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兰
摘 要:教育就是知识与经验的生成和生长。而知识与经验为了有效生成和生长,就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拓展,进行适当地迁移延伸,从而促进知识建构,促成情感体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有序呈现;比较联结;追问反思;嵌入文化
史宁中教授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如何让核心素养培养在数学课堂练习教学中扎实推进与生根发芽呢?现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知识练习与拓展》一课为例,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拓展中培养核心素养。
一、有序呈现,适时拓展——让学生的知识有效对接
“为何拓展?从何拓展?”其实,数学课堂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已到达怎样的程度?未知的,离学生已知有多远?哪些已知的能作为新知学习的基础?哪些未知的能由学生探究或创造出来?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需要从原点出发,基于学生一定的认知经验和知识背景,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外部到内部、由低到高地有序地呈现,适时拓展,从而唤醒学生已有生活与知识的经验展开学习。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一个只露出一个角神秘的三角形,提出问题:孩子们,你猜它会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学生由于已学过三角形的分类,有的猜测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还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教师就追问:确定吗?怎么想?学生回答还有2个角不能确定。这时,教师及时出示:如果再露出一个角,并且给出它们的度数分别是30°、40°,现在能确定了吗?怎样判断的?学生告诉大家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算出第三个角是180°-30°-40°=110°,所以是钝角三角形。教师基于学生生成,顺水推舟:刚才利用已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吗?得到学生认可后紧接着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让学生经历不确定到确定、多种可能到一种可能、模糊到明晰的思考过程,进一步深化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与方法。
可见,引入基于学情、顺应生成,先借助两次猜测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猜测推理的历程中唤醒已有的三角形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不断明晰深化三角形类型与内角和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比较联结,适量拓展——让学生的经验有机生成
曹培英教授曾经指出:“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支点,并以这个支点有效调整并展开学习。”而课堂练习拓展的“支点”和关键就是经验的生成点,呈现和选择生成点,进行适量拓展,引导学生对练习问题的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修改清晰,在反思中逐步明晰知识的本质,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从看似不同类型问题中整合信息、沟通联结,寻找它们相同的知识源与方法“根”。
教学时,在分时抛出问题:看仔细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马上发现把一个三角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然后立即追问:说一说左边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另一个呢?你是怎么想的?等学生理解后进一步延伸:如果把它变成很多很多小三角形呢?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三角形变大、变得超级无敌大……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出无论三角形多大多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
在合中提出问题:咱们继续变,如果把这两个小三角形合成一个大三角形,合起来的大三角形内角和又是多少?接着展示汇报想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因为合起来还是一个大三角形,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
方法二:因为那两个三角形拼起来,正好拼成了360°,要求的是大三角形的内角,而拼起来的这个360°不是大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所以得减去一个180°。
先聚焦图形:认真观察一下,在刚才的分与合的两个图形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而梳理出:不管分还是合,变的只是大小,不变的是内角和都是180°。
最后提出质疑:一个是180°,两个不是应该180×2=360°?通过对比辨析中让学生感悟到不管分还是合,变的只是大小,不变的是内角和都是180°,在思考中不知不觉沟通分与合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把零散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打通,变得集约;让数学思考从“浅显”走向“深刻”;将感性的认知变为理性的看透;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有机生成。
三、追问反思,适度拓展——让学生的思维有效生长
“追问,让人深刻!”课堂每一个有效内容的追问,都可以把教师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通过问题串的呈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指引,借助直观演示重现知识“慢镜头”过程,通过对比寻找到练习的共性。而从反例入手继续追问再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直面知识的本质属性,引领学生自主梳理反思在适度拓展中形成的方法与策略,而在不断地追问内化中思维与经验不知不觉生发、生长。
在巩固深化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边关系知识后,为了实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边关系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在练习中进行以下的尝试与拓展:
拓展一:已知两条边长度分别是5cm和12cm,如果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三边可能是多少?(取整厘米数)
通过多次不断追问:你觉得8cm可以吗?你是运用哪个知识点判断的?学生根据三边关系回答可能是8cm、9cm、10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教师立即反问:如果不是取整厘米数呢?最小还是8cm?最大还是16cm吗?学生经过思考与辨析发现到第三边的范围不但要满足大于两边之差,而且要小于两边之和,最后借助点线图再次深化三边关系。
拓展二:已知两条边长度分别是5cm和12cm,如果要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第三条边可能是多少?
学生通过计算与判断得出第三条边是12cm后,这时教师提出质疑:为什么不取5cm呢?为什么刚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现在的结果却就只有一个了?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不但要考虑有两条边相等,而且还要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通过有序呈现“一题多变”“一题三问”的拓展题,学生从多种答案的可能,到只有一种答案的确定,促使学生对三边关系更进一步的探讨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渗透了极限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三角形角的逐步渐变,让学生与以前的知识经验形成冲突,让学生初步感受第三边长短与角的大小有着必然关系。可见,通过问题引领、对话交流、思辨提升、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那些深层次的数学之“理”,从而促进“数学理解”,活化“数学思维”,让思维迸发出新的力量与张力!
四、嵌入文化,适情拓展——让学生的素养有效提升
“紧握双手什么也没有,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生活如此,数学不也是这样吗?数学需要展开,更需要拓展。而数学拓展需要以生为本,适时适情地嵌入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时呈现:如果这两条边的夹角成了直角,第三边会是多少?此问题与勾股定理知识有关联,学生顿时茫然疑惑,但却充满兴奋与好奇,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把学生目光引向远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怀揣着疑惑走向课外去继续探究,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拓宽视野,渗透了数学文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向外,不斷追求教学更高的境界。向内,不断触及心灵更深的感动。”课堂教学中每一次的探索,不都是围绕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展开的吗?不都是以“课堂练习有效拓展”而践行的吗?课堂练习有效拓展有时需要一点穷追,不是见好就收;有时需要一点深挖,不是浅尝辄止。只要找准拓展的“四个关键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适情地、有效地拓展,课堂练习将因拓展而流光溢彩,学生也会因拓展而学有所获。有效拓展,让数学课堂更有张力!有效拓展,让核心素养“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