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在企业当中,员工外源性动机是指工作给员工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而奖金正是当下企业管理者研究的热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结合基础经济学理论,通过提出奖金边际效应递减的理论、浅析奖金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给我们的启发来论述奖金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应用,旨在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奖金;激励;效用;边际效用;递减
一、问题的提出
奖金是大家熟悉的,它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推动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手段。奖金又是神秘的,它是激励员工的常用武器,力量变幻莫测。奖金的运用结果并不总是与管理者的期望一致。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奖金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正确认识奖金在按劳分配薪酬体系中的作用,才能解决我们当前的误区,发挥出奖金真正的作用,达到有效激励员工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二、奖金的效应
人们对于物质有一种本能的反映,就是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得它,奖金作为一种物质的货币手段属于一种物质刺激,所以奖金在企业中对员工是具有效应或者效用的。
三、奖金边际效应递减
(一)边际效应递减是奖金的变动趋势
奖金的边际效应变动规律是:逐次增加一个单位的奖金,所带来的单位奖金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或者是奖金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劳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是因为,奖金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奖金边际效用产生的递减,不足以抵消劳动的负效用(劳动态度问题),从而有效劳动就会减少。因此,奖金边际效应呈递减的变动趋势,即奖金边际效应递减。
(二)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在企业中的表现很明显,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奖金使用量与工作绩效的提高程度不能成正比,从而奖金越多,对工作效率的刺激越减弱。目前主要表现情况如下:
1、奖励工作职责,使奖金边际效应非正常递减。
2、奖励缺乏公平性原则,使奖金边际效应非正常递减。
3、奖金量缺乏科学的核算标准,奖金忽大忽小,使奖金边际效应非正常递减。
4、奖金存在“以薪代管”,为解决员工工作方法和态度问题而设立奖金。
5、部门利益的原因使奖金项目多,滥用奖金造成边际效应递减,使奖金的效果差。
以上情况说明如果我们过分相信奖金的作用,从而过分使用奖金,结果反而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四、奖金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给我们的启发
奖金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给了我们薪酬激励如下启发:
(一)调查研究,统筹安排,做好奖励计划
1、任何奖励项目的确定,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随心而为的事,一定要做到充分的调查研究与综合考虑。调查是设立奖金可行性的基础。
2、正确认识奖金的作用。
3、做奖励计划时首先要考虑奖金边际效应递减对奖励项目效果的影响,防止设立的奖励项目出现非正常递减或递减过快。
4、要做好工资结构,统筹安排。
5、计划要有全局观念。
6、计划要有长远打算。
(二)科学制定奖励方案
奖励方案的制定要坚持宁少勿乱的原则,并注重以下方面:
1、慎用奖金。
由于奖金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我们一定要谨慎的使用奖金,把奖金用在关键岗位和特殊贡献上,防止“以薪代管”,杜绝某些管理者把完成基本职责范围的工作作为特殊贡献来奖励的行为。发挥出奖金激励的最大作用,避免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
2、保持奖金的正向变动,循序渐进地实施奖励。
由于奖金的变动与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负相关,奖金的递减与边际效应递减成正比,要降低奖金的边际效应,就必须做到对奖金的使用成递增状况。
一是我们在设计奖金时要保证是正向变动,后面发生的奖金必须大于或等于前面发生的奖金,这样才能保持奖金边际效应得到相对延长,使边际效应递减最小化,发挥奖金的应有作用。
二是防止奖金的负向变动产生的奖金边际效应递减加快。防止负向变动的主要办法是杜绝奖金的边际超标。
三是循序渐进就要使用奖金进行奖励时避免跳跃式,才會减少奖金边际效应的影响。
四是要注意企业决策者个人行为对奖励政策连续性的影响。
3、设计奖金时要充分考虑奖金使用次数与效应递减成反比原理。
由于奖金的使用次数与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是相反的,次数多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得快。所以我们要保证使用次数的有效性就要做到设计好奖金的周期。
4、在设计奖金时一定要科学计算奖金量的大小。
在计算奖金大小时要注意奖金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奖金量是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停留长了(如超过两年)发生奖金的边际效应递减的速度就会加快。奖金的不变动或保持也叫奖金额平台期,平台期的长短不是固定的,而是受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与经济发展成反比例:经济发展越快,平台期就应该越短。
(三)及时的进行评估,提高奖励的激励效果
奖金使用后要加强对奖励功能与效果的分析。可以请专业的人员进行分析与评估。过去国有企业对奖金缺乏评估。没有评估就不知道奖金使用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调整工资政策,采取合理的对策延缓奖金边际效应的发生。
对奖金的评估尽管是事后行为,但可以确定某项奖金的取舍,为制定下年的奖励方案提供依据或策略,进一步提高薪酬的激励效果。
作者简介:汪洪(1975-),女,汉族,籍贯:湖南桃江,单位: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