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宛平
“官厅村”注此文所述之“官厅村”,特指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原位于官厅水库大坝附近之“官厅村”。地处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原本位于官厅水库大坝左侧(北纬40°13′东经115°36′附近),官厅水库因之得名。水库修建时,因村庄被淹没,所以已搬迁至大黄庄镇,今天水库边的官厅镇,为后来另建。对于该村原位置,民国时人曾描述:“桑乾河从山西省向东北流,洋河从绥东向东南流,两条河在涿鹿县底朱官屯汇合在一起,才叫做永定河,再向东南流走到怀来县施家寨又汇合了从东北上斜刺里插来的妫水河,再下行三里才到达官厅村南方,流进了山峡。”[1]可见该村位于桑干河、洋河、妫水河汇流处以及官厅山峡入口附近,由于其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历史变迁对于周边有一定的代表性,较早相关描述就散见于文献,但因地处偏僻,金时该村才有合河、合河镇地名出现,随后其地名经历合河口、官厅村等变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地名演变与地理位置重要性变化有关,是该地区变迁历史的反映。而官厅村名“官厅”的缘由,一般说法是“建衙改名官厅”,但这不符合该村在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
图1 官厅水库沿岸古文化遗址分布与官厅村原位置形势图
辽金时期开始有地名指代官厅村原位置及附近区域。辽代该区域属可汗州怀来县辖,金代属西京路德兴府妫川县辖。《金史·地理志》载:“妫川……西北有合河龟头馆石桥,明昌四年建。”[4]对此,《(嘉靖)宣府镇志》这样解释“合河”:“合河,在妫川县,今怀来西,合浑河、妫川为一流,入洋河。”[5]可见“合河”为“桑干河”“妫河”“洋河”相合处附近区域的地名。《(光绪)怀来县志》释:“龟头馆,金《地理志》:妫州有合河龟头馆石桥,明昌四年建。”[5]由此可知,“龟头馆”为当地的重要建筑。按金元时常称沿途招待宾客、供应食宿的房舍为“馆”,元熊梦祥《析津志》有:“头馆,正东六十五。”[6]“头馆”即驿馆之名,因而“龟头馆”应为供人休憩的房舍。可见,金时此地已成接待往来人员之所。而从有“石桥”这种坚固耐用的建筑来看,该地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聚落。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妫川……自怀来卫西南流入境合桑乾河,所谓合河也。金时有合河镇。”[7]可见,金时此
地有“合河镇”。按《新唐书·兵志》:“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8]“合河镇”之“镇”应指军事据点注虽然宋以后“镇”有时也指代人口集聚的城镇,但此地地处偏僻,金时即发展为“城镇”的可能性较低。。由此可知,金时此地已经成为兵员戍守的军事据点,名为“合河镇”。综合来看,金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迁都以后,中都(今北京)成为金朝统治中心。官厅村所在地域虽然距都城较远,但也属皇都周边。这一方面使经过该地区与都城联系的人日益增多,从而建立了“龟头馆”等馆舍,出现名“合河”的村落。另一方面,随着北方蒙古崛起,合河所在的妫川县日益成为金修建烽障、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前镇。而合河地处山峡入口,自其入山,出山即入京畿之地,军事地理位置尤为突显。因而,金时合河建立起军事据点——合河镇。
