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课万人” 透视语文课堂新常态

2019-03-14 13:32刘丽娜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常态文本语文

刘丽娜

钱塘潮美,西湖茶醉。人间天堂,千课荟萃,万人空巷,杭州的“千课万人”之所以会成為教育的品牌,是因为她播撒着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期四天的“千课万人”小学语文新常态观摩研讨会结束了,冷静思考:语文的新常态到底是怎样的常态呢?

崔峦老师说:新常态课堂,核心词是常态,关键词是新,“常态”即是“守正”,“新”即是“出新”,守正出新是“新常态课堂”的主旋律。

王崧舟老师说:文化是新常态课程的核心价值。

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魏星的观点是:

站在儿童立场,充分尊重儿童自发的主体性,并通过对话将自发的主体性提升到自觉主体性层面上,追求以“学得”促进学生自我“习得”的课堂。

我个人更趋向上海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吴忠豪的观点:新常态语文课堂,应该是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的,教学的目标聚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过程凸显学生的学习实践,教师教得清清楚楚,学生学得明明白白。要坚决扭转那种以展示教师文本解读功力,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的讲读分析式的旧常态。

纵观杭州“千课万人”这二十几节典型课例,无论是以孙双金、王崧舟、虞大明等为代表的杭派,以戴建荣为代表的海派,还是以张立军、王玲湘等为代表的京派,课堂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积极语用为坐标,体验探究言语生成的过程和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言语的“有限手段”来实现“无限运用”,这些大家无一不在诠释着语文的新常态——由传统的“教教材”,解读文本式的“讲读”,向“用教材教,发展言语思维” 的教读转型。

如何实现从“讲读”向“教读”的转型?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不妨从这些名家们的课堂中寻找答案。

一、培养问题意识,是“教”的起点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独立自主思考探索的能力和品质。首先就要从问题意识的培养开始,教学生问问题。

台湾老师李玉贵执教《蝙蝠和雷达》是这样在“问题”中开始的,没有引人入胜的导入,没有众说纷纭的回瞻,开门见山的是让学生针对文本阅读后发现了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直接就把学生推向思考探索者的位置,成为阅读文章的主导者。这样的课堂学习出乎学生的意料,实施起来很有难度。可能是因为缺乏平时的历练,所以很多孩子开始并没有问题,即便是提出了问题也都是初读文本就能解答的,毫无思维价值。如:人们为什么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示之类,并不是自己真正不解的问题、真实的问题。于是李老师顺学而导,鼓励学生从提一个笨问题开始:蝙蝠不用眼睛看东西,那长眼睛干什么?继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我想进一步思考点儿什么?真的是那样吗?有没有其他可能?”并以身作则,作了示范:我读文章第一段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两个亮点,为什么是一红一绿两盏灯等,这些在文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随后李玉贵老师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之后再来提出问题。孩子们也渐渐学会了在思考中去提问,提出了诸如“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谁最先注意到的”等较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是在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伪”问题,而是需要深入思考探究的“真”问题。

除了学生自主阅读提问,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富有思维含量的训练还有很多。例如,在学习第七段时从文本中找出关键词语来概括蝙蝠夜行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抓住课题中“和”字的比较解读,全篇内容的图表式解读练习以及“文本1到6段,可以不可以写”的思考阅读等。

没有问题可提——提笨笨的问题——能根据文本提有价值的问题——课堂生成新问题,经历了这样的问题历程,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常常犯这样的经验主义错误:认为学生提问只是上公开课时做给他人看的,小学生哪里提得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有意或无意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老师只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因为学生并不是零起点进入课堂的,所以老师越是讲得滴水不漏,课堂问题就越大。要教学生不会的,给学生想要的。

三年前,我校就开始了前置性学习的研究,要求预学做到“三个一”:

