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园园 穆闯录
摘 要:随着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毕业群体越来越大,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目标往往不匹配,从而也导致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相比于理科类研究生毕业生,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没有一定技术功底,其就业难度往往高于理科类研究生毕业生。本文主要是在总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指导实践基础上,分析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理论上归纳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模式,为高校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难提供解决之道。
关键词: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文科类;就业指导
一、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一)文科类研究生就业意向单一,集中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2016届至2018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集中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越占总人数60%,但是近三年学院公务员录取人数(以截止毕业当年6月底录取情况统计)仅占总人数的2.5%;签约事业单位硕士毕业生人数仅占总人数7%。因此,就业意向的单一和集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
(二)文科类研究生女生过多,就业期望值较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每届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中,女生人数多,约占总人数的65%。受传统观念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束缚,女研究生的就业目标多是符合“钱多、事少、离家近”标准的单位。对照这样的标准,她们的就业意向多是高等学校教辅岗位和家庭所在地事业单位。但是女生在面临就业时,竞争力显著低于男生,尤其是二胎政策出台后,各类用人单位从将来的用人成本和工作计划上考量,不可避免的会有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
(三)文科类研究生就业能力不足,导致毕业生就业“碰壁”问题增多
据访谈调查,大多数文科类学生选择攻读继续攻读研究生的目的是“回避”就业问题,这也就导致越90%的文科类研究生没有职业规划,对于就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往往临近毕业生还没有准备简历,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也一窍不通。所以就业过程中产生了简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面试屡屡碰壁,进而严重挫伤学生就业自信心。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就业指导对策
(一)认真分析问题,精准施策
一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学院研究生就业都面临诸多客观和主观问题。学院党政联席会、每周管理干部例会、学工干部例会都会提及学生就业问题和困难,群策群力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方向。例如,针对导师推动就业难问题,学院实施导师所带学生就业情况周通告制度;针对“公考多”问题,学院加大经费支持并邀请中公教育、领军教育等辅导机构来校培训、指导毕业生。针对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学院多次邀请具有国家就业指导中级以上证书的教师为学生开展简历指导、面试技能培训等
(二)党旗领航,“党建+”模式推动就业
在就业工作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学院党旗领航工程充分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党旗领航工程主要分为积极分子领航普通学生、党员领航宿舍、支部领航班级三个层面。支部领航班级层面通过就业信息共享、“求职故事讲给你听”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毕业生就业,党员领航宿舍层面也出现了多个党员所领航宿舍研究生全部就业的情况。党旗领航工程活动,加深了毕业生间的相互沟通、就业信息的互通有无,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三)直通服务,实践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为切实帮助毕业生就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在2016届至2018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指导中连续开通就业直通车服务近15次,学生参加西安高校大型招聘会报销来往车费5次。学院文科背景、专业分散等困难决定了开展文科专场招聘会难度。学院为克服困难,学院领导、管理人员、就业辅导员、学生等多方为学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同时,还针对有意愿参加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北政法等几所高校大型招聘会的研究生开展就业直通服务。就业直通服务增加了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的机会,也在就业实践中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
(四)基层就业,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发展学院历届研究生毕业生中都存在“女生多”的问题,经过调研、约谈,“女生多”是阻碍就业的浅层次问题,深层次问题在于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多数女生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就业方向多选择公务员、高校、事业单位等稳定的工作,因此导致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不匹配。针对此问题,长期以来学院都关注在基层工作的校友,也多次邀请新疆、河北、江苏、陕西等地参与基层工作的校友和应届毕业生分享基层故事和就业经验,有力推动了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目前,选择在新疆、青海、河北、陕西、河南、广西等基层工作研究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三、总结实践经验,凝练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
(一)前期摸清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意向,及时端正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观
研究生入学教育中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低年级开展就业意向摸底。针对研究生就业意向单一的问题,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相关实习以及优秀校友返校座谈活动。提高研究生职业认知的同时,也能够端正研究生就业观。当然也要做好无就业意向研究生就业动员和目标确定工作,特别针对文科类毕业生应多开展基层就业人物访谈和座谈,推动更多的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成为基层党政管理干部的后备军。
(二)中期依据就业意向分类举办就业培训,尽快提升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能力
基本稳定学生就业意向后,需要做的是分类指导并举办就业技能培训。针对坚定选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文科类研究生开展公考笔试技巧、面试技能培训、模拟考试等;针对选择高等学校教辅岗位的研究生开展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笔试面试系列培训班,条件允许的吸纳该类研究生参加学院管理岗助理工作;针对选择企业单位就业的研究生开展简历指导、简历大赛和无领导小组、结构化面试的模拟;对于选择继续攻读博士或出国留学的研究生要办好学术经验交流,讲好各类就业政策。
(三)后期多举措提高就业动力,推动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临近毕业季,要发挥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导师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全员育人的作用,多方面动员研究生参与就业,并认真分析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面臨的就业困难,及时提出解决困难的对策。党政领导干部可以带领实施“党建+就业”,以党建活动带动就业工作;辅导员开动脑筋多带研究生走出学校,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导师和专业课老师可以联系优秀校友为研究生就业拓宽思路,切实提高其就业自信心。
“前期摸底+中期培训+后期提动力”的就业模式,与文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非常契合,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就业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实地解决了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难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慧.女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2]赵攀.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3]马佳慧,吕婷.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精准指导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6(05).
[4]庄琪.新时期文科类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窘境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2).
[5]刘寒青.文科类毕业研究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