元代官厅村原位置区域改属上都路奉圣州怀来县辖。据《(嘉靖)隆庆志》载:“合河,在州城西南八十里,永乐间改为和合口注有关“和合口”之名,嘉庆间王履泰《畿辅安澜志》考曰:“考《一统志》通州有和合驿,旧名合和驿,以白、榆、浑三河合流而名,永乐间置,则是因合河之名同,而《纪要》又有河合之称,遂以讹传讹而以驿名移之于此也。”按《明实录》《宣府镇志》《明史》皆为“合河口”,查北京通州亦曾有“和合驿”,所以采用王履泰之说,不记“和合口”一名。[9]巡检司,隶本州,寻革,今隆庆卫把隘,见《保安志》。”[10]可见此地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才改名“合河口”,因而有元一代此地未曾更名。明代合河口所在位置属宣府镇怀来卫管辖注一说属隆庆州辖。《(嘉靖)隆庆志》记“合河口”为其辖地;《明史·地理志》记:“怀来卫,元怀来县,属龙庆州。”也将怀来卫归于隆庆州。但按《明孝宗实录》记“宣府镇合河口”、《(正德)宣府镇志》载:“怀来城,合河口。”可见弘治、正德时此地属宣府镇。而且清也将之划归宣化府(明宣府镇)怀来县管辖。所以以之属宣府镇怀来卫管辖。[11-12]。永乐改名后,有明一代此地“合河口”的地名没有变化。万历四十年(1612)巡抚宣府的汪道亨上书道:“其山南永宁、柳沟、怀、延、土木二百里之水,又折而西流至合河口,汇晋代云谷、桑干及西北塞外朝宗之水,而尽注于昌、涿、芦沟,以至于海。”[13]可见明末此地仍名为“合河口”。《读史方舆纪要》有记:(合河镇)“今亦名河合口注按其他文献较少使用“河合”之名,顾氏所记“河合口”应为“合”“河”二字谐音混记。,为南山戍守处。”[14]可知军事据点“合河镇”为明继承,更名“合河口”后仍为军队戍守处直至明末。
明清亦将此地称为“合河堡”。《(嘉靖)宣府镇志》载:“怀来城鱼盐行课五十两……合河堡课银四两。”[15]此“合河堡”即“合河口”之别称。这一别称虽极少见于文献,但直至清代仍时有使用。《清实录》记:“至永定涨发之时,湍流奔注,最称险急,若于宣化境内之黑龙湾、怀来境内之和合堡、宛平境内之沿河口三处,建筑玲珑石坝,以束其势,则下游水患可减。亦应先将和合堡筑坝。”[16]即使用此名。明代用于官厅村原位置的两个地名“合河口”“合河堡”,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军事色彩。其中“口”字在明代主要用于“隘口”“边口”“河口”“山口”的名称,而“堡”则多用于“边堡、城堡”的名称。由此可见,明时该地是比较重要的军队驻扎地。
永乐迁都北京,宣府镇成为拱卫京师的西北重镇,其下辖怀来卫跨山有城,沿河有戍,许多军事重地逐渐建立起完备的防御工事,而合河口的军事地理位置也日益受重视。(明代合河口位置形势,如图2所示)卢象升曾奏曰:“合河口近地有间道,径通卢沟桥,此皆不繇关门可以直闯内地。”[17]因此,合河口不但早在永乐年间就建立了官署,而且隘口也得到多次增修。《(嘉靖)隆庆志》记载该地永乐时曾建有“和合口巡检司”。隆庆元年(1567)兵部奏议:“宣镇自帮水峪……至合河口,延袤亦八十里,皆南山险要,宜各加增修。(报可)”[18]此后就对该地进行较大规模增修。《(光绪)怀来县志》有载:“(天寿山)河水经其下,入山口,直达卢沟河。山下有古城,一周里许,南北二门,额曰:‘拱护陵京’。”[19]“天寿山”原名马陉山,即今官厅山峡入口的官林山,所以“山下古城”应位于合河口,由此可见明代合河口已建有城。据《(嘉靖)隆庆志》记:“合河禅院,旧名孤云寺,在州城西南八十里合河口。”[20]证明该地当时还建有寺院,其城应有一定规模。明廷修建隘口时采用守军可携家眷同驻、拨给屯地的制度。《(嘉靖)宣府镇志》有记:“(嘉靖三十五年)以南山隘口逼近京畿,极系紧要,早宜修筑……拟内召募军人拨给屯地等项,以次修举。”[21]这有利于扩大人口规模。《明孝宗实录》曾记:“宣府合河口石山崩。”[22]清修《续文献通考》补曰:“压死百余人。”[23]一次灾难就致百余人遇难,可见人口已具规模。明人载:“自火山口起至合河口止……向以林密地险,敌不得骋。近年樵采林木,渐疏往来无所阻矣。”注《日下旧闻考》称此文引自明马中锡著《东田集》,考《东田集》今传世本有:《东田漫稿》六卷、康熙四十六年丁亥贾棠刊《东田集》十五卷,此二本经笔者查找,皆无上述内容,但于他处亦未见此文,暂从《日下旧闻考》。[24]可见该地人口增多,已经造成周边植被的破坏。
图2 明代合河口位置形势图
清代此地继承了明代的地名,但减弱其军事隘口的含义,将其记为自然村落地名。《(乾隆)宣化府志》载:“怀来县……南路自前达子营至椵木口昌平州界,共一百一十村庄……河合口。”[25]将“合河口”记为村庄,证明最晚在乾隆年间此地已形成村落。清代该地未易名。清末周馥记载:“(光绪二十年甲午五十八岁)二月,许河帅勘怀来县合河口建坝事。”[26]可证至光绪二十年(1894)此地仍名为“合河口”。
