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9-03-10 13:49李梅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趣味性创设

李梅花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向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我们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如,在“有理数加法”教学中,如何理解8+(-5)=3呢?若让学生自己举些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式子的正确性,那就更容易理解.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把8看作我原有8元钱,把-5看作我用了5元,则手里还剩下3元钱,故等于3.”通过这个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注意到儿童在游戏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兴致勃勃,在这过程中游戏的趣味性是诱发兴趣的关键.如果我们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学生游戏,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可能性的大小”教学中,我让每个学习小组模拟现实情境做转盘游戏:课前将转盘分成大小不等的几个扇形,并分别涂上红、黄、绿、黑四种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谢谢参与,再在课堂上让各个小组都动手做转盘的游戏,并对中奖结果做了记录.游戏后,我问学生:“你在转出结果之前,头脑里会想些什么?”学生必然会说:“猜我会得什么奖?”“可能得什么奖?”我紧接着问:“有四种可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谢谢参与.”“每个奖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不相同,圆心角越大,可能性越大.”……学生通过玩游戏,加深了对可能性的理解,充分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一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事件发生的条件决定的,而不是运气的问题.这样的处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吸引人,特别是中学生,趣味性的内容可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思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多为学生提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引入无理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史上的故事:“在公元前5世纪到6世纪的时候,希腊有个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崇拜数,认为‘万物皆数,认为数只有整数与分数.后来他们的一个门徒发现了除整数与分数外,还存在着一种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的数.这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和信念的极大打击,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极力不让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但是,据说米太旁登的希帕苏斯还是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了,于是他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扔进了大海.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数呢?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学派如此恐惧,而还有人为了这個数丢了性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无理数.”教师的这段话,激起了学生对学习无理数的极大兴趣,都恨不得马上知道无理数是什么样的一种数,后面的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会很好了.

四、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真正感受了“做数学”的体验,感到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数学具有很大的抽象性,而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活跃思维,发展思维.数学的教与学都应“以做”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如果凭空说道理,学生是难以明白的.所以一开始先叫一名学生画一条直线,接着叫学生随意在黑板上直线的不同位置上画圆.学生非常热情的纷纷到黑板上画圆,学生说再没有的时候,就问学生:当黑板是一个平面,看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都有哪几种呢?接着按照学生的分类把重复的擦掉,一个一个分类、给每个点和直线起名.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很难理解.很容易记住每个概念及很好记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规律.

这一问题情境创设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操作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五、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颖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使每节课的内容具有新意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单调和呆板,因此,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可这样导入:让学生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的厚度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继续折20次、30次会有多厚?如果一层楼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0层楼高吗?珠穆朗玛峰有8 844米,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这一惊人的疑问让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不用多说,在问题情境之下,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究,课堂上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设置悬念的引入手法,在影视剧和故事当中经常被应用,我们对此并不陌生.悬念就是灵感集成的火花,它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造成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想,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乃至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的设置,在技巧上应是“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富有余味.

六、利用对数学美的鉴别、比较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发现数学美

数学以其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奇异性为特征表现出它的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想的美,抽象的美,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不可能感受数学美,更不能发现数学美.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各种情境展示数学美,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使他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如,讲“轴对称图形”“旋转”“等腰三角形”等内容时,利用ppt在音乐声中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图形,使学生感受图形的美,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并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毕达哥拉斯趣味性创设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毕达哥拉斯与无理数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毕达哥拉斯
天才毕达哥拉斯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