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探索

2019-03-09 03:23莫荣珍刘永福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培养目标

莫荣珍 刘永福

【摘 要】本文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培养模式,认为建档立卡学生是贫困家庭的重要支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形式,引入贫困地区农旅创意产业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开展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专业的复合能力,有效促进毕业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建档立卡学生  创新创业实验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  培养目标  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132-02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成才的有效途径。

一、建档立卡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伟大战略思想,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治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是我国长期扶贫工作的重要经验,职业教育每年接收了大量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职业教育成为就业脱贫、治理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职教脱贫”成为最有效的扶贫模式之一。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贫困生的多样化成才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建档立卡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2016年起,广西教育厅把就业帮扶列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提出了“两个100%”帮扶目标,一是对建档立卡的毕业生实施100%的帮扶,二是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帮扶的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各校都十分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均顺利完成了目标,确保了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就业,对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在100%就業的同时,促进建档立卡毕业生创业,使“一人就业,脱贫一家”变成“一人创业,带动一片”,更好地服务和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推动脱贫攻坚呢?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各类“精英班”“实验班”“冠名班”“订单班”“厂中校”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成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一批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案例。我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从2010年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开始,也与企业开展了基于“校中厂—设计工作室”“厂中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为进一步提升建档立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近年来,启动了“建档立卡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的试点工作。

(一)创新创业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建档立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因此除了其本身扎实的专业能力外,重点在于本专业综合能力和跨专业的整合能力,以及“互联网+”的应用能力,并强化社会交际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就是对接农业、农村地区的农旅创意产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并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具有深厚民族及乡土情怀,善于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创意产品开发的复合型人才。

(二)学员的组成。不同于其他精英班要经过层层选拔,考虑到专业的相关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创新创业实验班学员一方面是来源于本专业(群)建档立卡的学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以及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建档立卡学生,开展全新的“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的项目化教学。同时也吸收部分贫困地区的其他学生和部分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愿望的学生。一方面有利于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项目组建团队,另一方面有利于依托贫困地区企业定向或订单培养,有利于提高创业能力,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必须对接产业发展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来源于贫困地区,直接对接的就是地方的农旅创意产业。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广西在《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30个左右全国特色小镇、100个左右自治区级特色小镇、20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的目标。提出了要实施旅游产业融合,拓宽“旅游+”渠道,不断丰富山水、林田、湖海等自然观光和传统游览旅游产品。乡村振兴、农旅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实践项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实验班围绕农旅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农旅创业产业的“规划——设计—— 工程管理—— 农旅创意产品开发”创新链展开,依托项目,开设综合性大类课程为主。一是农旅规划项目化课程,对接原来专业的景观规划设计、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园林规划、景区规划等课程;二是乡土民宿设计项目化课程,对接原来专业的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课程;三是工程与管理实务课程,对接原来专业的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管理、工程预算类课程;四是农旅创意产品开发项目化课程,主要对接原来专业的拓展性课程,如农产品品牌策划、农产品包装及展示设计、旅游艺术品设计等。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关键就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验班取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推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面向农业、农村地区,一方面,需要吸引贫困地区行业、企业甚至是贫困村的参与,共同确定贫困地区相关的农旅发展项目,并引入作为教学项目。另一方面要发动环艺与园林工程专业理事分会成员单位予以大力支持,很多理事成员单位在承接农旅创意产业项目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引入企业案例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新型活页式教材;二是发动这些企业派出得力的设计师指导项目的推进,承担脱贫攻坚的义务,同时提升学生对项目的综合执行能力;三是依托企业资源,共同指导学生就业和进行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并跟进毕业生的创业实践,提升建档立卡学生的创业能力。

(五)教师队伍的打造。教师队伍是实验班教学的关键,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就需要复合型、结构化的团队,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复合型项目实施能力和教学能力。一是实施专兼双带头人制度,由教学名师、企业大师共同担任实验班带头人,全面负责教学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估工作。二是推行“校企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校企互兼互聘,落实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制度,培养专职和企业兼职教师作为骨干教师,提升专职骨干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力。三是建立大师工作室,教学名师、企业大师共同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专任教師的研究开发能力、教学项目开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四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应用、推广能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倡导“教师人人有空间,学生人人用空间”,使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空间。通过多措并举,已初步打造了一支“名师导教、大师引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确保了实验班的教学实施。

三、建档立卡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成效与反思

基于农旅创意项目,推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的实验班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师资队伍得到了加强,教师参与实验班教学的同时,也参与了大量的农旅创意发展项目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复合型能力和结构化水平。二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两年多来,教师带领学生承接了十多项农旅发展项目,很好地服务了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旅产业发展,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三是建档立卡毕业生创新创业有了突破,2017、2018届实验班毕业生60人实现了100%就业,5名同学在茶业、园林园艺、家装设计等方面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吸收了20多名毕业生共同创业,带动了8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四是推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环艺与园林工程理事分会成员单位派出了30多名企业设计师、工程师等参与了实验班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改革项目,合作开发了8门案例化课程和新型活页式教材,共建了12门网络课程。

但必须看到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档立卡学生的实验班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一些挑战,一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带头人和负责人,更需要具有跨专业乃至跨行业的整合能力,骨干教师也需要有较强的复合型能力。二是教学实施场地、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深度的学习体验。三是在跨专业单独组织成班的教学管理方面增加了难度。四是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方面需要更加灵活。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培养目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初探
ESP课程体系下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休闲体育”对重庆高校体育课程的构建
对广西高等艺术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