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摘 要:音乐可以传达出人性的真善美,同时音乐也作为一个教学科目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教学中。在长期的教育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激励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小学阶段 教师教育 激励教学 音乐教学
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个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巧妙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励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一、激励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为学生打下音乐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阅历也比较少,正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其性格特征十分鲜明。据心理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学生特别希望得到家长或教师的肯定,哪怕是一句赞扬的话语或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提高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应该充分利用激励教学的方法,不断的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音乐潜能。小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后,会更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就能加深其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同时,激励性原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教师就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可以使他们更有动力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这样,他们就能在音乐方面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果,为今后学习更加有难度的音乐知识夯实好基础。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最好是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给予学生一些激励和赞扬,消除学生们对教师的敬畏之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能使学生和教师更加容易的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更加愿意与教师与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也能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加有针对性的确定学生以后的学习方向。另外,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学习的主要是儿歌,相对比较基础、简单,而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就是一个比较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的启发,这时候教师的激励和赞扬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音乐潜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作能力,甚至有可能激发出其音乐创作的潜能。
二、激励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情感激励教学法
在课堂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由于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用充沛的热情来唤醒学生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氛围。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很多歌曲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为了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我们必须适时的进行情感激励法,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情感。例如在进行《我爱我的家乡》歌曲教学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再开始歌曲的教学,在演唱教学结束后又呼吁大家体会歌曲中的情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这样学生的演唱就更加丰富多彩,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仔细的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当学生呈现出倦怠的状态时,教师就要适当的提高语调来提醒学生集中精力,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戏的方式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激励教学法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都明确的告诉给学生,使他们知道努力的方向,而不至于产生迷茫,进而可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到教学班级中的小学生实际情况,设置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目标,再进行有效的引导学习。比如在学习《卖报歌》时,学习目标的设置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真诚自然的演唱整首歌曲,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适当的了解作家的生平和其创作背景,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那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卖报歌》。
(三)评论激励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一定的赞扬,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宝宝睡着了》时,如果有些学生唱歌比较生硬,教师就要引导他们用一个更加轻柔的声音来使宝宝安静的睡觉。这样学生再次进行演唱时,声音就会柔和许多。因此,教师的评价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四)榜样学习法
在任何情况下,榜样的力量都是十分强大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样习惯正在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对偶像的崇拜也很强。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激励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小学音乐的教学,对少年的成长和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更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作品的演唱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修养。所以教师应该把握教学内容,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多样化教学。例如在学习《动物说话》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带上各种动物的面具,让他们扮演面具上的动物,学习动物的叫声,这样就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争取做到生、长、师结合
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能够完成的,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只有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面高效结合,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教师采用激励性策略进行教学时,一些成效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大力支持,全面配合,这样教师才能大胆的进行创新,取得更加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家长和教师之间必须保持畅通的联系,当教师在学校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时,教师可以及时的向家长进行反应,使家长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这样也可以在课外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到音乐课堂中来,家长比教师更加了解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参与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结语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长期性的,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发育的黄金时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灵活的运用激励法发挥激励教学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发掘学生音乐潜能。
参考文献
[1]韩桂清.略谈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祖国,2017(1):228.
[2]谢德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励性原则的有效应用研究[J].新課程(上),201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