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的植物景观营造探析

2019-03-14 21:39郑林贤殷子超
安徽建筑 2019年12期
关键词:茶社杨树水面

郑林贤,殷子超

(1.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安徽 合肥 230000;2.陆军边海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8)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个由退耕还林的人工林经过生态修复而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有植物280多种,森林上层以杨树为主,辅以水杉、女贞、湿地松等;中层以次生的香樟、桑树、乌桕等为主;林下由棕榈、木芙蓉、藤蔓等植被组成,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削减了巢湖污染和构建了生态屏障,具有人水和谐、城湖共生的特点。

1 植物配置的因时、因地、因材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照因地、因时、因材制宜的原则,来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主景题材的变化)、形变(空间形体的变化)、色变(色彩季相的变化)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

1.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的立地环境条件,以及景点、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造景要求,在保护好原有树木的前提下,结合造园的其它题材,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基础,合理地选择树种,力求适地适树。

1.2 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可创造出特有的园林空间艺术特点,即形象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形态随树龄增长而改变,色彩随着季节更替而不同。园林植物的色彩在配植中能带来极明显的艺术效果,一方面由于植物本身具有季相特点,形成园林景色的色彩变化:另一方面是采用不同色彩的花木配置,构成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色。在一个局部或一个景点,突出一、两种园林植物作为季相特点。形成四季有景,各具特色的独特景观。植物配置也要注意保持景观相对的稳定性,即使为了早日取得绿化效果,采用快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配植时,也需考虑近期与长期的一致性。

1.3 因材制宜

因材制宜强调的是植物配置形式,好的植物配置有助于创造园林境界的特定气氛,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如不规则形的阔叶树,宜于构成潇洒柔和的景象;整形的针叶树,则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因材制宜就是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观赏特点,全面考虑植物在造景上的观形、赏色、闻香、听声的作用,结合立地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合理布置,这也是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中常用的传统艺术手法。

2 景观营造中植物配置的特点

2.1 入口观景台的植物配置

环湖大道公园东入口的观景台,名为迎春台。结合地名在台上大量种植早春枝条缀满黄色小花的迎春作为地被;局部点缀香樟、栾树、桂花、紫荆、紫薇组成的植物组团;树茎、枝为金黄色的黄金槐,呈带状栽植。迎春在常绿草坪的衬托下十分醒目,构成了迎春台的主景,点缀的植物组团和带状栽植的黄金槐则丰富了景观层次和冬季色彩。

环湖大道公园西入口的观景台,名为玉兰台。数百米的红花玉兰在路边列植,以常绿植物香樟、桂花为背景,配以红叶石楠作地被,在地域较宽的部分,增植白玉兰、紫玉兰。先花后叶的玉兰花,在早春绽放,红花、白花在绿色的对比中异常夺目。在与玉兰台一水之隔的带状湿地的迎坡面上片植早春先花后叶,着色率很高的金钟花,堤上坡下遥相呼应,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游人带来浓浓春意。

2.2 观光道路的植物配置

樨香路是公园里的一条主要观光道路,两侧原先种植有杨树,且地下水位较高。为打造该道路景观,在路两侧十余米处以自然形态挖沟,利用挖出的土方营造微地形。地形从道路向沟边倾斜,以利排水。为契合路名,在微地形的较高且光照较好处种植木樨科植物,如桂花、紫丁香、雪柳、金钟花、金森女贞等。

水沟边荫蔽处种植常绿的石菖蒲和以地下茎越冬的鱼腥草;光照较好处种植水生美人蕉。为有利于补种植物的采光、通风,在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杨树情况下,适当的去除一部分枯死、风折和衰弱杨树,在树下选用花葶高、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地被种类,如叶色亮绿有光泽、晚秋开花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大吴风草与夏季开紫色花的多年生草本紫萼混植;其上点缀桂花、紫丁香、金森女贞球组成的植物组团及金钟花或雪柳丛植的花丛。春季金钟花的黄色花、雪柳的白色花和紫丁香的紫色花;夏季紫萼的紫色花装点着林下;秋季丹桂飘香,美人蕉的红色花、大吴风草的黄色花竞相开放;常绿的桂花及金森女贞球则增加了冬季绿量。