一是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

二是试着完成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或者完成课后学习指南里的问题)。

三是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课上集中探讨解决。

我们把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教”的重点,设计语文四大板块的预学:预读,预查,预思,预问。通过学生的课前预学,找到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课堂学习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我欣喜地看到我们学校的一批年轻教师正在设计并使用预学单,提前对所学内容进行研究,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预热课堂,让课堂升温在前。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学早早地就开启这样的教学模式,四年级,五年级,到了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定会大大提升,课堂上定会百花齐放。现在我教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预学来设计课堂教学,书写讲义,制作PPT来讲课。从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到学生问学生答,学生讲学生听共同探,学习主体与学习方式逐渐实现翻转。

二、思维与语言“双着陆”,是“教”的路径

薛法根老师执教《谈礼貌》这篇枯燥乏味的议论文,不急不躁、循循善诱,他平心静气,与孩子们一同“谈礼貌”。 他幽默机智的话语,礼貌谦逊的谈吐,谦和亲切的教态,以及刚劲而又婉柔的板书,本身就魅力十足,尤其是他那高远的人格魅力如一棵深山幽谷里的兰草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当孩子答非所问时,薛老师这样说:对不起,是老师问题没说清楚;当孩子因紧张嗓子不舒服,而支吾不语时,薛老师这样说:每个人都有特殊情况。当一个孩子因看不清屏幕而朗读不流畅时,薛老师牵着他的小手,带他来到离屏幕较近的位置……

教师的教学智慧远远不止于此,薛法根老师的《谈礼貌》这节课对教材的二度整合开发,给了那些整天喊着“不能只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的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一篇看起来很烂的文本,我们教者该如何去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薛老师在“教”字上做足了文章。我總结了一下薛老师的四教:

一教字词句。开课时,薛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漂亮的古汉语文字“兼”,从字形入手解读“兼”,再让学生给兼字加偏旁,形成“嫌”“谦”“廉”等字,巧妙而又轻松地导入到文本中的古训、格言、警句中,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浓郁的语文味便悄然入心。

二教概括之法。薛老师让学生读文本里的故事,教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故事的内容。

三教比较之法。读懂议论文的例子,层层推进“谈”礼貌的重要,娓娓道来传授“谈”礼貌的策略。

四教情感、态度、价值观。当学生困顿时,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和引导,学生读对——读懂——读明白,教师导说——导写——如天籁。

薛老师把准文体特点不仅仅是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重点放在“为什么这样写”的方法教学策略上,学生在悟文理、得文法之后,创设规劝牛先生的情境,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和课前出示的古训格言警句去“谈”,水到渠成,看似“好玩”的谈,其实是为训练语言与思维精心设计之作,真正体现了文道合一的思想。

一次次等候,一份份温情,一声声鼓励,一番番点拨……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喷涌而出。你一句“我认为”,他一句“我有补充”,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自信满满,畅所欲言,那文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清脆悦耳,耐人寻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融为一体,到最后学生完全占据了课堂,教师的教逐渐隐退,达到了“不教”的境界。这正是“教读”不可言说的佳境!

我们“教”就是为了“少教”和“不教”,如何做到?我想,要正确处理好“教这一篇”与“教这一类”的关系,找到正确的路径——让语言和思维双着陆!

三、阅读指向写作,是“教”的目标

“学生思维缺席的课堂,是伪课堂;不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都是耍流氓。”这是一位专家在点评何捷的课时说的一句话,乍听起来有些“粗”,细想却不无道理。

请看,何捷《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中的设计理念:

超越对文本内容层面的浅层且耗时费力的教学,将文本当作儿童学习“回忆录”这类特殊文体的学习样本。了解文体的样式,探寻写作密码,开拓写作路径,为课后能够真实地参与回忆录文体的写作做准备。同时,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一段特殊的历史,认识历史伟人的革命情怀,受到精神与思想的洗礼,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预期。

