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狄更斯和马克?吐温笔下的儿童形象

2019-03-13 03:27夏秋冬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

夏秋冬

摘 要:查理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狄更斯借用《雾都孤儿》等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批判,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的社会现状。而马克吐温 则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刻画儿童的天真浪漫,进而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社会。

关键词:儿童文学;马克吐温;查理斯狄更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巧妙等写作技巧上,还表现在对儿童形象的刻画,他通过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现状。马克·吐温美国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也可以说他是一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在写作上有一定的相似和不同,下面将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雾都孤儿》简要分析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

穷苦的儿童是狄更斯写作关注的重点的对象。苦难成了所有社会弃儿的宿命,刚九岁的奥利弗在济贫院“又瘦又苍白”。当他抽到再添一点粥的申诉签时,他认真地去申述,但济贫院顷刻间开始了“地震”,因为他们不理解如此弱小的奥利弗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但没有再添一点而是把他关在了一间黑屋子里,对于奥利弗这个敏感又脆弱的孩子来讲,孤独是比饥饿更严重且痛苦的惩罚。因为奥利弗种种恐怖又悲惨的经历,比如被卖到了棺材店里,他是不安、敏感的。他心理的孤独在他的梦中得到了很好的释放,他的梦中没有童话的唯美而是梦见他睡在了小小的一隅,就是棺材,在教堂里人来人往。狄更斯全面且透彻地展示了 当时社会对儿童的毒害,表现了人道主义者心中的强烈的愤怒和谴责。

二、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简要分析马克·吐温笔下的儿童形象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哈克的视角叙述小哈克与黑人吉姆在密西西河畔的历险和见闻,展示了儿童视角中的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社会的风貌,他们游历了附近的村庄,经历了人情世故,最终思想上也发生了转变。同时也描绘了未受社会熏染的纯洁的童心世界,表达了儿童对世界的本真的体验。作者以儿童的口吻开展叙述给读者带来亲近感和真实感,迎合了儿童形象设定的需求。哈克和吉姆之间真实的友情,最终表现为纯洁的灵魂,种族的跨越,主张人人之间平等的人物形象,也通过对密西西比河的漂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勇敢热爱大自然的儿童形象。最后主人公哈克的道德的成长,折射了美国人民对于民主主义的探索和追求。

三、狄更斯和马克·吐温刻画儿童形象的异同点

狄更斯和马克·吐温的创作背景和方式都不一样,狄更斯的小说是以大雾弥漫的伦敦,暴乱的学校、挨打受辱、濒临危险的孤儿、弃儿和小乞丐,这些儿童为主,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是狄更斯笔下普遍的儿童形象。说起狄更斯善于刻画儿童人物就必须提到他本人的童年经历,狄更斯的父亲在他十岁的时候锒铛入狱,他迫于生计被送到远亲的小作坊中学做皮鞋油,小狄更斯在害怕和悲伤的心境下负起支撑这个残缺的家庭的责任:照顾弟妹,探望父亲,变卖家具,换取食物。当时他的工作是包皮鞋等琐碎工作,每星期只有六先令。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工作技巧非常熟了。他的雇主就把他作为广告,放在橱窗中,让过路人看他如何劳动,借此推销商品。附近的小孩就跑来,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把脸贴在橱窗上,看他如何劳动,就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这一段屈辱又悲惨的童年经历给狄更斯的日后的写作带来了写作素材和灵感。

马克·吐温也是一名公认的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与狄更斯的儿童人物形象相反,他表现了儿童的纯真无邪,天真浪漫 。同时也是借此与大人的世界进行比较,表现出大人世界的堕落和丑陋。在马克吐温 的作品中他善于描写儿童的好奇心、模仿心以及多变且丰富的想象力。对不平凡的事情的追求以及逞强好胜的心理的特点。马克吐温 对儿童的心理的描写与当时的美国社会结合起来,揭示了儿童人物对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反思。表现了在淘金热的浪潮下新一代的美国人的精神状态。

关于相同点,狄更斯和马克·吐温都作为现实主义作家,都擅长用幽默的手法将讽刺进行到底。在《雾都孤儿》的语言表达中狄更斯用正话反说,奥利弗从小就是孤儿但是狄更斯并没有直接表达而是借用“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周围都是不知冷热的老太太嘘寒问暖的阿姨,有经验的保姆和专业的大夫,否则他必死的”的黑色幽默揭示了奥利弗的悲惨的生活状态。同时他也用较为犀利的幽默将反面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济贫院的老太太想尽一切办法私占救济金;在奥利弗求粥失败后,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会被处以绞刑等。在马克吐温 的语言表达上,他大量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使整个作品变得风趣易懂且有个性。在主人公的日常谈话中也夹杂着俚语和土话等,尽管他们的语法也不够规范等。著名学者陈孝英认为当幽默用来表现孩子的心理时,所造成的感受就是善意的嘲弄和疼爱,有时还加上轻微的责备。哈克就属于这种。马克·吐温的儿童形象的描写形象鲜明,永不灰暗。

狄更斯和马克吐温 都刻画了很多经典的儿童形象,他们或敏感孤独或天真阳光,都有属于自己专属的时代的烙印。通过对儿童形象的刻畫,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的背景,揭示了当时人们的自私和虚伪。为宣扬人道主义和社会的民主思想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狄更斯,《雾都孤儿》,人民文学出版社.

[2]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上海文艺出版社.

[3]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研及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
约翰·纽伯瑞:儿童文学之父
如何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作品
有效开展儿童文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刊首语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