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芳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病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对母婴健康构成极大危害。同时饮食不当、体重增加、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均为导致该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干预及治疗将有助于控制疾病发展,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医学营养干预;健康教育;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1.020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1-0059-03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nd Drug Therapy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YU Su-fa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ianjin Permanent Hospital,TianJin 300450,China)
Abstract: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s an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first discovered or occurred during pregnancy,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islet β cell secretion dys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it can cause great harm to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At the same time,improper diet,weight gain,lack of exercise and other poor lifestyl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diseases incidence.Therefore,ystematic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ill help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and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Gestational diabetes;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Med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Health education;Exercise therapy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流产史、肥胖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在全球呈急剧增多趋势,其中包括孕龄期妇女[1]。国内研究显示,娠期糖尿病平均发病率达6.6%,且由于该疾病属于高危妊娠,除可导致肩难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畸形等发生率上升外,还可能严重影响后人的健康状况。通过合理控制妊娠期血糖,可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深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并及时发现与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3]。本文就孕妇生活方式现状、医学营养干预、健康教育、运动治疗等几方面对干预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1综合干预
1.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为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4],通过示教、讲课、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孕妇以往的错误认知,并促进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等。此外,通过健康教育可协助稳定孕妇血糖水平,进而使其能够较为安全的分娩出健康婴儿,同时降低多种妊娠并发症的产生[5,6]。故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積极展开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控制血糖水平、确保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1.2心理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担心治疗费用高及母婴健康等,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可能加重病情[7]。故有必要对该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使其能够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通常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需针对其目前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并提供安静且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提供家庭支持治疗,使其得到更加系统的支持,从而缓解或消除紧张、焦虑症状[8]。
1.3饮食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孕前、孕期饮食摄入情况存在一定关系,若摄入较多富含脂肪、热量食物时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该疾病发生风险。通过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不仅可较好的控制患者体重增长,还能够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满足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及孕妇的生理需求[9,10]。在饮食干预过程中,结合孕妇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指导,使其能够掌握食品交换法,可有效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11]。对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总量应控制在150 kJ/kg,进入妊娠中晚期时,可增加3%~8%的热能摄入;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应占总量的40%~50%,脂肪占30%~35%,蛋白质占12%~20%,同时要求产妇适量补充钙及铁剂、维生素,并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此外,还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确保每日进餐5~6次,早餐在全天总量中占10%,午餐、晚餐均占30%,其余分别在上午、下午、睡前加餐,且对于孕妇的体重以每周增长350~400 g为宜[12-15]。
1.4行为干预 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生活起居规律,勤洗澡、勤换衣、多饮水等,从而使妊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6]。在指导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妊娠阶段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孕妇血糖水平,同时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7],进而抑制体重的过度增加,确保产妇能够正常分娩。但在运动锻炼时需合理掌握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并尽量选择有节奏、舒缓且安全的运动方式[18]。
1.5体重控制 孕期体重过多增长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的風险,如新生儿低血糖、先天畸形、巨大儿等[19],故应在孕期或孕前予以平衡膳食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使其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常孕期体重以每周增加300~500 g为宜,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则应控制在8~12 kg,对于高危孕妇需进一步加强干预,为其制定个人体重增长曲线,并养成自我监测体重的习惯,从而使孕妇能够了解自身各阶段体重增长情况,若出现超标现象,应立即帮助其调整饮食及运动方式等。
1.6自我效能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担心自身预后给予胎儿的影响,极易出现紧张、过分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并辅以印刷教育材料、视频、光盘等,同时支持孕妇开展自我管理[20],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任务,通过多项目标式任务的设定来增强孕妇的自我效能,此外,还需重视出院后自我效能指导,如嘱咐孕妇出院后应按时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诊等。
1.7血糖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对胎儿并发症的发生形成直接影响,而采用正确方式评估其血糖水平可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整个妊娠期过程中应对孕妇血糖进行密切监护,以使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较好的预防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产生[21]。
2药物治疗
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5.8 mmol/L,或饮食治疗后餐后1 h血糖>7.8 mmol/L及餐后2 h血糖>6.7 mmol/L,且在联合运动疗法效果不佳或持续出现尿酮时需给予药物对血糖水平进行合理控制。
2.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紊乱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当加强锻炼及控制饮食后仍未达到理想效果,通常需采取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其中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在餐后血糖控制中效果更佳[22]。同时需指导患者或家属如何掌握胰岛素注射剂量、时间、部位及注射技术等,通常健康女性每天胰岛素需要量为0.2~0.7 U/(kg·d),而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为避免低血糖的出现,一般用量为上述的1/3~1/2,最高剂量不得超过2/3,2 次/d。因早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故在早餐前胰岛素应用设为总量的2/3,剩余剂量则用于晚餐前,治疗方式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混合使用时通常中效胰岛素与短效制剂混合使用,比例为2∶1,且胰岛素用量需根据孕妇血糖水平进行增减,一般血糖每升高1 mmol/L,需加3~4 U胰岛素,并于剂量调整2~3 d后判断疗效。此外,用药期间应注意孕产次数及不同妊娠时期对胰岛素用量的影响[23],若为孕晚期或病情较重者需在每日正餐前注射短小正规胰岛素,若孕妇需较大剂量的胰岛素治疗,应采用分量多次注射方式,期间可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泵的使用不仅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能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给药途径。但应注意,胰岛素注射后需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荨麻疹、瘙痒等。若发生异常按医嘱及时更换剂型,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若出现手颤、全身乏力等情况,则考虑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可给予饼干、糖水等甜品予以纠正[24]。
