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与发展

2019-03-12 09:13储亚娟
运动 2019年4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体育教师大学

储亚娟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大学体育不仅是台湾地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休闲娱乐、提升运动能力、养成终身运动习惯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台湾地区高校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1973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加速推进学校体育政策,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化、普遍化和多元面貌。1994年,随着《大学法》的修订,赋予了台湾地区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动摇了多年来大学体育列为必修课的地位,体育课变为选修课,大学体育受到极大的冲击,使得台湾地区大学体育的发展面临多元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休闲体育与健康在台湾高校的兴起,为大学体育的发展提供空间。因此,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发展,使大学体育教学的功能与地位不断加深加广,是大学体育值得思考的发展方向。

1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发展

1.1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相关政策法规的演进发展

台湾地区学校体育政策的演进和发展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演进的,在每个发展时期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具有流动性。

1.1.1 1949—1983年 在此期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先后进行了14次的大学体育课程的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其中,最早记录有关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是,1949年《各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及分系必修科目表实施要点》,规定各校体育必修至少2学年,不计学分,不及格不能毕业。到1958年修订的《大学学文理法医农工商师范八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实行要点》,规定各校大专院校学生修课期间体育被列入每学期的必修课,计1个学分,是台湾地区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体育课的重要法律依据。1965年颁布的《大学必修科目表施行要点》规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学体育课,每周2课时,每学期1学分,不及格不能毕业。而到了1977年《大学必修科目表施行要点》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1~3年级必须修读体育课,修读年限从每学期变为3年,不及格不能毕业,但提前毕业这不在此限。到1983年,此施行要点又把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课的修读时间改为1~2年年级,并且不计学分,不及格不能毕业。可见,随着台湾地区的社会进步、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相关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中,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的普及发展。

1.1.2 1990年至今 随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松绑,台湾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类型与功能都朝着多元化方向的良性发展。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民间资源投入的扩大,为台湾地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当时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是比较僵化的学制,体育课程如不进行变革,对整个大学的改革都形成无法超越的障碍。再有,由于当时的台湾地区高校体育课和军训课的性质差不多,是大学里仅存的必修又无学分的课程,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教育界对追求高等教育大学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体育的变革势在必行,1994年《大学法》在经过几次的修订后终于尘埃落定,台湾地区的大学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办学自主权,如《大学法》第一条规定“大学应受学术自由之保障,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 。《大学法》施行细则第二十二条:大学各学系修读学士学位学生应修学分及毕业条件,由各大学则定之 。紧接着1995年,大法官会议380号也做出解释:基于学术自由制度之保障,大学课程之订定与安排,应由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原则处理之。而从1994—2011年的15年时间里,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相关法规条款的修订工作比较频繁,仅《大学法》先后又进行了9次修正,赋予了教师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专业自主权。《大学法》的修订,大学体育课由“必修课”变成“各校自定”,改变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开始了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选修课的历史新篇章。大学体育课程的是否开设、上什么内容、怎么开设等都由各高校或学生的意愿等情况自主决定,从而增加了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和多元化,促进了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多样化。

