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爱娣
摘 要: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担负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任。分析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的具体要求和能力指向,在课程实施中把握好树立科学观、梳理核心科学知识、掌握幼儿科学学习特点以及试教后的评课等几个环节,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活动指导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1-0047-04
近年来,随着两期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教师质量是决定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而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质量的核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自然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1]。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是教育能力,即教师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是幼儿园教育的中心,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能力即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在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特别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重任。因此,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出发,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探索《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分析
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认真分析解读,正确把握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2]。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专业标准》。在《专业标准》中,“能力为重”被定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化了能力的地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计划、设计和实施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的教育活动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活動的计划、组织、实施是幼儿园教育的中心,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的具体内涵包括: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化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这四项要求分别指向教师的不同能力(见下页表)。对这四项能力逐一分析发现,每一项专业能力的获得和形成都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支持(见下页表)。通识性知识为教师设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内容保障,即解决幼儿科学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幼儿发展知识和保育教育知识则主要侧重于为教师提供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方面的智力支持,即回答“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这三类知识是在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后接触的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中逐渐获得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通识课等诸多课程的学习都在为这项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和准备。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属于幼儿园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层层递进、循环往复、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3],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学习。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概述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是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和《幼儿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以及《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指导》等学科相互练习,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幼儿学习发展的五大领域。科学教育为各科教育提供具体的内容,而各科教育又为科学教育的开展给予了生动形象的手段和形式,共同完成学前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是一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原则来研究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科学,具体研究对象是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5],包括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师怎样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及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内容包括幼儿科学教育概述、相关理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等几个方面。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职前教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认识,全面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理论、内容、方法、活动方法和评价等专业知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并能科学合理地计划、组织与实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成初步的科学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的能力。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实施的关键点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致力于学生科学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的形成,在课程的实施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
1.树立完整的科学观,保证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方向的正确性
科学观是指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们对于科学的一种意识或认识[6]10。科学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当代学界公认的正确、完整的科学观不再将科学看作知识的代名词,而是强调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态度并重。反映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指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强调探究的过程,注重幼儿的科学素养,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6]11。幼儿园教师的科学观对其科学教育行为有重要影响,教师所秉持的科学教育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方向是否正确。在幼儿园实践中,科学教育是教师相对感到困难的一个领域,究其原因,有的教师将其归结为自己科学知识的匮乏,认为自己的科学知识就很有限,还怎么给孩子们教科学?还有的教师纠结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效果,认为教给孩子的知识,当时能记住,没几天就忘记了。教师自身科学知识的普遍缺乏会影响幼儿科学教育,但教师对科学的认识、对幼儿学习科学的理解,即教师自身的科学观却是影响幼儿科学教育效果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正确科学观的树立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的问题。
在课程中培养学生正确完整的科学观,需要考虑课程内容和实施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课程一开始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幼儿科学教育的含义、目的、任务等该课程的概述性问题,而是将对科学观的了解和认识安排在第一节课,从“对科学的认识”开始课程的学习。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避免“一言堂”式地讲解科学的发展进程以及正确的科学观是什么,而是组织学生围绕“我所了解的科学”“科学是什么?”等话题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了解自己的科学观。在学生对自身科学观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来总结梳理正确、完整科学观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梳理对照反思自身的科学观,找出自身科学观存在的问题。对每一名学生来讲,在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科学学习活动之前,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科学观并明确其与正确科学观之间的差异所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树立了完整的科学观将能正确把握幼儿科学学习的内涵,教师将不再纠结于幼儿在一次活动中没有学习到具体的科学概念或担心幼儿掌握的科学知识过几天就忘记了,而会更加关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是否獲得了探究的乐趣,是否发展了探究的能力这些更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科学学习的大价值和大意义。
2.梳理科学学科知识,为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提供内容保障
在幼儿园课程领域中,科学领域的内容极其广泛,既有自然现象,又有科技发展,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物理现象等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的各种科学内容,而且充斥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既为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如何为幼儿遴选适宜的科学内容这一巨大的挑战。在幼儿园实践中,在被问到“幼儿需要学习哪些科学知识”时,很多教师答“非常非常多”“很繁杂”“多得说不清”。这些看似无奈的回答反映了教师自身对科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文科背景居多,有关科学的知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帮助学生梳理科学学科知识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的一大重要任务。实际上,幼儿可以学习的科学知识并非“多得说不清”,也不是杂乱无章、无据可循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科学的学科特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科学知识分类方式。刘占兰博士认为,幼儿科学学习的知识包括六个方面: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物体、常见物理现象、天气和季节变化、科技产品和环境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7]。张俊教授将幼儿科学学习的内容划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类[8]。