2.2口服降糖药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涉及胎盘通透性、药物有无致畸形作用、药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3个方面的安全性问题。近年研究表明口服降糖药物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具有使用方便、低血糖发生率低、价格低廉等优势[25]。其中口服格列本脲、二甲双胍在该疾病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不断被证实,对于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可在其知情情况下给予格列本脲或二甲双胍治疗,以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减少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此外,阿卡波糖属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内葡萄糖苷酶减缓或减少糖的吸收,进而有效降低孕妇餐后血糖,故该药物可能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另一种可供选择药物。
双胍类可增强胰岛素作用、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外,且有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葡萄糖输出的作用。该药物虽部分可通过胎盘,但动物实验并未发现其有致畸作用,不仅能够减轻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还有助于恢复排卵周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妊娠早期自发流产概率[26]。此外,二甲双胍可通过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IR,减少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需求,有利于保护胰岛素β细胞功能,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展起到一定预防作用。但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妊娠晚期孕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可进一步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及围生期死亡率[27],故其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血糖有效性及对母婴近期、远期安全性仍有待研究证实。
由于无法确定未经治疗的孕妇高血糖所带来的巨大儿或胎儿畸形风险是否大于口服降糖药物所致的胎儿畸形风险,以往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常不推荐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或口服降糖药物。磺脲类降糖药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较为常见,但研究表明口服降糖药物潜在的危害与致畸机制尚未明确,故该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证实。同时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及二、三代磺脲类等药物均缺乏无致畸作用的循证医学证据。
2.3中药治疗 中医临床多根据妊娠病与消渴病等相关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母体内胰岛素抵抗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增加胰岛素抵抗敏感性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中药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与胰岛素抵抗治疗中的作用已被证实,黄连素等中药成分可发挥理想的降血糖效果;且经现代中药药理学实验证实,知母、大黄等药物的水提取液同样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28]。在中药复方研究中发现,加味桃仁承气汤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同时,增加肝细胞胰岛素释放量,从而使细胞膜胰岛素亲和力接近于正常[29]。此外,周氏渴乐宁胶囊、金芪降糖片、陈氏降糖康等中药复方均有着降低血糖的作用,这为中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了可能。
2.4基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的异常表达[30],该疾病患者HLA易感基因的确定将有助于治疗性或保护性疫苗的研制,通过基因治疗可较好的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病及并发症发生危险,并识别与干预基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形成一定阻碍作用,同时给予个体化治疗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3总结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在临床治疗中辅以全面、规范的干预措施,如进行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指导,进而较好的控制孕妇体重及血糖水平,以减少母婴并發症的发生,同时延缓或减少产后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可能,最终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敦红.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5865-5868.
[2]计静,韩蓁,米阳,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和个体营养干预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6):1172-1174.
[3]师俊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1):40-42.
[4]梁秋叶,覃花桃.健康教育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程度及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5,43(1):80-83.
[5]王颖,杨莎,冯辉,等.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3):347-348.
[6]耿中群,刁雪芹,曹海伟,等.早期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10):1580-1583.
[7]徐晓锋,李华萍,石琴,等.心理干预联合营养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20):74-75.
[8]Ugur E,Demir H,Akbal E.Postgraduate education needs of Nurses' who are caregiver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5,31(3):637-642.
[9]屈利洁.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及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价值[J].医学信息,2018,31(15):171-172,175.
[10]於红梅.个体化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质量、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8):1517-1519,1523.
[11]史波英,吴静雅,施萍.手测量法则食物交换份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4):446-449.
[12]张志佳,钱君.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7,30(24):119-120.
[13]宁珂.饮食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3,35(9):1266-1267.
[14]黄艳萍,黄宝琴.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新医学,2013,44(7):482-484.
[15]董晗琼,姜金霞,王文静.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8):2228-2232.
[16]Seo YM,Hahm JR,Kim TK,et al.Factors Affecting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 in Korea[J].Asian Nursing Research,2015,9(1):60-64.
[17]吴红花.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防控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6):535-537.
[18]Vanhove T,Remijsen Q,Kuypers D,et al.Drug-drug interactions between immunosuppressants and antidiabetic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J].Transplantation Reviews,2016,31(2):69.
[19]王晨,杨慧霞.妊娠前超重和肥胖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1):7-11.
[20]张蕾.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3):246-247.
[21]Shareef J,Fernandes J,Samaga L.Assessment of clinical pharmacist interventions in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a tertiary care teaching hospital[J].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Clinical Research & Reviews,2016,10(2):82-87.
[22]石建武.短效胰岛素和超短效胰岛素的临床药物应用与不同[J].心理医生,2016,22(13):109-110.
[23]刘晓妮,王倩,张丽红.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再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8(1):57-59.
[24]Davidson MA,Mattison DR,Azoulay L,et al.Thiazolidinedion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ast, present and future[J].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2017,48(1):1.
[25]Rui-Feng HU,Sun XB.Design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al formulae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7,15(6):436-441.
[26]杨健姝,华飞,唐暎,等.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期的应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4(3):176-179.
[27]魏玉梅,杨慧霞.口服降糖药妊娠期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14-416.
[28]毕显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9):1572-1574.
[29]毛振营.加味桃仁承气汤治疗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05,20(4):37-38.
[30]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HLA-Ⅱ类易感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鉴定[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8):58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