清廷北结蒙古,解决了蒙古南下入侵问题,因而京师西北外围的守边压力大为减弱。《(光绪)怀来县志》记:“圣朝混一区宇,撤屯卫为郡县。”[27]因此,明时怀来县下辖的许多烽墩、营房日益废弃。《(光绪)怀来县志》载:“按:经制每墩汛俱有官厅(处理事务之所)一座,窝铺一座,营房一所,烽墩五座。僻路则有烽墩、窝铺,无官厅、营房……皆明中叶后修筑以护边墙者也。今太平日久废置无用矣。”[28]由此合河口军事地理位置重要性下降,原有官厅、营房和旧城逐渐荒废,从《(光绪)怀来县志》称此城为“古城”可知[29]。与此同时,清代永定河日益泛滥,清廷加强对永定河的治理,而位于永定河上游三河汇流处、入山口附近的合河口,成为重点考虑的施工地点。《(乾隆)宣化府志》记,乾隆九年(1744)“于怀来县南桑乾河、洋河、妫川三河汇流之和合口,动帑修筑石埧二道”[30]。可见清廷曾在此地兴修水利。清廷还派员“岁修”。不过乾隆十六年(1751),“总督方委本管道府亲诣查勘……遂转详具奏,自后遂停岁修”[31]。此后常驻人员渐渐裁撤,合河口又变成普通村落延续下来。但是,合河口在永定河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并未降低。《清德宗实录》有记:“《遵旨亲勘永定河上游情形》一折据称:查勘怀来县之和合口一带,两崖耸立,不能建坝。”[32]可见,光绪时清廷仍派官员到合河口勘探、讨论建坝一事。
民国时期“合河口”正式改名为“官厅村”。具体改名时间已无法确定。按民国十六年(1927)《申报》报道:“用怀来官厅地方永定河流出山要道,建一闸坝,潴蓄水量,以为节制盛涨之用。”[33]则其改名时间应早于该年。另外,下文有述,此地在光绪年间就已改名,且起初改名为“官亭”,后因“官亭”与“官厅”的混用而正式改为“官厅”,并且持续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修建水库时迁走。
民国时期官厅村依然是普通村落,但据民国时人记:“故在四十年前注指“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所谓‘虽有乌获孟贲之勇,亦苦立足无地’之区,正有若干人运机械,钻地层,且不久大举兴筑华北之第一拦洪坝,完成永定河官厅水库。”[34]可知清末以来“永定河治水”对该村的影响仍在延续。民国时《陈委员长、李委员提整理海河治标工程宜将建造官厅水库列入案文》提到:“查,永定河自怀来平原官厅村附近流入山峡之处筑拦水坝一座,以成水库。”[35]可见民国时期在官厅村附近进行大量的水利勘探工作。民国二十四年(1935),华北水利委员会绘制《水文站水标站及气象站分布图》《华北水利委员会雨量站分布图》和《华北水利委员会绘地形测量索引图》,不但分别将“官厅”标为“水文站”和“会内雨量站”,而且将“官厅”一地明确标出,证明当时此地曾进行测绘活动,并且建有“水文站”“雨量站”等测绘机构。这些测绘活动虽经战乱起起停停,但得以延续下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4年于此地建成水库,官厅村终于离开驻扎几百年的山峡入口。
“官厅村”已被淹没,今河北怀来县官厅水库边有一个“官厅镇”。距水库修建时日已久,人们容易产生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官厅镇是由原官厅村演化而来的。据纪实性著作《官厅水库》记载:“第一个迁移的村庄是官厅山峡永定河入口处的官厅村。官厅村整个村庄搬到怀来县新保安以南永定河沿岸的川地去了。”[36]可知水库修建时官厅村整体搬迁至新保安以南。按今怀来县新保安镇以南、洋河以北大黄庄镇辖下有“新官厅村”,位置与所记相符,便是原村搬迁而建,因此,官厅镇与原官厅村没有承继关系。原官厅村位置、新官厅村迁移形势,如图3所示。二是认为该镇为官厅水库命名来源。众所周知,官厅水库是因坝址建于官厅村附近得名,修建水库时相关报道指出:“库址在察哈尔省怀来县的官厅村(当时未迁移)。”[37]因而原官厅村才是水库命名来源。
图3 原官厅村迁移示意图