2.3 荷花观赏区的植物配置

荷塘落玉景点为两条道路与一条水渠围合成的梯形水面,水中片植荷花,是公园的荷花观赏区。水面与沟渠之间为10~20m不等的带状空地,水边叠有长约40m,高1~3m的黄石假山,周边为原有的杨树林。

低矮的假山与高大的杨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假山的土黄色与树木的绿色对比也显突兀。为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沿沟渠约150m长的范围内片植池杉、落羽杉,少量穿插中山杉以延长绿色期,形成分隔杨树与假山的背景林。塔形树冠的池杉、落羽杉和中山杉与弧形树冠的常绿乔木香樟、秋季叶色橙黄或红色的落叶乔木乌桕、五角枫,秋季叶色红色或黄色的高大挺拔的落叶乔木枫香、银杏构成高低起伏、塔形与弧形变化的色彩斑斓的背景。在落叶乔木前自然式丛植桂花,常绿乔木前点缀几丛金丝垂柳,以丰富冬季景观。

在假山的层峦起伏间点缀些秋季开花或叶色变化的木芙蓉、伞房决明、红枫、鸡爪槭、羽毛枫、卫矛、山麻杆等灌木,背面局部以凌霄、常春藤攀爬缓和岩石生硬的线条,两侧点缀几丛花叶芦竹,增添野趣。

2.4 传统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

茗舍听风茶社是一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茶社一隅植一丛芭蕉,其下配置常绿的阔叶十大功劳、无刺枸骨球及洒金大吴风草,弥补芭蕉冬季落叶造成的绿量不足。雨打芭蕉淅沥沥,为茶社凭添动态景观。局部种植的深山含笑及栀子花既增加了绿量,又与对面小岛林下地被玉簪为茶社春、夏、秋不同时段送去清香。茶社的转角处分别配置造型紫薇、红花檵木球、无刺枸骨球及红枫、杜鹃球组成的植物组团,弱化了建筑物的硬角。空调外机的栅栏上以金银花、常春藤美化。

茶社后有一片人工开挖的水面,以黄石驳岸,周边原种植有高大的杨树,水中设有三座岛屿。为丰富水边景观,增加景深,以常绿的乔、灌木雪松、女贞、石楠植于杨树前,形成厚重的绿色背景。

水边种植垂柳,柔条拂水;在秋叶变红的落叶乔木乌桕边种植常绿的杨梅,水中倒影红绿相间;丛植的伞房决明向水面倾斜,花开时花冠散开,扩大了花冠的立面,又像从水边伸出的一束金黄色的鲜花,掩映在水中,为水面带来了秋色,丛植的伞房决明也对水边的污水处理设备起到了遮挡作用。黄石驳岸的空隙中点缀杜鹃、南天竹、茶梅、金丝桃、细叶针茅等植物,更能增色添辉。

远处溪流岸边丛植迎春,让游客感受到春的讯息。小岛上造型黑松、造型朴树枝条伸向水面,一泓水池,倒影摇曳,却也显出大自然的朴素和宁静。水中适当种植花叶芦竹、黄菖蒲、石菖蒲、睡莲,水生植物不宜过多,要留出一定的水面方能形成倒影。

3 结语

水面是一个形体与色彩都很简单的平面,为了丰富水体景观,水边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不宜与水体边线等距离地绕场一周,而要有远有近,使水面空间与周围环境融合成一体;在立面构图上,配置的植物轮廓线要高低错落,富有变化。

不论大小水面,无一不借助植物创造丰富多采的水体景观。水旁的植物配置则加强了这种静态美感,它不是绚丽夺目,五彩滨纷,而是幽静含蓄,色调柔和。植物在形态和色彩上的四季变化加强了水景的趣味,丰富了水边的色彩,把水面装点得更加有生气。

猜你喜欢
茶社杨树水面
我的样子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跟踪导练(五)
宣城星级酒店内开设茶社的探索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传统文脉在旅游景区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以九里沟景区卢仝茶社的规划改造为例
争夺水面光伏
一块水面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