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初探

2019-03-11 09:51徐云知
中国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象学视角哲学

徐云知

【摘 要】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对于教育本质的释义,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视角不同,结论差异巨大。本文基于哲学的视角提出问题,基于现象学的视角分析问题,基于实践的视角回答问题,进而得出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即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育人活动,是传承文化的社会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视角 哲学 现象学① 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从教育产生之初,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用行动真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时至今日,这样一个不需要用语言来回答的实践性问题,却又成为我们不得不回答而且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关于教育本质的释义多种多样,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各自基于不同视角对教育的解释差别迥异。回归本土追根溯源,更容易让我们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育人活动

在所有的教育释义中,《说文解字》对“教育”的释义最为精准,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学校中文化的载体集中于课程与教学,即学校通过课程与教学的育人过程达成立人目的。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上”指两类人群,一是官吏,二是族群中的年长者;“下”也指两类人群,一是年青一代(为主),二是族群中需要修正行为的成人(为辅)。“上”与“下”实际上规范了教与学的对象。“施”,是示范、引领,言传身教;“效”,是模仿、学习,卓有成效。将族群文化以社会规范的形式传递给年青一代并修正成人行为,上施下效是为教。

最早担任教职的是官吏和族群中的年长者。中国素有“官师一体”的重教传统,行政机构中多设有教职,官吏对所辖属地负有教化之职,官吏队伍的素质对社会风气构成有直接影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族群中的长者,因经验丰富而被赋予教职,实是授年青一代成长以捷径;加之年老体衰参与族群事务减少而多有闲暇,赋予教职可恰如其分发挥余热。

相对于学生,师为“上”,希望我们的老师堪为人师;相对于社区,学校为“上”,希望我们的学校足以兴社区;相对于实业,教育为“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这些警训不止用于律他,更是要求每个“上”者严格自律,即“打铁必须自身硬”。

2.“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重在传承族群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族群普适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善,这里的“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宏观层面,善就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我們(政府)的奋斗目标”;中观层面,善就是“办百姓希望享有的优质教育”,是教育界的奋斗目标;微观层面,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社会公民”,正如新课改理念所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作善”,两个字,既有愿景的寄托,更有朝向愿景努力的践行,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寄托着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良好愿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再生家庭,家风即是。

从教师层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寄托着教师职业对学生的美好期待;“学之道,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亲其师方能重其道”,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风即是。

从政府层面,通过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不断改良教育,改进教育,寄托着小康社会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植宽松的育人土壤,创设先进的文化氛围,国格即是。

因为我们的教育还远远未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远远未能实现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社会公民的目标,因此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唯善是举”“从善如流”,任何能推进、深化教育向优质迈进的探索,如思想理念、技术路径、措施方法等,都应鼓励进行摸索和尝试。

3.教育重在面向未来育人

教育的对象以年青一代为主,年青一代接受教育的目的是适应未来创造未来;而教育结果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者需要具有前瞻意识和前卫行为,方能为年青一代的未来更好地奠基。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也必然要以未来为导向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每一次科技文明的进步都会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教育也不例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已经悄然发生了,而且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时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其不可抗拒的优势影响着“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学生的成长,而且可以预见,其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孩子们学习和工作的“必需”。种类繁多、层出不穷而且更新换代迅速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大中城市孩子手中的“标配”。科技进步倒逼教育务必顺势而为,方能发挥“互联网+”共享、连接的思维特点,获得再生的教育“新能源”,以跟上技术进步和学生发展。教师、学生、课程与教学、环境四要素须有机结合生成主动创新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时代。

教育不但要关注未来,更要关注时代;仰望星空固然重要,脚踏实地方能顺利前行;把握当下,才有未来。这就意味着教育不但要专注于自身内部变革改良,还要把握时代脉搏,而且要拥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判。

一代有一代的危机,一代有一代的使命。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或是未来,教育都有其不变的永恒的使命,那就是“学以成人”。科技文明的进步,虽然不断更新和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但教育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依旧是培养人,培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

面向未来的教育,不意味着拒绝传承文化,恰恰相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逻辑起点就是传承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灵魂,在学校教育中,文化载体是课程与教学,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

二、教育是传承文化的社会活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立人”,但教育要通过育人这一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才能实现立人的目标。立人强调结果,育人强调过程;过程好了,结果才不会错。育人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价值观的培养和铸造过程。

1.立人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铸造灵魂

时下,“让灵魂追上疲惫的身体”①这句话成为社会热语。改革开放40年,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我们发现自己“肚子饱了,眼睛亮了,灵魂却饿着”。普遍性的灵魂饥饿,是无法让一个渴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真正复兴的,“灵魂”的恰逢其时的提醒,无异于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我们在奋进的路上时刻保持足够的清醒。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人,要像人一样活着”。他把人的生活比喻成物质、精神和灵魂三层楼,过灵魂生活的人“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人生三层楼”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说明了、透析了灵魂对于作为万物生灵的人的统帅作用。

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教育得了“软骨病”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富裕,而是富裕起来的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忘记了教育的初心。只有重拾初心,重归教育本质,为未来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2. 教育是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形成育人合力。需要群策群力,找准统筹各方的着力点;需要集思广益,夯实统筹各方的立足点;需要守近攻远,理顺统筹各方的整合点。

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强,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强。实践证明,单项的、局部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需要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主要是改变各育人阵地之间联系不够密切的现象,营造课内外、校内外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从多个维度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全科、全程、全员育人体系。

我们都知道,当父母不需要合格证;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孩子却需要合格证。有一个笑话形象地画出了当下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图:“世上有一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让蛋使劲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愿望可以理解,孩子就是未来;但当这个未来变成整个家庭的未来,这个未来就不再属于孩子自己,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投资,多少家庭悲剧因为父母的输不起而发生。“80后”子女形容“50后”“父母皆祸害”曾是那样地振聋发聩、触目惊心!父母与孩子本应是世间最亲密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渐行渐远?孩子眼中的“不合格父母”与父母眼中的“不孝子女”,究竟孰是孰非?是兩代人观念的差异还是行为的错位?