官厅村在明清两代皆名为“合河口”。此名易使人误解乃合流河口之意,有文献作此载注民国《察哈尔省通志》记“合河口”作:“合河口,由浑河下流数里,妫水入焉。”[38],但合河口并非合流之处。《(光绪)怀来县志》载“合河口”一地属宣化府怀来县辖,而同一时期的《(光绪)延庆州志》另载有属延庆西卫管辖的“施家寨”(今河北怀来县施庄村),其“村名”条下记其“四至”为:“东至山底,南至山底,西至桑乾河二里,北至清水河二里。”[39]清水河即妫水河,可见该村西临桑干河,北临妫水河,是两河真正的汇流处。民国时人曾到该寨附近汇流处考察照相注照片名为“怀来施家寨洋河、妫水河汇流处”,载《华北水利月刊》1929年第2卷第2期第1页。。由上可知,合河口名为“合河”而非“合河之处”,另有施家寨(今施庄村)为汇流之处。(原官厅村与施庄村位置形势,如图4所示)。依图来看,合河口(官厅村)虽然未处于合河之处,但离合河之处较近,又扼合流之后下游的窄小入山口,较施家寨(施庄村)险要,成为军事据点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合河口”一名不是指描绘自然地理情况的“合河之处”,而是指人为建立军事据点的合河处下游不远之入山隘口。
图4 合河口与施庄村位置等高线地形图
现今地名中存在将“官亭”与“官厅”谐音混用作为地名的现象。今北京门头沟区有“官厅村”。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该村名为“官厅村”,清《(康熙)宛平县志》却记之为“官亭子”,《(光绪)顺天府志》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周边村名与《(康熙)宛平县志》差别不大来看其应当继承了“官亭子”的名称,而民国时又变成“官厅村”并沿用至今。可见,“官厅”与“官亭”存在混用为地名的现象。
官厅村由“合河口”改名为“官厅村”,也经历了“官亭”混用为“官厅”的过程。清光绪二十年(1894),督河大臣许振袆到合河口一带勘探地形并记录:“遂抵观亭铺,而观三河汇流,俗所名和合口者。”[40]按此记载,许氏本为前往合河口一地勘探,却称到达之地名为“观亭铺”,“和合口(合河口)”则变成“俗名”。按同折另记:“查永定河……至怀来之水关铺,始迸入洋河一大支,沩川河一小支。”[41]此文记“水关铺”一名,但在《(光绪)怀来县志》中记为“水关堡”[42](今河北怀来县水关村)。按许氏一路勘探,所奏皆为沿路听闻,而“堡”在地名方言中读音为“pù或bǔ”,与“铺”的读音相近。所以许氏所闻应该实为“水关堡”,而以音近记为“水关铺”。因此,许氏将合河口记为“观亭铺”,也可知他听到的实为“官亭堡”或“官停堡”,以音近记为“观亭铺”,由此证明当时该地已改名为“官停”或“官亭”。而“官亭”的可能性最大,《(光绪)怀来县志》有记:“又东南径天寿山(俗名官亭山)入山峡,出山入顺天界。”[43]天寿山今名官林山,位于官厅山峡入口,按此记载该山在光绪时又名“官亭山”。因为此山形状并不似“亭”,所以其得名应与山下的合河口村改名“官亭”有关。
合河口为何会改名“官亭”?《(光绪)怀来县志》载:“合河口,山险水急,不通徒骑。”[44]可见当地交通条件极为恶劣。而从(乾隆十二年始)的记载“每岁汛前,动帑银一百两委石景山同知修葺……十六年,总督方委本管道府亲诣查勘。旋又檄委吴令细查”[45]可知,乾隆时就曾多次使人到此,后来光绪时又多次遣吏勘探。这些官员来到合河口,在恶劣的交通条件下难以当天往返,所以则需停留之所。因此,合河口村当时应该修建有接纳官员的“官亭”,此后因“官亭”而改名,然而,合河口在光绪时虽改名“官亭”,却未进入官方文献。至民国时期,在“官亭”与“官厅”地名的混用之下,该村之名才由“官亭”混用为“官厅”。
官厅村得名“官厅”的原本说法来源于《怀来县地名资料汇编》所记:“朝廷命官在此镇守,建衙改名官厅。”[46]然而,明代虽然在合河口建官厅、营房,派兵镇守,但清时已渐废弃,为何明代在此建官厅之时未更名,而有清一代也未更名,直至清末该地军衙彻底废弃、自成村落后方更名?因而,该说法应是根据“官厅”一词“衙署”的含义和该村明代的建衙历史下定论,尚缺乏对该地明、清境况的变迁和改名时间的考订。
河北怀来“官厅村”原位于水库大坝左侧,是官厅水库命名的来源。搬迁前其地名经历了金代“合河”“合河镇”、明清“合河口”“合河堡”、民国“官厅村”的变化。虽然该地曾使用“合河”的地名,但其并非位于“合河之处”,而是因为其既靠近合河之处又是军事据点的良好选址而得名。清末该村已改名“官亭”,后因“官亭”与“官厅”的地名混用,而在民国时期正式改名官厅村。官厅村地名的演变过程与其地理位置变化有关,反映了偏远地区到拱护陵京的重要军事据点、普通村落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