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金香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为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各项文化诉求,在文化交流与传递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本文简单分析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特殊性,探究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重点讨论了新时期完善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 激励机制 问题 有效策略
新时期,精神文化已然成为和谐社会的主要标志,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愈加紧密。但因种种因素的影响,群众文化工作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现阶段要想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道路,就应当有效解决各个问题,在适宜的激励机制作用下组建高素质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一、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特殊性及建设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一)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特殊性
1.工作时间特殊
相对于一般工作来说,群众文化工作的时间更为特殊,通常都是在群众闲暇之时展开,简单来说就是“别人下班,我上班”。此项工作的主要职能为引导,即引导群众更好地理解文化并吸收文化。为了有效提升工作效果,相关工作者需要做好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切实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诉求。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必然会比一般工作时间长,而且越是节假日工作任务越重。
2.素质要求特殊
文化的主要作用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而且要求他们能够以更为专业、更为细致的态度为人民服务。此项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为社会老百姓,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时群众文化工作者就应当随机应变,协调管理好文化活动,使其能够顺利开展。
3.承担责任特殊
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相互交换,但群众文化活动却不仅仅存在着交换行为,其核心是各方的共同参与,在活动中获得精神需求。群众文化工作者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活动的引导者,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完成基本任务,另一方面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因此他们可以说是联系政府与群众的纽带。
(二)建设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群众文化工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形勢下,要想使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效能,就必须在高素养人才的作用下提升工作质量。但此项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若是以单一的管理模式为主则必然会抑制工作者的积极性。因此,现阶段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强化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意识,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引导群众走上正确的文化道路。从更深层面来看,建立激励机制有利于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知识转型,有利于切实发挥工作效能。
二、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识
现如今,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大都属于政府机关工作,一般情况下此项工作都是以完成上级所下发的任务为主,其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完全取决于工作者的积极性。部分工作者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他们积极向上,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满足群众的各项精神文化诉求。也有部分工作者严重缺乏创新意识,认为此项工作只要完成基本任务即可,不愿将时间花费在组织其他活动上,未能认识到学习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群众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二)认识观念保守
要想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主要效能,就必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深层内涵以及意义,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绝大部分人员的认识观念较为保守,没有及时更新文化知识,直接忽略文化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另外,部分文化工作者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个人认知较为狭窄,未能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了解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致使文化活动与群众生活相脱节,难以切实发挥效能。
(三)激励机制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群众文化工作者更为重视个性发展,渴望能在更好的平台展示自身才能,但由于激励机制不足,在工作过程中很难保持激情进行文化活动创新。近年来,尽管此项工作的待遇逐渐提升,但相对来说仍旧处于中等水平,致使相关部门难以及时引进优质人才,直接阻碍着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进程。
(四)人员适配性弱
人才适配主要是指将人才安排在最为适宜的岗位上,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才能。但现如今,因群众文化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定义并精确划分文化工作岗位,致使部分岗位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另外,部分单位内部并未重视对新入职员工的专业培训,致使他们难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人员流动、人才资源浪费等现象。
三、新时期完善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人才培养,设置合理目标
工作目标是工作激励的核心内容,大量实践表明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为高素养人才,新时期相关部门应当重视人才培养,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来组建专业队伍,并合理设置工作目标,以此来强化相关人员的工作意识,使他们可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工作当中。首先,应当结合区域文化建设现状确定工作目标,使每一位工作者都可以准确把握工作意向,同时在组织文化活动之前进行统一培训,鼓励有经验的工作者主动分享,帮助新工作者明确组织文化活动的流程,形成“结对子”文化工作小组。其次,在设置合理目标的基础上搭建共享平台,使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可针对这一目标各抒己见,提出更为适宜的完善方案,若是方案被采纳则及时给予奖励,并提出表扬。最后,相关部门应展开多门类综合培养,在专业培训过程中融入更多先进文化理念,将人才培养与整体文化提升有机整合,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动机,使他们直接感受到激励机制,逐渐端正工作态度,进而将文化工作落到实处。
(二)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人文关怀
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适宜的工作氛围下工作人员可以端正态度积极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群众文化工作最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以及主动配合,若是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尊重,则必然会抑制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因此,现阶段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使命感,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干劲。相关部门可抓住群众文化的特点,借助互联网、媒体、广播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群众文化活动,使社会各界都明确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义,逐渐提升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为了有效引导群众文化工作者,相关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奖励基金,以此来促使文化工作者积极主动展开文化活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以感情为主激励群众文化工作者,具体做法有加大保障力度、注重健康管理、解决后顾之忧等,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感受到“家的温暖”,进而增强他们对此项工作的忠诚度。另外,相关部门可关注群众文化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以自由支配为主增强工作者的主动性,使他们可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自由安排其余时间。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保障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可维持工作者的积极心态,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作效能。
(三)建立管理机制,提升工作质量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管理机制也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必要前提。新时期,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群众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优化并完善管理机制。第一,应调整并合理分配工作岗位,从多个角度出发设计工作内容以及任务,将绩效与实际工作充分融合,主要做法有细分岗位职责、梳理内部关系、明确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增设“责任+绩效”制度,同时遵循人尽其才原则,确保每一位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第二,设立流动机制,实行轮岗,在轮岗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为工作者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发展路径,使他们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岗位,在此过程中应尊重工作者的个性特点,避免出现岗位与专业完全不匹配的现象。第三,优化选拔机制,遵循公开透明、人人平等的原则,把品德、绩效作为选拔的主要标尺,使工作者正确看待内部选拔,并以端正且积极的态度展开文化工作,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竞争风气。
(四)分析实际需求,促进个性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可按照性质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类型的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激励过程中应当尊重个性,分析实际需求,在薪资、情感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激励。首先,薪资的高低对文化工作者工作激情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因从改革的角度出发调整绩效工资,切实将其与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实际对等,督促工作者肯干实干,鼓励创新,并打破传统思维限制将薪资与创新程度挂钩,使文化工作者可保持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其次,相关部门应当为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在职进修,强化在职培训的计划性以及针对性,最大限度上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加快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另外,在实现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提升工作者的个人荣誉以及集体荣誉感,为工作者提供可展示才能的平台,如举办多元化才能展示活动,为参加活动的个人或者小组颁发荣誉奖状,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而实现精神激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对加快我國文化建设步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应当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特殊性,充分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人才培养、设置合理目标,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人文关怀,建立管理机制、提升工作质量,分析实际需求、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做起,不断优化并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文化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关于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建设的探索[J].戏剧之家,2015,(07).
[2]赵一红,庞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建设研究——基于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J].社会建设,2017,4(03).
[3]上海市总工会.搭建多样平台 强化机制建设 推进新时期职工文化繁荣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1,(02).
[4]罗敏.合作与共生:社会组织参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机制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