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汶桦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干预”一词最早应用在医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国外心理学者将它引入心理学领域。具体而言,心理干预是指干预者运用心理手段,对具有心理问题的个人或集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实现其心理健康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20世纪90年代后,运动心理学家借鉴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心理干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的运动员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方法,效果显著。
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感知、思维、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与正常乒乓球运动员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有自身肢体的损伤,致使自己丧失某些运动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经济收入正常乒乓球运动员。另外,目前社会上某些人对残疾运动员依然持负面的态度。以上种种给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有以下几个心理特征。其一,渴望独立。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心智健全,他们与正常乒乓球运动员一样拥有自己的态度与意愿。在日常训练时,他们也希望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训练与生活,也希望能参加各种理论学习与训练活动,也希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但是,由于肢体上的损伤,他们的行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他们需要依靠队友或教练的帮助才能解决某些力不从心的问题。然而,他们又不愿让队友与教练认为自己是“不如正常人的”或“依赖性强的”。其二,感到自卑。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即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肯定自己的价值,希望他人接纳自己、支持自己、喜欢自己。然而,一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非常在意自己肢体上的损伤,认为他人会认为自己的残疾问题会否定自己、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具有这种心理的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就会在日常训练或者生活中经常会感到自卑,情绪低落。其三,情绪反应强烈且不稳定。有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虽然情绪反应强烈、频率高,但持续时间短;而有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虽然情绪反应强烈、频率低,但持续时间长。另外,有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强烈情绪多反映在语言上,让大声喊叫;而有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强烈情绪多反映在肢体上,如捶打自己、摔打物品等。其四,富有同情心。这主要表现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对自己同类人有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由于存在共同的肢体损伤,这些运动员能够体会彼此的伤痛,更愿意一起相互交流生活与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提供心理知识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适应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帮助他们重建心理平衡。教练员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理干预措施有:(1)感同身受地理解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孤独感、焦虑感、无助感等,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2)积极应用国内外知名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成长经历来缓解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负面心理;(3)认真倾听、解释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疑惑,适当保证他们的主观需求;(4)消除残疾乒乓球运动员与队友之间以及与教练员之间的误解;(5)启发运动员借助唱歌、旅游、上网等活动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面对自己、面对生活;(6)避免对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过度关心与同情,以免让运动员对自己产生过度依赖而丧失自我适应与自我成长的动力。
进行心理评估的主要目标是识别造成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负面心理的性格、情绪、认知和行为因素。教练员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理干预措施有:(1)通过一对一访谈,深入、细致地收集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个人资料;(2)运用行为特征量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自卑量表等对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行为、心理、情绪、性格等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给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提供心理疾病相关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肢体损伤与自己存在的负面心理,治疗负面心理的整体观。同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日常训练与比赛的影响,以提高配合治疗的效能感。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有:(1)以专业的医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帮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相关的生理、病理知识,减轻心理焦虑、心理抑郁;(2)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认识情绪、压力、应激等对日常训练的影响;(3)纠正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误区,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健康的态度进行训练;(4)针对有心理问题较多,且对心理健康教育持怀疑态度的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要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5)指导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与内容,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积极引导情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合理地表达与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有:(1)向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讲解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各种负面清晰对自身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2)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掌握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的方法;(3)指导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掌握情绪转移与宣泄的科学方法,让他们学会通过反向思维、社交、娱乐等方法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4)根据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情绪转移与宣泄方法;(5)借助仪器设备(如生物反馈仪),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掌握深呼吸和肌肉放松技术,提高对负面情绪的控制能力。
重建合理认知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认识到负面心理对自身健康与竞技能力的影响,帮助他们重建合理认知,提高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心理干预的措施:(1)与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深入交谈,寻找他们的非理性认知;(2)与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功能性失调假设,然后采取相应方法为他们提供帮助;(3)运用认知疗法的ABC理论,当事件(A)发生后,帮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找出引发负面心理(C)的不合理信念(B),让他们学会运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
调整应对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在意识到自己的负面心理时,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有:(1)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重建认知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建立新的积极的应对方式,如用唱歌代替以前通过乱发脾气应对压力的方式;(2)通过模拟训练法,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在面对模拟的压力时学会科学的应对方法,并鼓励他们在真实训练中积极应用这些应对方法;(3)鼓励残疾乒乓球运动员与队友、教练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通过平稳对话、纸笔或网络留言的方式表达个人意见;(4)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深刻理解“做事前想一想”“做事前听一听”“做事前停一停”这些话的含义;(5)鼓励残疾乒乓球运动员之间通过微信、QQ、电话、短信等多交流活动,相互交流患病体验与训练心得,宣泄负面情绪。
指导放松训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训练意识地控制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自身的心理活动,降低其唤醒意识水平,改善其机体紊乱功能。放松训练是一种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自身完全可以掌握的,能解决自身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方法。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有:(1)向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讲授紧张、焦虑产生的生理学依据,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训练控制与解决的;(2)借助专业书籍、期刊、视频资料等,指导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学习意象放松、肌肉放松、姿势放松等放松方法;(3)根据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与内容,并做好训练期间的监管工作。
负面心理在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负面心理对运动员自身产生更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教练员应当尽早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教练员要运用科学理论(如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过去与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有效预测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教练员应尽早对高危运动员(在频繁出现负面心理的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干预,从细小实践着手,将他们的负面心理扼杀在萌芽状态。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机体状态、外部关系与人际关系等的态度与观念。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种心理成分组成。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心智发展水平与正常乒乓球运动员并无显著差别,这就说明他们拥有非常健全的自我意识。加强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自我意识教育,是指教练员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帮助他们科学地认知自我、激励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与管理自我,促进他们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强运动员自我意识教育,能让运动员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制等健康人格,这对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而言非常重要。
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理干预应该以培养运动员健康的情绪为重点。一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中极易受突发事件影响而产生悲伤、暴怒、无助等情绪,这些情绪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训练。培养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健康情绪,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情绪认知、情绪识别、情绪沟通、情绪控制与情绪熏陶。其中,培养情绪认知,是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了解情绪的基础理论(如定义、功能与分类)以及情绪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培养情绪识别,是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能及时地察觉自我情绪,并能准确判断自我情绪中哪些是非健康情绪;培养情绪沟通,是指导残疾乒乓球运动员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手段科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控制,是让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学会排解与控制自己的非健康情绪;培养情绪熏陶,是培养与强化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健康情绪。
乒乓球运动训练,是教练员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而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由于肢体上的损伤,在训练中易出现紧张、焦虑、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为了促进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竞技能力,教练员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