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庆
(宜兴214221)
紫砂壶产于宜兴, 得益于宜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滋养,自明代起不断发展繁荣,数百年间名家辈出,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集传统与创新于一体,日渐形成了完善的造型工艺体系,其造型如浩瀚星河不可胜数,让人眼花缭乱。 也因此,紫砂壶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 成为集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紫砂壶的创作亦是如此。 艺人们从自然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 用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技巧将创意、构思呈现于一把壶上,表达出独特的人文情感。 紫砂花器便是典型体现,紫砂壶大致可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花器作为紫砂壶的一个大类,突破了传统器型的局限,以独特的创新意识绽放出无比的光彩。 艺人们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 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直接作为花器壶体, 或者采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将天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茶壶的嘴、把和的子,两种设计皆表现出天然形态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符合功能实用、 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独具艺术价值。
紫砂壶“益友提梁”(见图1)是典型的花器作品,此件作品呈圆柱体,壶底为平足,稳定地立于平面,给人以端庄沉稳之感, 扁圆柱体身筒模仿竹的造型设计而成,两条竹节线清晰有力地凸起,形态自然,表面纹理粗糙, 有细微的裂痕, 将竹子苍劲古拙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壶盖为嵌盖, 与壶口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壶盖造型并不是规则的圆形, 但盖边沿与壶口契合紧密, 体现了极高的工艺; 壶钮如同苍劲的竹节,斜立于盖面中央位置,从壶钮向盖面贴塑出一段枝叶,尖细的竹叶疏密有致地交叠,给人以清雅之感;壶流从壶身蓄势而出,如同苍劲的老松生长于悬崖峭壁上,松树表皮粗糙斑驳,与壶身恰到好处地衔接,牢牢扎根,十分沉稳。 壶流为弯流,转折有度,表面凸起清晰的树结,其上饰以松果,老松苍劲的姿态显露无遗;提梁式壶把从壶肩两侧立起,由靠近壶嘴处的两根提梁与另一侧的相衔接, 提梁自然弯曲,表面有清晰的树结,如同劲拔的梅树树桩,契合其生长规律,可谓浑然天成,从提梁向壶身贴塑出一段梅枝,其上梅花或盛开、或含苞,疏密有致地分布,自然成趣,给人以美好生命力的感觉。 此壶选用优质原矿段泥制作而成,泥质细腻,给人以清雅古朴之感,奠定了作品的基调。 整壶宛若浑然天成的雕塑作品,融合了镂、雕、塑等多种装饰工艺,将松、竹、梅三者浑然一体地呈现于壶上,看似粗糙毫不规则,实则精美细腻、着实动人,婀娜的梅条、斑驳的松桩、刚劲的竹子都以恰到好处的形式表达出来, 气质庄重沉稳又不显生硬,美感十足,作品彰显自然界中的共性与自性,壶风文雅、古淡天然、志洁清高。
图1 益友提梁壶
“三友”一词出自《论语》,孔子曰:“友,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有益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 松树四季常青,竹经冬不凋,梅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松、竹、梅是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寿、梅寒丽秀,是三益友之意。 松、竹、梅不仅是观赏植物,为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其精神气节更是受到人们的尊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松、竹、梅慢慢成为君子的人格象征,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启示人们要不畏困难、沉稳淡泊地面对生活,要学会坚持并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心怀高远。 紫砂壶“益友提梁”挺拔而内秀,以恰当的艺术形式彰显出松、竹、梅的坚韧、淡雅、专注等君子气节,可谓浑然天成,不拘泥、不做作,它不仅是简单的实用器,更具有人文情感和生命力,有着独一无二的君子人格,气韵独特,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紫砂最独特的实用魅力就在于其双气孔结构,透气却又保温,能发扬茶味,使茶香四溢,茶味更醇。
选对了紫砂壶,泡茶不仅得其味,更能锦上添花,也因此紫砂壶被誉为茶具之王。 如果说品茗是一种格调,那么玩壶就是一种情趣。 用紫砂壶泡茶,与之朝夕相处、抚摸摩挲,日久养出内敛的光泽,好似壶与人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 以发自本质的美感来回报主人的厚爱。 一把好壶,一壶好茶,一器一物,决定饮茶的心境,这就是玩壶中的养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