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铭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的农民工在务工的同时却无法解决孩子进城就读与生活的问题。几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些问题还是明显地存在着。很多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家里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代为看管,最终导致了家庭父母与子女长年分隔两地,出现了留守儿童。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希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社会;学校;政府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95-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父母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或向亲戚家寄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日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而年迈的长辈们又对其溺爱和放纵,任其发展,渐渐地这些孩子养成很多不良恶习,乃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道德、安全、学习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心理素质方面: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自卑、失落和任性。出现孤僻冷漠、缺乏爱心、骄傲自大、自私逆反等性格特征。
道德和情感方面:因为缺乏关爱,一些留守儿童对人对事冷漠无情,无社会责任感。行为放纵,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道德意志非常薄弱,容易染上吸烟、喝酒、赌博、上网等不良习惯,有的甚至触犯国家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安全意识方面:留守儿童平时缺乏父母管束,安全意识薄弱。爷爷、奶奶或亲戚等监护人因年老体弱或不是直接责任人等多种原因,不能认真履行对儿童的监管,认为每天让孩子吃得饱、穿得好就尽到了责任。放学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监管上的空白,留守儿童在这段时间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出现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加上孩子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防范意识,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时刻受到威胁,产生了多种安全隐患。
学习生活方面: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教育、言传身教,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无兴趣,随便旷课、迟到、早退,作业拖拖拉拉,成绩下降,孤僻不合群,不愿交朋友,甚至有辍学现象。
二、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营地,忽略任何一方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缺失。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他们由于自身观念或工作繁忙,不能经常跟孩子沟通或联系,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对孩子的教育不关注,孩子与父母缺少交流。缺乏温暖的家庭教育和生活氛围,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内向自卑、孤僻冷漠而不愿与同学交往。大部分父母主要以金钱、物质进行补偿,留守孩子拥有很多自由支配的金钱和物品,极易养成好逸惡学、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负责监护,造成监护人责任不明,他们大多只是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家家都有繁忙的家务琐事要做,户户都要下地干活进行生产劳动,监护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教育孩子。祖辈大多数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教育观念赶不上时代要求,教育方法落后,孩子不愿接受祖辈的引导、教育, 监护人没有能力对儿童学习、法制、卫生等方面进行教育辅导,缺乏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塑造应有的素养。
学校因素。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不足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留守儿童在学校没有得到公平的教育,有些贫困留守儿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有的农村小学对留守儿童不重视,没能尽责地关心帮助、教育引导他们。学校因师资队伍不完善而不开设适应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让留守儿童感觉不到学校教育的平等和学校生活的温暖,严重挫伤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厌学、辍学问题。
社会因素。在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相对落后,不良的社会风气时时处处都存在,随时污染留守儿童幼稚的心灵,导致留守儿童染上吸烟、喝酒、赌博、上网等不良习惯 ,甚至误入歧途 ,违法犯罪,危害社会他人。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一些建议
1.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应该正确处理务工劳动与教育引导孩子的关系 ,把对子女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与孩子共同生活,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发展,不能为了眼前暂时的金钱利益而失去对孩子健康发展的引导和教育。如果父母与孩子天各一方不能在一起生活,更要注意经常与孩子联系、交流、沟通,定期与监护人、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这样,虽然父母没有和孩子朝夕相处,但孩子也能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和家庭的温暖。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高尚情操的培养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学校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给予物质享受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关爱,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学习精神更饱满。监护人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表现,讲究教育方法,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孩子快乐学习,身心健康成长。
农村学校要进行学生寄宿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上学时,留守儿童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管,放学后,本应该由父母管教的时段却是空缺,很容易发生问题。对学生实行寄宿制管理,让学生整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由学校集中管理,这样既能督促学生的学习,又能监管他们的生活,同时孩子的安全得到保障,避免了很多不良问题的发生。
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足教师,按照国家要求足额开设课程与课时,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提高学习兴趣。学校设立心理辅导教室,对留守儿童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开心中困惑,阳光地面对学习、生活。学校通过平时的教育教学传递正能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此外,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赶上时代步伐,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优良的社会风气。政府、学校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减少外出农民工,留守儿童带来的社会隐患问题也就会减少。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环境,更要给他们注入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生活热情,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