1.2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演进发展

1.2.1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情况的演进发展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自从1958年成为法定必修课程以来,又经历了多次的变革。1994年的《大学法》的“各校自订”,1995年《大学校长会议》商讨体育课程实施意见:一、二、三年级必修,不计学分,四年级选修,计学分。然而,1995年的《大法官》解释认为,大学课程共同必修违背大学法,至此,大学体育课程又回到各高校完全自主的状态。在1995—2000年最初实施的几年间,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课的选修率不尽人意。据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学校体育统计》调查发现,1994年,调查的55所高校中,有33所是3年必修,占60%;16所为2年必修占29.1%;1所为4年必修,占1.8%;无学校改为全面选修。1997年调查的60所高校中,41所学校采用3年必修,占68.3%;2年必修为13所,占21.7%;2所高校为1年必修,占3.3%;有4所私立技术学院,占6.7%,为各校自订;无全面选修或必修。2004年调查的129所高校中,有53所学校采用3年或2年的必修,占41.09%;1年必修为18所,占13.95%;有2所学校4年选修,占1.55%。2008年调查的164所高校中,26所高校,3年必修,占15.89%;2年必修51所,占31.3%;1年必修首次超过2年和3年必修,共60所,占36.59%;值得关注的是,有17所高校,占10.36%为非必修或选修。可见,在《大学法》实施后的前几年里,台湾地区大部分大学仍然按照“三年必修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而在最近的几年里,台湾地区大学体育的必修课逐渐退出大学校园,逐步朝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或逐渐向选修过度,或者是高校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转变的多元化格局发展。虽然如此,但是大学体育课程被列入毕业学分的高校比例,却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可见,台湾地区的大学体育虽不是必修,但有毕业学分,大学体育还是受到台湾地区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的。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几乎没有学校统一开设体育课,学生的体育活动都是在俱乐部或运动社团中进行,参加哪个俱乐部,决定权在学生手中。从这一点上讲,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正在想国际潮流靠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演进发展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其制定关系到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台湾地区大学体育在多元社会影响下,教学规划逐渐转向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大学体育任重道远,建立以“健康”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应是未来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育要落实的改革主要目标。1990年以前,由于强军、国防等思潮的影响,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是一味地追求运动成绩、训练技能,提升运动能力。在《大学法》修订之后,台湾地区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有所转变,转向全面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将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相互结合,实现终身运动习惯的教学目标,培养终身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运动的大众化、生活化和终身化是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势。因此,在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娱乐休闲和容易学习,且实用性高的项目着手,要着重朝着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为主。让学生“玩运动”“享受运动”,在无形当中体会运动的快乐感觉,自然将会提高自己对运动的兴趣,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树立良好的运动观。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学目标提出培养运动乐趣,强调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来发展学生个性,一切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发展、兴趣取向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1.2.3 大学体育课程开设项目的演进发展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设置在吸取和借鉴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又进行了本土改良,从学校体育自身的价值和学生的体育需求出发,探寻大学体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开设项目也有着比较大的改革和发展。自从2005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一人一运动,一校一团队”的政策以来,大学体育课程开始实施兴趣选项,充分发挥单项运动的乐趣。学校体育部门在规划体育课程内容时,也注意到配合比赛项目来开设课程,同时也让教师能够依据自身专长及学校硬件体育资源进行教学。依据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2004—2008)学校体育统计,台湾地区大学体育的课程项目设置包括竞技运动、水上运动、户外运动、健康体适能、舞蹈类、乡土运动类、健康管理类、体育知识类、其他类等7项。大学体育课程的划分,形式多样,突出特色,使课程的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弹性化,而且丰富多彩,以提升学生的身体适应和休闲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现在台湾地区高校普遍开展的体育课程,包括户外休闲活动、运动、游戏等不同范畴的课程活动,课程项目包括自然环境、乡土民俗、社区关怀与安全生活等议题,体育课程的安排越来越多元化。从体育课程开课的类别的数量变化来看,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的比例在逐年减少,而体育知识类的课程却在逐年的上升。同时,台湾地区的大学体育在课程项目的开设上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程,调动了学生选修体育课的积极性。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不仅能立足现实,而且能着眼未来,同时又能考虑大学生发展的特征和地域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容风格。

2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发展对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2.1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发展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2.1.1 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是大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向,在台湾地区《大学法》修订前,大学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学理念的内涵缺乏清晰深刻的认识和探求。面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演进,台湾地区体育教师意识到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危机,开始审视大学体育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只有透过身体才能发展心智和涵养。目前,台湾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则朝向休闲化、自主化与多元化发展,为培养情意与技能,达到全人教育为最终目的。台湾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对于情感与人性、技能与适用、人文关怀与注重细节、健康环保与礼仪周到等体现细致关爱和素养修为等方面非常注重 。台湾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注意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和对体育的需求,注重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环境等的和谐发展,把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技能、锻炼身体、获得快乐,作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2.1.2 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教师观念与教育方式的改革,没有教师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变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独特的能力和结构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中,体育教师是至关重要和关键的角色。体育教师们应具有创新教育的能力,更应要有远大的教育目标和不断充实、更新、提高自己的体育教学认知能力、体育组织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操作能力。长久以来,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学,大多是沿着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注入式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主张基本运动技术教学,强调锻炼学生的体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忽视学生的情意体验和个性表达的重要性。现阶段,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运动教育、理解式,以及合作学习等体育教学模式为主,被视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投入一种真实的、有意义的,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体育能力,教会学生为终身体育服务的体育技能,使大学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

2.1.3 促进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改善

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教师以亲切平等的身份,赋予真实的情感,关爱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向老师敞开心扉,和谐的课堂气氛就容易形成,就为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水平,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体育学习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引导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积极渴求,这种师生互动模式的实现为大学体育教学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两个主体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即,教的主体----老师和学的主体—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如此双向性主体关系的体育教学情况,是有利于改进以“老师”为单一主体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效果。

2.2 台湾地区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发展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材内容的不断演进,强调大学体育的休闲性、趣味性和多元化的发展,并逐步与社会体育接轨,大量的新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堂,受到台湾地区大学生的热情欢迎,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素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大学法》的实施,扩展了台湾地区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自主权,主张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最近台湾地区高校体育开设的户外休闲项目、乡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社区关怀体育健康等课程,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身体,而且在培养大学生个人潜能、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的沟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此可见,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是整个台湾高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养成学生健全发展的专业过程,除了培养品德、陶冶情操,亦加强知识的学习、强化运动能力,使学生养成规律运动习惯为最终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与体适能,进而享受运动的欢乐,提升生活品质。

3 结 语

台湾地区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在1994年《大学法》公布实施后,在质与量上都有明显的改变,对高校的学校体育行政组织、体育课程及体育教师和学生也都有深远的影响。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在现今台湾地区大学教育的浪潮下,体育课程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以期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体育学习情境中,身心获得体验。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发展,使台湾地区大学体育教学的功能与地位不断的加深加广,是大学体育值得思考的发展方向。面临台湾地区高校大学体育的这种快速变化,台湾地区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寻求改善发展的道路,积极寻求转型,共同描绘调整台湾地区大学体育发展的远景。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体育教师大学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