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夫
我国音乐文学何时起源,又是怎样发展的?宋词是“倚声填词”的一种文学样式,为什么如今只有文字而没有曲谱?元曲的作者是怎么“倚声填词”的?诸多问题时时困扰着我们。
壹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艺术起源时,说过一段精辟的话。他说:“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门外文谈》)在上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中,为了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就会发出一种声音,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既是音调的节奏,又是语言的表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最初的音乐、词和曲是同时产生的,是无分先后的。
在古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贫乏,音乐和舞蹈就是他们的全部娱乐。无论是闲了还是累了,他们往往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一首首歌曲于是产生了。《诗经》就是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自上而下采集的一部诗歌总集,作品三百余篇,地域遍及现今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说它是“诗歌总集”,还不如说它是“音乐总集”,因为当时采集来的不仅有文字,同时还有曲调。因曲调不同而分为风、雅、颂:“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诗三百首和音乐是融为一体的,后来音乐失传,文字却被保留下来,才有我们见到的“诗三百”。“诗三百”中,有不少流传很广的名篇,如《关雎》《桃天》《木瓜》《蒹葭》等(均在十五国风之列),原本都是可以演唱的优秀歌词。《诗经》是中国音乐文学的萌芽和起源,是我国最早一部有文字记载的音乐文学总汇。
贰
汉代的民歌也相当繁荣。到汉武帝时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明,民间歌谣风起云涌。当时,官方设立一个采集音乐的专门机构,署名叫“乐府”,后来这个机关采集来的音乐也称为“乐府”。据《汉书》记载,采集来的民歌有一百多篇,篇篇可以配乐演唱。内容大部分是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爱情,也有发泄对现实不满的。如《上邪》和《江南可采莲》,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上邪》是一首爱情歌曲,是热恋中的女子的内心表白。《江南可采莲》描写一群姑娘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表现她们欢乐的生活情趣。如果说前者是独唱曲,那么后者则是女声小组唱,两首都是优秀的音乐作品,可惜现在我们见不到它们的曲谱了。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一个高峰,也是“倚声填词”的初创时期。据清康熙时编的《全唐诗》所载,诗人有2300多家,作品有48900多首,这还不是唐诗的全部。代表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刘禹锡等等,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大家。由于唐代诗坛群星璀璨,光芒万丈,个体诗人纷纷崛起,诗歌从民间歌谣走向个性化、格律化。音乐元素在作品中逐渐淡出,诗歌与音乐开始分离。
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诗人依然关心民间歌谣,热衷于民间歌谣(后成为乐府宫调)的填词创作,开启了一个“倚声填词”的时代。据传,我国最早的词作家,当属大诗人李白,他应为我国音乐文学的鼻祖。他创作的《忆秦娥》《菩萨蛮》(有专家认为,这两首词并非李白所写,现存疑)和《清平调》(就是写杨贵妃的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此为李所填词的乐府曲牌名),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此外,还有张志和的《渔歌子》、韦应物的《调笑令》、白居易的《忆江南》,以及后唐李璟、李煜父子的词等等,史称“唐五代文人词”。著名词学家龙榆生(曾执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指出:“这种‘倚声填词的风气一开,诗人们也都大胆起来了。”唐五代词为宋词作了思想上、艺术上的准备,为宋词的繁荣开了一个好头。
叁
“倚声填词”经历了三百年的发展,我国音乐文学到两宋时期出现鼎盛气象。当代词学家唐圭璋编的《全宋词》,共收入1330多家词人,词作19900多首,残篇530多首,涌现了苏轼、陆游、辛弃疾、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一大批作词大家。
宋词分为两大派,一是以柳永为首的“婉约派”,所作多描绘都市风光、坊间欢爱、羁旅情怀,颇合市民阶层胃口。另一派是以苏轼为首的“豪放派”,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豪情满怀,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打破了“诗壮词媚”的界线,为宋词的发展开拓一片新天地。
作为“豪放派”领袖的苏轼,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都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心灵的呼唤。在我国文学史上,他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伟大的词家,他的作品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两宋,尤其是南宋,是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许多诗人举起爱国主义大旗,写下了宋代词坛光辉的一页。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陈亮的《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以及词史上并称“二张”的张元乾和张孝祥。两宋是中国音乐文学的成熟期,是我国“倚声填词”的繁荣期。
肆
公元1279年,赵宋王朝被元蒙所灭亡。在元代90年间,音乐文学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可与唐诗宋词媲美的另一种诗体——元曲。
元曲包括两个部分,即散曲和杂剧,无论散曲还是杂剧,都是“倚声填词”的艺术作品。散曲又叫清曲,它是依照民间小曲填的词,散曲的代表作家是马致远,而最能代表马致远风格的是他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曲,如他的《天净沙》。杂剧的剧本由曲调、宾白和科泛(动作)三个部分组成,曲调是唱的部分,是由一个宫调中的多种曲调连合组成的,作家依照曲调填杂剧中的唱词。杂剧可以看作是元代的歌剧。两者相比,杂剧的成就和影响比散曲大得多。
元杂剧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和王实甫,他们的作品《窦娥冤》《西厢记》,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风行于世,还流传国外。他们都是“倚声填词”的能手,是出色的音乐文学作家。
“倚声填词”到明清时开始式微。虽有杨慎的《临江仙》(此词被放在《三国演义》篇首,同名电视剧中确定为主题歌)、纳兰性德的《金缕曲》、龚自珍的《湘月》,但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大不如前了。
进入新时代,我国音乐文学又有一个新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繁荣。但“倚声填词”的创作却是凤毛麟角,為数极少。这一问题有待以后再与方家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