从他呈现的“教学预案”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观意图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文体特征,探寻写作密码,开拓写作思路”,细细评析何捷的课,更体会到了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写作本位”。 以写观读、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从读学写、读写并重,这是何捷《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的客观效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弱化和矮化阅读教学,是偏颇的、不科学的。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生活节奏飞快,通过阅读获取信息,通过口语交际进行交流,比单纯的书面表达更为重要;再有,阅读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建构精神世界的任务。 写作本位的提出者有一个观点,“言语秘妙”乃语文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作为阅读,要理解“言语秘妙”;作为写作,要运用“言语秘妙”。“言语秘妙”为什么不能成为读写并重、读写互动的一个支点呢?

一篇文章的教学,要着重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文本言语的生成,揣摩作者是如何表现情感的;二是儿童言语的生成,思考如何以课文为载体促进言语智慧的生成。其实,看何捷教学《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他已经在尝试构建一个读写一体化的新体系。这是多么有益的探索,是语文课程改革多么值得珍藏的财富呀!学语言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更好地用语言吗?

四、开启裸课模式,是“教”的态度

这次“千课万人”观摩研讨活动,印象最深的当属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杭派名师”学科导师张祖庆执教的《灵犬莱西》,不仅是因为他的课采用猜测阅读,书影互文,别有一番风味,更因为他舍弃完美追求真实之美的勇气和灵气,强烈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听课者。

长期以来,公开课试教仿佛天经地义,一次次备课,一次次试教,一回回推翻,一番番重来,折腾得死去活来,授课人日里磨课,夜里梦课,几乎疯狂与崩溃。听课者最终看到一节精彩绝伦完美无缺的课。试想想,我们一线老师常态的课堂哪来那么多的时间磨合准备?再者,一节花了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准备,被打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课,其示范研究价值在哪里呢?又有多少可以效仿的呢?我认为,这样的精彩可以说成是“伪精彩”,且慢喝彩!

他说:老师上课应该像律师学习——不预演,不雕琢,真实地呈现过程。把“工夫”花在“功夫”上。于永正、王崧舟,这些前辈都是在“用一辈子备课”,他们把工夫下在课堂以外——文本的细读功夫,板书的功夫,背诵的功夫,点拨的功夫。在他们的课堂上,你听不到行云流水的语言,看不到热热闹闹的场面,他们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了首位,以成就学生的精彩为己任。

精彩是无法预演的,磨砺才能精彩连连。不试教,并不等于不备课,不仅如此,反而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之前必须用心研读文本,思考方案,并对各种可能进行充分的预估,以这样的状态进入课堂,往往有种莫名的兴奋,仿佛在前往某地探险。而且,上完课后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裸课,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在磨砺中滋生教学智慧!于永正老师的那句“孩子们,我还差你们一节课!”道出了老前辈的一颗拳拳之心,也说明了语文课的魅力——遗憾美!有遗憾就会竭力去弥补遗憾。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总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工夫”花在磨课的“功夫”上?让我们的课少一点遗憾,多一点精彩!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之下,当下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与学生和文本对话,于是引发了是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还是在教师带领下与文本对话的“文本解读”。反思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在“带着”,有时是“拽着”,甚至是“代替”学生与文本对话,觉得有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匆匆》《隔窗看雀》《壶口瀑布》等这类文章不讲可惜,讲少了不甘心。有些文章语言平实,觉得很难挖掘什么对话价值,就让学生读读而已,不知道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让文尽其用。长此以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与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些语文核心素养又如何能落实呢?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内心的火焰。新常态就是点燃了学生、教师内心火焰的课堂。新常态课堂好比是一次师生共赴的精神旅行,师生首先面对的是“去哪里”“怎样去”,在奔赴“目的地”的过程中需懂得取舍,在关键地方驻足欣赏,不要只是一味地频频拍照……在师生的相互悦纳中开启情与趣,在思想的碰撞中丰厚知与理,在相互的瞻顾中提升智与能。

猜你喜欢
常态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