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寿友
云南省文山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 663500
腹部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在急诊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占致命创伤的1/10,临床对脏器损伤的诊断存在较大难度,倘若在诊断上产生误差,会引发严重不良后果出现,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予以及时、有效的检查方法诊断腹部创伤十分必要[1]。现对CT检查对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纳入本院2010年6月-2018年6月收治98例腹部创伤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手术与病理学检查确诊,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均于受伤后12小时内送医救治;其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33.68±5.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6例,高空坠落伤9例,跌倒损伤13例,打架斗殴伤19例,生产事故伤11例。
1.2.1 腹部X线检查
选择高频X线机(AW.2-XHX100)检查,患者选择腹部立卧位,于腹部与周围组织予以系统扫描。对腹膜与脏器损伤情况认真观察。
1.2.2 CT检查
选择16排螺旋CT扫描仪(西门子)检查,首先予以腹部平扫,于膈顶至肾脏下缘予以逐层扫描,对腹腔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平扫后借助高压注射器于周静脉注入100ml碘海醇造影,注射速度为3ml/s,层厚、层距、螺距分别为5mm、5mm、1.375,电流330MAs,电压120kV。对腹膜与脏器损伤情况认真观察,扫描结束后把图像送至3D工作站予以图像后处理。
观察与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腹部创伤的检查结果。
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如检出率、漏诊率与误诊率用%表示、χ2检验,P不超过0.05,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CT检查的检出率97.96%,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的76.53%(P<0.05);CT检查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分别为1.02%、1.02%,均低于腹部X线检查的14.29%、9.18%(P<0.05)。
表1:不同检查方法对腹部创伤的检查结果分析[n(%)]
腹部创伤在不同类型创伤中的发病率占首位,患者一般会伴随多脏器损伤,损伤部位具有一定复杂性,具有较高的漏诊率与误诊率,病情发展较快,诊疗时机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因此,合理的诊断方法对患者损伤部位与程度的准确判断十分必要,可为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2]。与CT相比,腹部X线检查不能将直接征象显示出来,仅能显示部分间接征象,对肠管损伤的检查有显著的不足[3]。本研究腹部X线检查中漏诊9例,分别为8例肠管损伤与1例肾脏包膜下血肿;14例误诊中包括肝碎裂、肾脏碎裂、肠管损伤,诊断与鉴别存在较大难度。多层螺旋CT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辨率都较强。64层螺旋CT薄层厚度为0.55mm,可予以各项同性扫描,全方位成像十分清晰,使辐射量明显减少,对机体没有创伤性,使漏诊率显著降低,使诊断时间明显缩短[4]。CT检查比腹部X线检查具有如下几方面优势:第一,真正的断面图像:CT检查借助X线准直系统可获得没有层面外组织结构影响的横断面图像。和常规X线体层摄影对比,CT获得的横断面图像层厚更准确,图像清晰度更高,没有层面以外结构的影响。第二,高密度分辨率。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比,CT检查的密度分辨率更高;第三,可进行定量分析。CT检查可对不同组织的X射线吸收衰减值进行准确的测量,借助相关计算,可进行定量分析;第四,可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图像处理:通过计算机与相关图像处理软件,可对病灶的形状与结构进行分析,借助螺旋扫描法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与多平面断面图像[5]。
脾损伤在腹部损伤中非常常见,借助平扫与增强扫描联合检查,可有效显示患者是否存在脾血管破裂以及尿路损伤等症状。本研究中,1例漏诊为普脾脏碎裂,1例误诊为肾实质血肿误诊成包膜下血肿。患者伴随肝脏损伤过程中,明确肝脏有无撕裂伤、实质血肿等,其CT图像上显示结果和脾脏有一定的相似性。胰脏损伤一般于受伤12小时后方可准确诊断,胰周组织存在间隙模糊、积液以及局部肿大等情况。胰腺颈部撕裂伤大于10mm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CT检查不能早期诊断时可选择MCP诊断。存在肠管损伤或肠系膜损伤过程中,借助CT检查可将病灶直接征象充分显示,对间接征象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X线,患者呈现对比剂溢出以及边摸模糊等情况,成像十分清晰。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的检出率97.96%,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的76.53%,说明CT检查对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
总之,CT检查对腹部创伤的诊断,可使患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减少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