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沂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授
冬季天寒地冻,养生重在温阳益精、补肾御寒,为来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夯实基础。但在选择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最易引起肾脏受伤的原因。
在冬季,人们应该减少运动,早睡觉,以闭藏阳气、养精蓄锐。有些人经常昼夜颠倒,有些人冬季运动过度,这都不利于阳气、肾之精气的闭藏。
《黄帝内经》明言:“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以欲竭其精(肾精),以耗散其真(肾气)……故半百而衰也。”若贪欢纵欲,房事太多、过频,反复流产,致使肾精大量耗损,动摇生命之基,可能导致早衰或早夭。现代医学也认为,房事过度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噪音(如工厂、建筑、汽车与音乐噪音等)、极听(非常注意地听,如青少年时刻都在用的随身听、手机耳机等)均会伤肾。二者实际就是用耳过度,而肾开窍于耳,用耳过度易致使肾精损耗、肾脏虚衰;其次因耳根不清净,肾脏得不到休息会妨碍肾脏的闭藏,尤其是冬季和夜晚的用耳过度,对肾脏闭藏的影响最大。
有些人冬天穿衣,上身是皇帝的待遇,穿羊毛衫、羽绒服甚至皮草,暖暖和和;下身是乞丐的待遇,穿裙子与单裤,露着膝盖和脚踝。这样着装易致寒邪伤骨、伤肾,长此以往,会引起肢体关节疼痛以及畏寒肢冷等。
即使是在温暖十足的暖气房里,穿单衣、薄衫,吃冷饮,这种“冬行夏令”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阳气的闭藏,引起肾阳不足、肾精虚衰,此类人冬季会越来越怕冷,夏季却越来越怕热。
冬季温阳补肾,要做到以下几点。
冬季除了要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外,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逗留过久。
冬季属闭藏之季,不宜运动、出汗太过。冬季气温较低、天亮较迟,在日出之前,林中植物尚未进行光合作用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大气层在天亮前结构较为稳定,空气中积存了许多的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污染物质。因此,凌晨外出运动极易遭受寒气、浊气、雾霾的伤害。所以,冬季晨练,尤其是老年人,时间不宜过早,要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锻练。
中医认为,冬季“不宜禁欲”,但“欲绝不可纵”。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强壮,则健康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脏腑衰虚,多病早夭。青壮年情欲易动难制者,可独宿以节制房事、蓄精保肾。独宿即分床,是冬季补肾强身的重要措施。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翼方》即谓:“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中老年人以及患慢性病者康复期间,更宜适当采用独卧蓄精养生之法,戒房事、养精血。
冬季饮食宜温热,应以“藏热量”为主,尤其是肾阳虚者,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良姜炖鸡块等药膳。同时,生冷的食物如瓜果、冷饮等性质属阴,极易损伤阳气,要少食或忌食。
由于冬季肾脏当令,肾气偏亢,而肾属水、味咸,心属火、味苦,肾强则易于伤心,因此要“多食苦,少食咸”。另外,人们若取暖无度,服用温热性的食、药物补益太过,又易引起肾阴精虚损,出现口干舌燥、心烦上火、大便干结等不适,对此可多食百合、银耳、梨子等食物,或多吃些海参炖瘦肉、淮药芝麻糊等药膳滋肾补阴。
咽唾养生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笔者根据古人的记载和今人的总结,在此介绍3种常见的咽唾养生法。
舐腭咽唾法:轻轻闭住口唇,用舌头舐上腭,转圈舐20~40下,口中即有唾液分泌,然后慢慢咽下,每日2~3次。
叩齿咽唾法:闭住口唇,上下牙齿轻轻叩打,叩齿之后,用舌头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牙齿,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30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舌抵上腭部以聚津液,待唾液增多时再鼓腮含漱10余次,最后分三口徐徐咽下,并以意念送到脐下丹田处为佳。
气功配合咽唾法:端坐,排除杂念,舌抵上腭,牙关紧闭,调息入静之后,唾液源源而来,待到唾液满口时,低头缓缓咽下,并以意念送到脐下丹田处。
咽唾养生最宜冬季使用,长期坚持,可使肾精充沛、气足神旺、容貌不枯、耳目聪明,从而达到老而不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