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三动四范”模式的研究

2019-03-11 09:22陈雁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理论专业研究

陈雁鸣

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教育改革的成败,十分关键的要素之一是教师。中小学教育是基础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基础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语言教育在孩子成长的初级阶段十分重要,只有语文教师专业化才能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因此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日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国际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由来已久,世界教育年鉴1980年的主题就是“教师专业发展”,1980年6月16日《时代周刊》一篇题为《危急!教师不会教》的文章,该文章一经发布便激起了社会各界对教师质量的探讨,也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之后,人们经常谈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并要求在提升全国教师的工资以及社会待遇的基础上同等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通过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本文旨在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问题并提供“三动四范”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模式的研究现状

1.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模式该如何进行,研究不多,在重视师资培训的今天,也只是各个培训单位摸着石头过河,各自探索,没有统一的专业培训模式。

2.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左右,由林崇德等学者通过认知心理学的阐述提出了教师的素质结构,廖诗艳学者将上述的研究给予了进一步的深化,以教师的职业成熟度为具体的标准,划分了教师整个专业发展的过程结合不同时间段发展的情况设定了不同的方面。

3.国内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文字以及文字运用等方面的讲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以及相应的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做铺垫。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具体教学中可能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研究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具体地分析研究后发现,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积极调解心理,从而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筹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都会有提升,并且不断形成更为成熟的心理和思想意识。

一般来说,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地揭示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變化,这一变化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人类发展的启示。换句话说,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会有着很多目标,通过目标来积极引导人们的进步,这些研究大多停留于理论论证层面,不能提供相对明确的有效的行动发展模式。因此,就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而言,中小学语文教师‘三动四范专业成长模式的研究的提出,对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曾发表了关于人类全面发展方面的学说,在学说中强调了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学说中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信念方面的东西,这也是人本能的体现,并且追求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是需要借助一些外界因素,这种因素也是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追求。

2.行动研究理论。美国学者Lewin曾提出行动和研究的关系,认为行动和研究是相互依存的,这一观点理论也在未来的实践中得到了论证,并且在研究行动中发现了系统性、开放性以及兼容性等特点。除此之外,在进行行动研究中也主要分为联合性以及行动研究这两种方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独立研究以及联合研究的结合内容,并通过学校的教研组以及校内的领导进行共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促使整个研究内容做到优势互补,在具有理论基础的同时不乏实践的可操作性。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早期是由皮亚杰等人在早期建构主义的发展下所研究产生的。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可以看出,课本知识仅仅是关于某种现象的一种假设和解释,由于时间的推移,这种知识并不可能意味着是最终的答案,反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移而不断的发生理论知识的创新,甚至会有着更具有时效性的解释,这说明知识对于接受个体而言并没有权威性。这其中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是其他人无法来代替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是对于新信息的意义方面的建构,其二是对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重组改造。但是,教学并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而是要将知识经验当做新知识的生长点,这说明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那么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并不仅是知识的权威体现,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知识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优质学习状态。

4.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可持续发展中曾强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构成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可持续发展当做本次研究的重点理论基础。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向,促使整个实践的过程有效的实施,并且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及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不仅是自身的需要,也是这个社会对教师的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来营造出适合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环境,让更多的教师在这一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方法

首先,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浏览了知网,维普等网站获得更多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其的研究,从而为本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其次,本文采用了调查研究法,本文针对某一地区的中小学的语文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当前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个人素养等方面的状况。并且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加强对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理解,通过反思总结进一步分析教学行为。

猜你喜欢
理论专业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专业修脚店
“理论”与“实践”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盛满理论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