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江
中医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作用及影响深远。
治疗癌症的经典方法是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抗癌药治疗,还有新兴的分子靶向与免疫药物治疗。但在中国,还有一种癌症治疗方法深受欢迎,就是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与西医诊治癌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很多方面弥补了西医的不足。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人体内正与邪的搏弈变化,正气强盛,邪不能入侵,不会生癌;正气不足,邪乘虚而入,正邪交争,癌症产生。这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础理论。
邪即致癌因子,分外邪与内邪。外邪是环境中致癌因子,内邪是人体内的表现。邪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热毒、湿、痰等症。疼痛就是气滞、血瘀的表症。
正气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组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起决定性作用,正气不足,才会有邪气踞之。正气包括阴、阳、气、血几个方面。正气虚是生病根源,具体可分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人体每个脏器都可发生上述的虚弱体征,这种虚弱是肿瘤发生的基础。
基于上述理论,中医治疗肿瘤必然要根据脉象、舌象,用四诊八钢辨证施治。所以中医专家在治疗肿瘤时常用四种治疗立法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培本。很多中医专家不赞成用以毒攻毒,因为这种方法可能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期,中医师所施处方用药皆有明显不同,且处方药物剂量随病情也有增减,根据病情的需要作出合适的处置。同一方剂,可能兼顾清热与扶正,抑或化瘀同时散结、解毒。高明的医师善用攻坚,同时打围,总之会使患者尽快获益,改善病情。
中医治疗肿瘤最大的目的是扶正祛邪。在肿瘤早期、中期、晚期,正邪表现比例不同,而中医最宝贵之处在于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即明辨肿瘤疾病的正邪虚实状态,在不同阶段,改变策略,或以补气,或以祛邪,让患者尽快复原。
中医治疗癌症处方大致分为三部分:辨证用药、抗癌用药、对症用药。这三部分结合,对患者可以全面处置,兼顾疾病的“标”和“本”,让患者获益匪浅。
中医临床用药还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根据病情辨证施治,给予汤剂处方,由病人自己煎制或由药房代煎。第二是把中药制成成药,针对病人疾病共性,统一服用中成药。前者针对病人个体化,后者用药方便,符合一部分病人病情治疗的需要。
中医治疗肿瘤,还有一些偏方、验方。这些偏、验方有些是有历史渊源或经验相传的处方、秘方,临床上或许有一定疗效。但有些偏、验方,未经专业人士评审,也不一定有效,还可能有一些副作用。所以患者和家属不应轻信偏验方,最好征求有经验的专家的意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肿瘤的所长,有计划地综合中西医治疗,发挥中西医各自优点,趋利避弊,可使治疗方案顺利进行,让病人有更好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
中医与手术结合有三个优点:术前用中医药治疗,可为手术作准备,改善脏器功能,改进病人体质;术后用中药恢复病人元气,减轻手术副作用;术后长期用中药,补气血,增加免疫功能,减少复发转移。
中医治疗与放疗及化疗结合,减轻放疗及化疗不良毒副作用,保护骨髓,保证血象平稳,使放化疗可以顺利进行。放化疗可能损伤病人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中医药可以发挥保护免疫功能的作用。放化疗还可能引起病人许多不适症状,如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中医药治疗可减轻这些反应,甚至让患者不发生这些反应。放化疗期间,病人肯定会体质下降,中医药治疗可恢复病人体质,减少疲乏无力的产生。
许多中药具有提升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些中药可制成赋活病人身体免疫功能的中成药,对病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如与分子靶向药物合用,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有可能谱写抗癌治疗的新篇章。许多专家早就写下了这些假说,可能符之现实。
中医治疗肿瘤不是新生事物,但是需要认真研究,发扬光大。单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力量稍显单薄,而中西医结合则可更好发挥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