马云曾说:“‘教和‘育是两层意思。孩子的成长不光是学校的事。‘教是以学校为主,‘育是家庭和社会的事。‘育除了养育之外,就是文化、习惯的培养和熏陶。没有家教的孩子不会讨人喜欢,也就不会有出息。”

有的家长把学生推给学校,自己整个“大撒把”;有的家长没完没了跟学校提无理要求,稍不满足就变成“校闹”;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家长也需要教育。有的学校、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作业必须由家长签字,否则便是“不负责任”,试想,学习如同吃饭,谁吃谁饱,“明明是孩子生病,却给家长吃药”,这种做法说明我们的学校也需要端正态度。

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就如同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如果有问题,说明原件肯定有问题;若想让复印件的问题永远消除,单纯修改复印件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只有复印件和原件同时修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部问题。

家长是为了孩子好,学校也是为了孩子好,既然目标一致,就应该家校协作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好得了!在家校协作中,需要双方摆正位置齐心协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既不要越界包打天下,更不能越位越俎代庖,要做我们各自能做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影响我们能影响的。

我们提了40年的素质教育,未来还会继续提下去,因为素质教育太重要了!打个比方:有两个孩子从出生起到18岁,我们分别喂养。一个只喂瓜果蔬菜,另一个只喂鱼肉蛋奶。试问,18年之后,哪个孩子更有可能站在拳击台上?

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学生个体,其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我们现在过于重视应试科目,忽略了非应试科目;应试科目固然重要,但不意味着营养齐全;非应试科目如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微量元素之于人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因为“陶冶性情乃离俗之始,克除偏执是入圣之门”。只有将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并重,让二者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齐头并进,才能彰显基础教育的完整性与一体性。

我们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主要是纠正“考什么教什么”、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我们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主要是避免各行其是、步调不一,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面对学生,我们的教师要琢玉成器;面对教师,我们的教育要破茧成蝶。

三、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实践活动

我们现处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竞争,实际上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

1.教育是实践取向而非理论取向的活动

我们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实践经验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让理论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解决“天上What地上How,专家老师各一套”的现象。我们倡导“大学—教研机构—学校”项目的实施,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和北京黄城根小学、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几方合作的实验值得提倡,这种实验旨在改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现象,这种模式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合作是否卓有成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但至少已经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有这样一个趣事:一个人吃完第99个馒头才感觉饱了,于是就说:“早知道吃这第99个馒头能饱,就不吃前面那98个了!”罕有人不把这事当笑话看,这个例子表面上讲的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但结合我们学习某些成功经验的现象,这个笑话反而更耐人寻味。既然第99个馒头吃上就能饱,那这个馒头是用什么做成的?怎么做成的?一批批虔诚的教育工作者不远千里前往名校取经学习,然后带着第99个馒头的研究成果回到本地,照本宣科仿制“第99个馒头”。但常常是事与愿违:“名”校依然是“名”校,你依然是你。稍好一些的,将第99个馒头的研究成果发扬光大,拓点成面,把第99个馒头做得更大些,确实管用,办学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名”校难以复制,没听说过哪所学校学习了“名”校的经验,成了“名”校第二。

现在流行集团化办学,有人认为这是削峰填谷,也有人认为这是拓点成面。事实上,削峰不一定能填得了谷,拓点也未必就能成面。毋庸讳言,好的经验、成功的做法确实需要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将目光只锁定在有限的经验里,何况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后面还有许多难以言传的东西。就教育而言,一所学校的成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到师资水平,从办学条件到生源基础,从激励措施到教师敬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注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教育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强国富民

在1949年以后的70年中,教育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起伏跌宕。教育要完成强国富民向前发展的任务,必须要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根本。

改革开放40年来,一方面扩大了基础教育的功能,让基础教育去包揽职业教育的任务,而基础教育难以同时完成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双重任务,就会导致基础教育“千军万马争挤独木桥”和培养的学生“就业无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把初级职业教育排除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之外,义务教育变成由基础教育“独家经营”,而职业教育却在“袖手旁观”,不再是两条腿走路,结果农村教育就很难由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的轨道上来,而且影响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进程。

教育是强国之本立邦之基,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人,中国要发展,教育要创新。其实创新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但是历史上从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强调创新,创新不仅出现在各个国家的施政纲领当中,出现在各个行业的趋势判断当中,还出现在各种组织的战略规划当中,尤其出现在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即人才培养的教育领域中。教育终身化、组织学习化、发展个性化、人才多元化、内容综合化、手段网络化、管理民主化等成为全球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这种趋势中,罕有新的要素,多有新的组合,这也意味着教育的创新,新在跨界,新在融合。这里既有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也有教育内外技术的进步。

教育行业有其独特性,教育伦理的优先性决定了教育不能出废品,无法像其他行业那样可以试错、可以容错。教育創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基于单兵突进式的尝试到小范围的试验,再逐步推广扩大,直至系统创新。

总之,通过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将会得以基本建立,就会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会更加完善,从而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现象学视角哲学
音乐审美:基于“现象学”立场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学研究的新方法
现象学究竟是不是一种方法?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赛博空间体现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