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胜,侯绪冉,左梦坡,韩枫,王业群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后浇带。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浇筑时间也不同,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将结构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成为渗漏隐患较多的位置。如何减少后浇带渗漏隐患,提高整体结构质量也成为工程的一项重要施工难点。
结构基层的处理对后续防水工程施工至关重要,基层处理不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结构垫层或顶板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未进行收光处理,表面粗糙,若后续采取聚氨酯等液体涂料进行涂刷,很难保证涂料形成整体膜,从而增大渗水隐患。
灰尘未清理干净直接进行后续防水施工,聚氨酯等液体涂料涂刷过程中灰尘混入涂料中,导致聚氨酯等液体涂料与基层粘贴不牢和产生细小的孔洞,增加渗漏隐患。
①漏筋未处理:顶板基层漏筋未进行处理就进行聚氨酯防水涂刷或SBS卷材铺设,极易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因此要严格进行工序验收,基层处理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对擅自进行要制定相应处罚措施并要求进行返工处理。
②其它质量缺陷未修补:混凝土开裂、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未处理擅自进行防水施工,增加渗漏隐患。
养护时间不足,基层内水蒸气未完全蒸发,此时涂刷聚氨酯等液体防水涂料容易使涂料表面产生气孔,不能形成完整的膜,增大渗漏隐患。
①模板设计与搭设时必须考虑在后浇带处单独搭设以便于将来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其它满堂脚手架拆除,留下后浇带部分的模板和支撑。(理论上要求梁、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0%才能拆除)。这样后浇带处的支撑设计就要考虑到荷载的取值必须满足这部分支撑独立复合的要求,对模板和支撑采取必要的观测和维护措施此种办法能够使后浇带处混凝土不因拆除模板而被扰动,产生不利的结构受力破坏。
②后浇带严禁先拆后顶:待两侧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但在后浇带处必须及时回顶,辅助相应的加固措施,严禁在后浇带强度未达到强度前进行拆除,这样极易导致后浇带应自重产生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增大渗水隐患。
③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工程发现模板满堂支撑架体若在后浇带处分开支设,由于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在拆除满堂脚手架时对后浇带处支撑影响较大,工人的操作难以保证后浇带处支撑系统独立完好,对于在后浇带脚手架在支设和拆除时有专人进行旁站监督。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基层处理,加强验收工序,对于质量缺陷等问题必须进行处理完善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防水工序的控制是后浇带渗漏控制最关键的一环,常见的防水材料按照性状划分包括:防水卷材、911聚氨酯防水材料、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防水工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绝大数工地在合同签订时就明确指定防水材料的品牌,但很多工地是施工过程中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经常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常见的手段包括以下方面。
①未进行验收,擅自用其他品牌材料施工。
②串通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人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③向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提交指定品牌的防水材料资料,但实际进场的材料不合格。
④向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提供指定品牌的防水材料资料,进场的一小部分材料也是合格材料,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是不合格材料,合格材料一直放在现场,容易使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产生错觉。
⑤对材料合格证进行造假,将不合格材料粘贴合格材料的合格证。
①基层要求:基层要平整、无起沙、无污物。凹凸不平处和基层变形缝、裂缝需用水泥砂浆找平。与基层连接的管件、卫生设施及地漏等必须要牢固,接缝要严密,收头要圆滑,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②涂膜施工:一般要求分三遍涂刮,第1层涂膜固化12-24h后,进行第2层涂刷,涂刮方向与第1道涂膜方向垂直,第三遍涂膜上如需采用刚性保护层,为增加防水涂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的粘接力,可在涂膜尚未完全固化时,在其表面稀疏的撒上干净的砂粒,待粘有砂粒的涂膜固化后,再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
③细部附加防水层:在阴阳角、管根、裂缝和变形缝等细部应涂刷附加防水层。
④SBS等粘贴卷材搭接长度不足或粘贴不牢固,增加渗漏隐患。
⑤对于双组份聚氨酯涂料,若在施工过程中配比不对,也严重影响聚氨酯的效果。
因此加强材料验收及过程监督是对材料合格的重要举措,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踪,要求施工单位每道工序必须进行报验,否则不予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这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要求。
防水保护层是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上浇筑混凝土保护防水。常见表现为顶板防水施工完成后浇筑底板混凝土,顶板防水施工完成后浇筑100mm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开裂。
后浇带与塔吊洞口等其他不可避免的洞口交接处若干处理不善容易导致渗水。常见的有将防水保护层直接浇筑到洞口边,导致后续洞口位置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不足,增加渗漏隐患。因此遇到洞口边要预留500mm后浇带,预留部位的后浇带后期与洞口一起处理。
常见的外墙后浇带采用灰砂砖砌筑突出墙面120mm的墙体,然后浇筑混凝土,对砌筑的灰砂砖进行粉刷,待达到涂刷外墙防水要求时在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在后浇带墙体出进行两道卷材设防,减少渗漏隐患。
一般底板防水为卷材防水,外墙防水为涂料防水,因此在施工过程需要将底板防水上翻至承台上口300mm。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无论基层处理、防水施工,每道工序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品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其产生破坏,减少渗漏隐患。
为了更好的减少后浇带渗漏隐患,文章主要从基层工序的控制、防水工序控制、防水保护层工序控制、其他方面及成品保护等几个方面来减少后浇带渗漏隐患,后浇带质量控制对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及寿命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