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圣贤路

2019-03-10 14:00戚子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龙场圣贤知行合一

集心学之大成的圣贤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超的军事才能彪炳世人,达到高山仰止境界。

但统贯王阳明的哲学人生,从书中研究还是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儒、佛、道的精髓和渊博、心学的宗旨和哲学成份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消化、吸收的,但顺着王阳明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轨迹来读,就较生动形象了。能事半功倍地掌握他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人格学问成长的过程。

不难看出,王阳明在37岁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前所表现的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即异质的转变。尽管在悟道前已精通了儒佛道要义,但大多还是泛滥于词章之中,

如《清平卫即事》

积雨山途喜乍晴,暖云浮动水花明。

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苎轻。

烟际卉衣窥绝栈,峰头戌角隐孤城。

华夷节制严冠履,漫说殊方列省卿。

又如王阳明十一岁时跟爷爷游寺庙时随口之作: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虽然其诗敏捷非凡,而胸襟眼界更是超乎异常之人,但诗中所荡逸出的豪迈不羁的性行,也还不能使他自己落实下来走圣贤的路,要进入圣贤学问的门径,还有着一长段崎岖多歧的路要他经历哩。

尽管如此,但还是灵光爆破,人只有十一岁啊,尤其是十二岁那年他所讲的一句话更是石破天惊: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此话更能说明王阳明具有一个伟大理想的人,从小就立志要做圣人。

他十五岁时出游居庸三关,便慨然兴起经略四方之志,而向慕着英雄豪杰的行径。

三十岁,阳明因公事之便,游九华山。有一位道士善于谈仙,阳明以客礼相待,并向他请教仙道,道士说:“还没到时候。”阳明乃屏退左右,延引他到后亭,阳明问之再三,道士又说:“礼虽然很隆重,但始终不忘官相。”阳明倒是很豁达,听他这么说,便一笑而别。九华山地藏洞有一位异人,“坐卧松毛,不火食,”阳明知道了,又引起好奇之心,便攀缘险岩去看他。到达时那人正在酣睡,阳明抚其足,那人醒而惊问道:“路险,何得至此?”于是便为阳明谈论佛最上乘的道理。

三十一岁,阳明从北京告病归越(今浙江绍兴)在阳明洞正式做修炼工夫,引导引术,终于修到能够“先知”的地步。又过一段时期,忽然觉悟到:爱亲之念生于孩提,此念若抛弃,便是“断灭种性”了。

次年,他离开绍兴阳明洞,转到西湖养病。有一天游寺庙,看见一个禅僧闭关。据说已经三年不曾说话,不曾开眼了。阳明忽对他大喝一声,说“你这个和尚,一天到晚口巴巴地说些什么?眼睁睁地看些什么?”那僧人大吃一惊,心想:“我三年不曾说过一句话,你却问我口巴巴说些什么;我三年不曾开过眼,你却问我眼睁睁看些什么,你这话好奇怪呀!”于是不觉睁开双眼,开口与阳明说起话来。阳明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人,答道:“有老母。”再问:“想念吗?”答道:“不能不想。”阳明告诉他,爱亲出于本性,人怎能用闭眼闭口来堵塞爱亲的念头呢?一番话把禅僧说得感动流泪,第二天便回家了。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禅悟已很高深了。但要彻底解决心与理为一或为二的大疑团或大烦闷,这步大开悟又须等待一个大机缘。

三十五岁那年,因南京科道戴铣等上谏忤旨,逮下诏狱,阳明抗疏上救,结果触恕太监刘瑾,亦下诏狱,还被远谪到贵州龙场去做驿丞。刘瑾还派人一路追杀。阳明到龙场后的一段日子里,面对十分恶劣的环境,突然发明了格物致知的学说。悟道了。从此阳明彻底走向自我完成的圆熟。

“龙场悟道,悟出了‘格物致知要义,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求理于事物,即是求理于心外,这是朱子的路。龙场悟道所亲切印证的则是‘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为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体。”于是将四书五经中的圣贤学问融汇于“生命的学问”中去了。

于是在龙场悟道的第二年,便提出知行合一之说。诞生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

悟道后的王阳明,在游江西龙南武当山时,登上了海拔800多米高的丹霞奇峰峰顶,在圣庙援笔写下了联句:

“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

王阳明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地道出了他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与“善”。至于悟道的“格物致知”、“知良知”“知行合一”“与万物为一体”等都围绕着“仁”、“善”开展。说到底就是要做事先做人,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步曲。

至于阳明平叛后游赣南于都县罗田岩的摩崖石刻中的阳明题刻和通天岩景区“江南第一石窟”所留有多处的王阳明景点及“阳明书洞”(观心岩)中“致良知”所讲授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哲学思想。都无不折射出王阳明的光辉的哲学思想体系。

但我最难忘的还是通天岩中的忘归岩,忘归岩摩崖题刻中的王阳明手书。诗云: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卧醉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诗的后记云:正德庚辰八月八日访邹诸子于玉岩题壁。阳明山人王守仁书。

那时正值1520年晚秋,王阳明48岁。其诗道出了王阳明悠闲、留恋、宁静致远的心态。印证出他对人生处世五法:“故修身,先养心;欲静心,先戒躁;欲去焦,先宽心;欲心旷,先求简;欲简泊,先意诚。”的完善实践。是“知行合一”的生命哲学的最好注释。

在阳明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而他提出的处世五法则引导众人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重拾中庸、淡然之境。这种“人与万物为一体”的生态哲学和点化同志,我的感悟是:多得益于游山“玩”水之间。

故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山水之间也。寓教于乐。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篇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于是阳明在天人合一中自我完成了圓满。同时,我又在旅游有关阳明先生的景点中有所了解了王阳明先生的哲理人生。获益匪浅。最后以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话聊作全文结束:“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书籍:

[1]《王阳明哲学》蔡仁厚著

写於二O一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戊戌夏至   戚子平

猜你喜欢
龙场圣贤知行合一
汉字故事之圣贤的寂寞
贵州水城龙场锐钛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境随心转是圣贤
修身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喝茶聊天聊“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