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运雄
一、桐棉中学基本情况和教师现状
桐棉中学地处中越边境,距边境线仅4.5公里,是桐棉镇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9月,占地面积75亩,现有教学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室16间,教学综合楼1栋,男女生宿舍楼各一栋,面积共3636平方米,其中女生宿舍为公寓式宿舍。学生饭堂饭厅各1栋(间),面积共985平方米,其中饭厅可同时容纳480人就餐。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426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69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实验用房3间,仪器室3间,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化学药品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卫生室、团队活动室各1间。图书室藏书32312册,生均43册。教学仪器总价156万元。学校现有篮球场3个,气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台6张。活动场地等主要通道都实现了硬化。
桐棉中学现有学生数745人,设有16个教学班,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学历合格51人,合格率达100%;具有本科学历14人,在读本科2人,大专学历35人,高中阶段学历2人;取得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13人,未定职13人,工勤技能4人。教师年龄结构:25岁以下9人,26-35岁6人,36-45岁16人,46-55岁23人,56岁以上2人。
二、桐棉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2000年大中专毕业生执行并轨后,我县大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到2008年才开始招聘特岗教师,但每年能分配到学校的也只有3~5名教师,这八年里教师基本断层,整体上或多或少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更为突出的是高学历低水平、观念陈旧,仍受传统思想束缚,主要是在传授书本知识,“一言堂”现象仍然较普遍。基本教学模式仍是“灌输-接受”式,学生学习主要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形成,课堂缺乏双向互动,师生缺少交流。
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中中文专业占11人,政治专业1人,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专业空白,但为了开足开齐课程,这些科目只能由非专业的教师兼任,教学水平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二)教学科研水平偏低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校只有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多数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不大重视教育科研,或者不知道怎样从事教育科研;很少有教师写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校内公开课没有开或开得也不多,既使开课,效果也不高;教师自己或学校订有部分教学书刊,平时阅读较少,大部分教师只在写论文时作为资料查阅,更多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
桐棉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不便,教学设施滞后,即使有年轻教师分配在那儿从教,年轻教师不甘心呆在农村,也许通过自身三五年的努力,成熟了、成才了便调往条件好的小學或初中,或通过关系调往县城任教。特别是年轻的特岗教师,不安于农村现状,想方设法调离或改行,流失比较高。近几年来,共有8名教师调出或改行,还有23名借调到中心小学或县城。
(四)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桐棉中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51名专任教师中,25岁以下9人,占17.6%,26-35岁有6人,占11.8%,36-45岁有15人,占29.4%,46岁以上有21人,占在校教职工41.2%。 农村教师在整体上来说缺乏青年教师,教师年龄结构缺乏科学性,整体教师队伍呈现老年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导致了老中青教师队伍的脱节问题。
(五)农村编制不合理、教师负担较重
桐棉中学现核定编制45个,按照2015年自治区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初中1:13.5的比例,现有在校生745人,应核定55个编制。实际上桐棉中学现有在编人员68人,看似超编,但由于编制管理问题,长期借调到外单位的人员有23人,导致超编缺岗现象。
(六)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
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教师不配套,专任教师中中文专业占11人,政治专业1人,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空白,但为了开足开齐课程,这些科目只能由非专业的教师兼任,教学水平不高,是导致教学质量低下的因素之一。
三、解决当前教师状况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要按照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初中师生比1:13.5的比例核定教职工编制,认真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工作,确保学校教职工编制数足额定编,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转。建议主管部门向政府请示,解决长期借调教师问题。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力选派教师参加国级、区级、市级短训和远程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培养青年成为学校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
3.提倡教师通过自学、参加进修等形式,提高学历水平、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
第一,要完善现有的教师政策,在法律以及政策的角度对于农村教师的流动性进行系统的规定。
第二,要有意识的削弱重点学校对于农村优秀教师的影响,在进行示范与重点学校的教师选拔过程中,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避免对在农村学校中直接选拔,避免挖空农村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对于教师的流出地存在的问题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创新教师结构,全面促进发展
第一,调整教师编制标准,要通过各种支持性政策的颁布开展,如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公开招聘特岗教师的途径,充实教师。使教师的不同知识结构、年龄以及不同特征逐步合理匹配。
第二,提高对青年教师的重视与培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培养优秀教师工作。首先,帮带制度。构建统一的帮带教学系统,通过不同教师层次与内容的帮带形式,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让老教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通过青年教师全新的教学理论与思想更新老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共赢形式,提高整体的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年轻教师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全面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同时要通过各种教学技能竞赛,通过优质公开课培养等教学科研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第三,提高对相关各种教学交流与培训活动的重视。在教师队伍发展过程中,学校要提高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视,要让相关教师走出来,不断的拓展教师人员自身的视野,优化其教学能力,增强其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水平。
(四)严把教师进入机制
从源头上拓宽教师入口渠道,逐步淘汰现有不称职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从选拔、培养、保障、管理、激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确保师资队伍建设顺利推进的工作机制。
(五)教育投入落实到位
政府应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达到真正的公平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年轻教师留在农村安心从教,使年轻教师“下得来,留得住”。
桐棉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弊端,但要明确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与弊端,基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与方法,缩短与县城学校之间的差距,全面的推动桐棉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