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平
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到现在基本形成统一的认识——学校内涵建设。如何发展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学分制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在实行学分制,但结果参差不齐。学分制是在十九世纪末产生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国在二十世纪初的北京大学曾进行过试点。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通过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及学习进度,以学分绩点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不是简单的把课程分解成学分、学生毫无目的的选择课程以及疲于应付的通过考试拿学分,这和学年制是没有区别的。学分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配合运转,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以及学校的作息时间都应该相应的做出改变,以适应学分制的改革。
一是师资力量不够。表现在师资力量的数量上、种类上、质量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部门一般规定高职院校师生比为1:16,但高职院校基本没有达到,特别是一些文科、经管类专业,师生比高达1:30 还要多。在师资队伍上,缺乏企业一线实践老师,例如创新创业类教师,很多是原专业撤并后转行的教师,本身没有一点创新创业的经验与教训,怎么能指导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课程,相比美国一些院校,此类课程基本由已经在社会上创新创业有了一定成果的人士来指导,可以直接分享自己的成功与教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师资的质量上,教师的实践技能较弱,知识老化,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特别部分兼职教师,由于工作原因、教学方法等的影响,教学质量问题严重。
二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学分制要求学校要有足够的硬件设施配套,教室、多媒体、实验室,但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民营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对于招生较好的专业一味地扩招,而相对应的实验实训设施没有,学生更多的只能选择教室上课,这样的学分制无论学生怎么选择,结果都是一样的。
三是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学分制的改革,学校的教务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改进。据我调查了解,很多学校要求二级学院进行学分制的改革试点,而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还是沿用学年制下的管理系统,造成学生毕业的时候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分,能不能毕业也不知道,造成学生毕业季就是一个补学分季,平时认真的学生,毕业时基本多出8-15 学分,平时不认真的学生,毕业时少5 个学分左右,就会找出各种证书来抵学分。学分制下,学校的教务系统应该能通过学分和绩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是教学安排和学生的管理方面。在学分制下,学校的教务安排要全院统筹安排,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生的活动安排一定要分清时间段,不能出现重复的现象。好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出现学生活动和课程冲突,学生无法选择,由于某种原因要补课,基本上由于学生没有统一时间而无法补课。甚至出现由于某个专业外出实训两周,有的专业选修课就出现大面积的请假缺课的现象,一方面原来40 人左右的上课班级,一下子只有20 人左右上课。另一方面专业选修课只有16-32 学分,有的学生由于外出实训、学生活动等原因,造成大面积的缺课,学习极不系统,本来学分制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突破专业的限制,但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没有达到效果,而且学习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这样的学历教育还不如外面的短期培训的效果。
五是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上。学分制的要求教学时间要足够长,以方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各种学习,但大多数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在学校作息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学年制下的五天上班制,学生想在业余时间去实验室,实验室还是大门落锁,想在周末去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由于作息时间的原因,不能进入。在学分制下,学校应该全天候的开放各种实验实训、教学设施,以方便师生随时进行各种学习和研究工作。
一是学分制的顶层设计。建立以主管教学院长为领导,联合教务处、人事处和学工部等部门的工作小组,全面设计好学院的学分制改革方案,没有一个全面的顶层设计,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各种问题的存在,学分制改革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即使勉强推行出来的学分制也是换汤不换药,只能是学分制幌子下的传统学年制,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实质的改变。
二是确定部分分院进行试点。一个新的改革措施的出现,尽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的很周全,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在学分制的改革上,牵扯到上万学生的教学问题,也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不能有半点失误或错误,因此应该在改革相对容易的文科类分院先进行试点工作,这点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做的比较成功,先在外语类分院试点三年,在进行总结分析后,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再向整个文科、经管类分院推广,现在在整个学院全面展开,取得一定的成效。
三是教务管理系统要更新。学分制不同于学年制,在学年制下,同专业的所有学生每学期的课程都是一样的,教务管理起来相对容易,学分制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每学期都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学分的多少也不相同,所以要求学院的教务系统要及时更新,充分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使教务处、老师、学生等相关人员通过教务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要把问题推到毕业时再解决。
四是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学分制相对于传统学年制,对于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务处的教学管理人员、各分院的教学秘书,一定要配备足够的、能力较强的骨干老师负责,并且要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培训,明确学分制实行目的、对学生教学的促进以及学分制下教学工作安排的原则、方式、注意事项。要做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有序推进,不能因为学分制管理的复杂性造成教学管理的混乱,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毕业。
五是作息时间的安排上。这个问题必须由学院统一解决,任何一个部门、分院都是做不到的,因为学分制下的作息时间会使一部分老师在原来的休息时间上班,尽管可以通过调休来解决,但毕竟和国家的公休时间有所冲突,进而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学校在这个方面应该多加考虑,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同时,怎样兼顾到老师的利益。
综上所述,作者结合长期对于高职院校学分制实行院校的调研,结合汇总各院校在实行学分制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看法及观点,对以后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的实行提出一些建议,考虑难免有不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