏原,告知其环境控制对控制哮喘复发的重要性,告知其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危险因素。
1.3.3 制定治疗计划 与患儿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指导患儿正确服药,如用药次数和剂量及时间,给患儿讲解常用药物信息和注意事项,解除其内心恐惧感,强调吸入性激素对生长发育无影响,与患儿共同完善治疗计划,及时解决治疗期间出现的问题,保障治疗计划的正常实施。
1.3.4 鼓励患儿坚持日记 指导患儿坚持每天记录天气、饮食和咳嗽及最大峰流速等信息,指导患儿正确测算峰流速的警告区和安全区等,如峰流速值下降10%则说明处于警告区,需严密观察,必要时可用药;峰流速下降20%则处于危险区需积极用药以防止复发。让患儿掌握峰速仪的优势,解释峰速仪上不同颜色的作用,绿色为安全区,红色为危险区,黄色为警告区,教会其正确评估。
1.3.5 正确使用吸入药物装置 通过演示等方式来教会患儿学会使用吸入药物装置的方法,必要时可提供药物使用说明,定期检查患儿使用是否正确等。
1.3.6 其他 与患儿一起制定运动处方,指导患儿开展合适的运动:每周3天以上,每次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督促患儿定期复诊:患儿复诊时需携带日记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护人员每15 d电话随访1次,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及时病情稳定也需定期复诊。让家属、老师等了解患儿病情,协助、监督其用药,及时与家属沟通,接受其反馈,听取其意见,并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确保干预效果的有效性。
1.4 观察指标 比较患儿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居家护理行为状况。参照“全国哮喘儿童知信行调查问卷”,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自行设计居家护理行为问卷,包括4个维度,20个项目,每个项目设5个等级,赋予1~5分,其中日常行为25分、控制行为35分、危险因素处理25分、监测行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居家护理行为越好;问卷Cronbach’s α 信度系数为0.74,效度0.87。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12个月后,患儿居家护理行为总分(59.9±3.5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82.6±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6,P<0.001);各维度评分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儿居家护理行为评分比较(n=110,分)
目前尚无根治哮喘的有效方法,主要以临床控制为防治哮喘的目标。因儿童防治多数于医院以外的社区和家庭及学校中完成,同时哮喘具有反复复发和长期治疗的特点,所以患儿具备自我护理的行为十分重要。对哮喘患儿进行持续医护管理和居家自我护理干预主要是为患儿提供动态、持续及综合的护理服务[4]。
目前哮喘主要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患儿长期、规律的使用药物可改善其症状,患儿、家属缺乏哮喘相关知识、未接受适当教育管理是导致患儿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心理是导致缓解期用药依从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患儿不正确使用药物或不遵医嘱是指其病情反复反正的影响因素[5]。哮喘控制成功关键在于良好的自我护理,医护人员通过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教育指导可有利于促进其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疗效。长期哮喘发作者因对药物使用方法、治疗效果理解不够,从而致患儿出现心理恐惧,多数患儿存在自尊心下降和自卑等心理,影响其治疗依从性[6]。因此加强对患儿心理干预对树立其治疗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干预可消除其内心恐惧等心理,促进其配合治疗。通过教育和动员家属等来关注患儿生活状态,让其生活规律,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疾病康复。本次研究发现,患儿经干预后,其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明显提高,本次研究对象虽年龄偏小,但已具有一定思维能力,可思考自身生理、健康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可为其提供疾病知识。但患儿因未意识到自己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家属对患儿的高度重视也会致患儿高度依赖家属和医护人员,从而使患儿完全听从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安排,致其被动接受他人护理服务[7]。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疾病知识认知不足而认为哮喘症状消失则是病情控制,一般仅重视患儿病情发作时治疗,而忽视日常监测,所以提高患儿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对提高其自我监测及控制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8]。本文实施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通过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方式让患儿对疾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其积极遵医嘱,坚持用药和记日记等,做到定期复查,更好的控制其病情。尽管采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具有一定效果,但考虑到患儿年龄及生理特点,其学习能力较强,但持久力和意志力较差,因此如不及时强化干预则可能会降低其居家自我护理行为,所以医护人员需定期随访,不断督促患儿坚持,以提高防治效果[9]。
综上所述,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对提高患儿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患儿可严格遵医嘱执行相关治疗计划,坚持日记和分析病情,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为控制及减轻病情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