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摘 要:为优化高中班级管理效率,建议高中班主任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创新管理策略。文章首先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意义,其次对以往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分条列举,最后结合实践,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的创新方法做出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管理;管理策略;创新分析
在新课改政策与体制全面实施的背景中,高中班主任应积极迎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及时对教育与管理方法做出改革、创新,进而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协调、有效成长。高中对于个体成长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该时期的管理工作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强班级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众多高中教师积极探寻的问题。
一、高中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中,教育者承担着繁重压力,其重视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也要引导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高中教学阶段,实现对班级的良好管理,有助于减轻教育者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本文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对学生管理期间,需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与尊重,使其获得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逐渐实现自我管理与教育,这是高中班主任管理达到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任务大,很少有帮手。高中班主任开展的管理工作面对的对象是班级全体同学,管理工作涉及所有班级活动、
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等。可见班主任的管理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他们基本上不能得到帮手的协助。这主要是因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沟通机会较少,前者重视管理,后者重视教学,缺乏沟通与合作。另外,班主任也没有能和学生家长建设良好的互动沟通体系,双方均无法实现对学生情况的整体了解,科学而全面管理格局难以建设。
(二)管理理念之后,人本思想确实。当下,管理理念滞后是我国大部分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期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重视。未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于那些成绩优秀、遵守纪律、品德优良的学生给予一定偏爱,而对于后进生或不善于表现的学生,班主任可能忽视其成长过程。另外,班主任在管理期间忽视了学生身心综合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推行的背景中,要求学校对学生
德智体美劳统一培养,而高中课程业务繁重,在升学压力的作用下,班主任更多的是对学生成绩的管理,其他方面的培养与管理未予以足够重视。
(三)管理形式单一化,创新意识缺乏。以往,班主任在管理中,多进行经验式管理,管理方式单一,管理内容缺乏灵活性,未能重视管理手段创新的必要性[2]。并且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对学生的了解多通过班级干部,相互了解的机会罕见。关于学生的批评教育以请家长、写检查等为主,流于形式化。定期按照相关主题开展班级活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化显著,缺乏弹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的创新分析
(一)以学生为本,实施民主化管理。目前,“以人为本”现代化理念在社会各行业管理中均有应用,在教育领域也亦如此。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主题也发生很大变化,以往“保姆式”包办专断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民主、人性化管理已成为新时代的格调。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只有推行民主化管理方法,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接纳管理方法与内容,进而实现对其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此时的管理工作才富有活力。
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工作的开展均要紧扣新课改背景下提出标准。在推行民主化管理模式时,需积极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及相关管理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这是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另外,班主任积极走进学生群体中,全面了解其生活与学习状态,主动与学生交流。关于把班级各种重要决定,班主任可开展班会去采集学生的建议,构建师生共同管理的气氛[3]。
例如,针对“排座”的问题,关于是否是在每次月考后均要调整佐为、怎样安排座位的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就此班主任开展班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做出“每次月考后,按照班级排名先后选座”的决定,尽管部分学生没有选到自己理想的位置,但这也是公平的“排座”方法,他们也下定决心在下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与优先选座的权利,该种管理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构建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当学生一门心思扑倒学业上时,他们守纪律的行为及良好学习习惯也顺利培养。可见,民主式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班级良性发展是百利而无害的。
(二)建设并推行小组责任监管体制。为优化高中班主任管理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至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可对学生采用分组策略,结合班级运行的各种具体事宜,确保分工明确性、合作密切性。对班级干部定期进行思想教育与培训,让其明确自身职责,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要细化班集体各项工作,并组织小组学生分别负责,进而促使学生的优势处于连续发挥状态中,此时每一位学生均能在班级管理中明确自己的价值。卫生管理与纪律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两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应将以上管理工作配置相应的人员,进而协助所有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小组学生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进而形成更好的合力作用,降低违纪现象的发生率,构建良好班级气氛,进而提升班集体整体管理效率与质量。
(三)建设班级特色班级文化气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故此每一个班级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客观环境对个体行为与成长过程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
例如,对于高中生而言,其课程学习任务繁重,且承受升学考试、家长与教师期许等多种压力,故此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他们都积极投入至紧张的学习活动中,这样的学习气氛可能会造成学生急于求成,即便是做对某道试题,但是对做题方法与技巧不能扎实掌握,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发展[4]。故此教师应充当好班级活动管理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以“快乐学习”理念为基础建设班级气氛,例如在在自习课上,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某堂课上学习的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重难点知识卡片,并将其粘贴在班级后方的板报上,在这样的班级气氛中,学生不仅能实时提醒自己重视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还能在制作卡片过程中,强化思维的活跃度,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效果,“快乐学习”的班级文化内涵也更加深刻。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在月考中的考试成绩,去检测他们对各科目卡片制作内容的掌握情况,抓住知识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将成绩较差的学科设为某一时间段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思想,进而不断完善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四)推行网络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高中生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交道”的机会相对较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构建网络管理模式[5]。虽然学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以防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但是班主任回顾长期的管理实践,发现高中生“带手机”的现象是不能完全杜绝的,班主任要积极将这一负面因素转型为积极因素,以智能手机为媒介,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班主任可创建学生微信群与家长微信群,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及一些生涯
规划相关的“心灵鸡汤”上传至微信群中,进而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在课后或放假期间,班主任积极在微信群中与学生交流某些社会焦点,加强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并以理性态度去对待,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可适时在家长微信群中通知家长,在不干扰家长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帮助他们更多的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他们共同教育学生,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业生涯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甚至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一定决定作用。故此,高中班主任应重视并加强班级管理,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以软管理设为主要方法,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管理,为各项班级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文化,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学生进行沟通,以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禧.人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32.
[2]谢宏钦.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86.
[3]曹景云.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與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20(05):186.
[4]魏娜.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18,20(04):203.
[5]孙明杰.班级管理的一鼎三足——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浅谈[J].华夏教师,2017(17):11.