本文以张俊教授的分类方式为例,说明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学科知识。首先,以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为核心概念,在全班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发言,分别列出三个核心概念之下的核心知识;其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逐条梳理适合幼儿学习的核心科学知识经验,形成各小组的核心知识经验;第三,教师抛出张俊教授团队研究提出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下的核心知识经验,对比分析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形成最终的幼儿科学学习知识体系。学生主动参与学科知识内容的梳理活动,能够真正内化学生对科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内部的科学学科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在极其广泛、繁杂的科学知识中为幼儿选择学习内容提供具体的指导。
3.掌握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为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提供策略支持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探讨幼儿科学教育“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上述科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梳理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问题;而“怎样教”问题的解决则主要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对幼儿“怎样学”的理解和把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基于对幼儿学习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掌握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能够为学生计划与实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指导策略和方法,提供理论和实践智慧。
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幼儿的科学学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幼儿学习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如幼儿更多地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幼儿的科学学习不像成人是在抽象水平上的概括和推理,更多的是具体形象思维水平上的观察和探究,幼儿必须通过对事物的具体观察来了解事物的特征,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参与的探究活动来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这些都是不同于成人科学学习的特点。成人(包括学生、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很多时候都不自觉地将幼儿的科学学习等同于成人的学习,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幼儿所经历的科学学习过程。成人在学习一个科学知识时,往往强调对某一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幼儿对某一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关注是否经历了亲自的操作探究,这种探究是否是基于其现有的经验水平。对于幼儿来说,只有直接建立在其观察经验和具体操作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学习。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中,需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幼儿的科学学习特点。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首先,教师应精选小、中、大年龄班科学活动的典型案例各一节,并在课前进行充分的解析,提出学生观看的要求和思考的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活动视频,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幼儿行为和语言表现,必要时反复播放,尤其要注意的是根据教师所提问题进行聚焦式的观察和记录,而不是从头到尾泛泛而看;最后,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中幼儿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形成学生对幼儿科学学习特点的初步理解和掌握。在真实、生动的案例中带领学生了解幼儿的科学学习,学生才能对幼儿科学学习获得最丰富、最饱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对教育活动中的方法策略进行有的放矢的安排和运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除了上述在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来实现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下园试教的机会。在过去的试教活动中,我们更多地引导听课学生关注试教学生本人或小组的试教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情况,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执教者身上。然而,对于职前幼儿园教师来说,由于缺少和幼儿长期相处的经历,他们对幼儿的学习特点是陌生的,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表现也是陌生的,因此,借助试教环节,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幼儿科学学习的行为和方式,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幼儿科学学习特点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可引导学生集中观察一个幼儿或一组幼儿,观察的内容也应具体化,可以是幼儿在科学学习中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幼儿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究行为,或者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合作互助情况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了解幼儿科学学习特点的切入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内容,可一人独立观察,也可几人组成观察小组,观察活动结束后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观察记录和反思,在集体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交流。
4.重视试教后的评课,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
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的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指导策略。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实施中,学生在学习了幼儿科学学习的一般理论问题后,都要进行模拟教学或幼儿园试教活动,通过试教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初步尝试。目前,学生试教活动已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各级各类学校都有试教活动的安排,在每节试教活动结束后也有评课环节,但大部分评课活动都是在试教的现场进行,教师主评,夹有少数自评或随意他评,主要目的是指出试教者的问题和不足,往往用时很短。笔者认为,相对于试教活动,试教后的评课对学生的学习更为重要。试教和评课是学生实践活动中两个同等重要的活动,学生通过试教活动践行了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这只是完成了实践活动的一半任务,更重要的另一半任务是对学生的试教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肯定其做得好的地方,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使每个学生的试教活动能够成为其反思自身学习的重要抓手,在反思中明晰理论、提高实践的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9],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助于其专业能力的快速发展。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实施中,试教后的评课可按照如下程序展开:首先,针对每个学生的试教活动组成专门的评课小组进行评课,试教前做好视频拍摄、拍照、观察记录等分工;其次,在试教活动中按照具体分工认真完成各自任务;第三,试教结束后的一周以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课,必要时反复观察录制的试教视频,制作评课PPT。同时,试教者个人做好自评准备;最后,在课堂中进行集中评课,可按照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顺序进行。在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集中评课中,试教学生和听课学生都会有较大的收获。试教者能够根据多方面的评价反思自己在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寻找可能的原因;听课学生通过多次参与评课活动,能够训练其思维能力,培养其敏感性。从最初听了很多活动,发现不了问题或者发现的都是表面问题,逐渐成长为较快速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寻找到表面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持续提升学生本身的反思、评价、总结、观察等教育技能,为其日后更好地适应岗位提供有效保障[10]。
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在本质上是一个概念转变的过程,即从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同时,幼儿科学技能的掌握,也要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幼儿阶段,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这也给幼儿的科学学习造成局限[6]26。虽然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其个人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但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的科学学习不可否认地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教师是帮助幼儿进行有效科学学习的重要他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作为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核心专业课程,必须始终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在课程中研究学生、研究幼儿、研究科学,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反思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